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造影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不同特点。结果研究组的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和频域指标中的HF、T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LH/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OR=2.10,95%CI 1.12~5.18,P=0.03)、糖尿病史(OR=2.14,95%CI 1.16~5.98, P=0.03)、血糖水平增高(OR=2.99,95%CI 1.21~7.74,P=0.02)及高血压(OR=1.91,95%CI 1.06~5.27,P=0.04)等均是HRV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心脏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受损害,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4.
V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对64排CT(V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作V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为:1级:各段图像清晰,无伪影。2级:图像稍模糊,或有运动伪影,但至少不影响主干血管评价。3级:至少有1段主干图像模糊或严重运动伪影,影响冠脉评价。结果:扫描时心率〈65次,分者65例,1级62例,2级2例,3级1例;65~75次/分者40例,1级26例,2级12例,3级2例;心率〉76次/分者16例,1级5例,2组7例,3级4例。随着心率增加,图像质量依次下降。结论:心率影响图像质量,为获得优质图像,应将心率控制在65次份以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经常规两种入路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全过程中12导联心电图监测记录,记录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注射造影剂前后心率、R波、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均出现心率减慢,R波幅降低(或S波加深),ST段降低或压低,T波幅度下降或倒置加深。结论:冠状动脉有严重病变者,造影剂的量要少于常规量,并且要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相似文献   

6.
王岩  唐发宽  周英  曹洪梅  王艺  伊家兴 《四川医学》2011,32(7):1133-113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15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按病变程度分为非阻塞组(Cn,62例),部分阻塞组(Cp,56例),完全阻塞组(Cc,40例)。96例阻塞患者再按病变部位、支数分亚组。术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分析不同冠脉病变间HRV的差异。结果 Cc与Cn、Cp比较,SDNN、SDANNind、SDNNind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与Cn比较,SDNN、SDANNind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组与1支、0支病变组比较,HRV各指标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支病变组与Cn比较SDNN、SDANNind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V对冠状动脉病变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组,冠状动脉狭窄50%~70%组,冠状动脉狭窄>70%组.分别测定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VLF、LF、HF、LF/HF).[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0%者较正常对照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明显降低(P<0.05);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pNN50和HF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其余指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狭窄<50%与正常对照组HR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狭窄>70%者与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比较,HRV各指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冠状动脉狭窄<50%者比较,HRV各指标明显降低(P<0.05).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与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比较,HRV各指标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未明显受损害,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心率及心率变异与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存在相关性者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4.53±17.36次/min(51~124次/min),平均心率变异为9.21±3.67次/min(2~18次/min)。心率与RCA中段及RCA总体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192,P〈0.05及r=0.210,P〈0.05),心率变异与LCX总体的图像质量有相关性(r=0.191,P〈0.05)。不同心率组间RCA中段及RCA总体图像质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心率变异组间LCX总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很大的心率及心率变异范围内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唐文红  张琴  孙中波  陈晓婕 《广西医学》2006,28(10):1517-152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8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冠脉病变组又根据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冠脉病变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冠脉正常组,冠脉病变支数愈多,狭窄越严重,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P〈0.05或〈0.01),而左冠脉病变者HRV各指标略低于右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RV改变越明显,HRV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4例有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双源CT冠脉造影,对造影时心率进行监测,将心率以75次/min为界分为低心率及高心率组,分别对两组冠脉图像质量评价进行分级评估,并采用person相关检验对心率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低心率组冠脉总体及右支(RCA)、左主干(LM)、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图像质量评价分值分别为(1.42&#177;0.72)、(1.22&#177;0.52)、(1.33&#177;0.35)、(1.57&#177;0.68)、(1.56&#177;0.74)。而高心率组图像质量评价分值为(1.67&#177;0.54)、(1.68&#177;0.12)、(1.60&#177;0.81)、(1.59&#177;0.24)、(1.73&#177;0.58)。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son相关检验显示心率与图像质量无明显相关性,总体图像质量(r=0.19,P〉0.05)与RCA、LM、LAD、LCX图像质量亦无明显相关性(r=0.19,r=0.25,r=0.28,r=0.30,r=0.22,P〉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清晰度不受心率影响,可在高心率情况下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11.
家猪右冠状动脉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猪心脏右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丰富动物实验资料。方法取新鲜家猪心脏46例,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填充剂灌注冠状动脉,其中40例经1.75 mol.L-1甲醛固定,手工剥制显示右冠状动脉,观察和测量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6例经酸腐蚀制作动脉血管铸型,观察冠状动脉的吻合情况及血供范围。结果家猪冠状动脉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较左冠状动脉细小且较浅表,分支有心房支、心室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及后室间支等。后室间支多止于后室间沟的上1/3。结论猪心右冠状动脉与人心右冠状动脉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23例)、双支病变组(27例)和三支病变组(15)例;冠状动脉造影前2周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0)及震荡斜率(TS)值,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各组问的TO、TS值。结果: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起始TO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斜率TS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多支病变组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心率震荡指标异常有相关性。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行HRT检测,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有助于临床指导患者进一步检查治疗.其对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EffectofAcupunctureonHeartRateVariabilityin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EffectofAcupunctureonHeartRateVariabilityinCoronaryHea...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估冠心病病情中的意义。方法136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按病变程度分为完全阻塞组31例,部分阻塞组53例,非阻塞组52例。84例阻塞病例再按病变部位、累及病变支数分亚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V的时域指标:R-R总体标准差(SDNN)、24h每5min时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每5min时段R-R间期标准差的24h平均值(SDNNin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HRV的差异。结果(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SDNN、SDANNind、SDNNind下降越明显,而rMSSD、PNN50降低不明显;(2)左冠状动脉病变SDNN、SDANNind明显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HRV各指标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HRV各指标下降越明显,但只有3支病变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越明显,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多在左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广。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羊右冠状动脉解剖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山羊心脏右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 ,丰富动物实验资料。方法 新鲜山羊心脏经 10 %甲醛固定 ,解剖并经动脉铸型显示右冠状动脉大体结构 ,观察和测量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结果 山羊冠状动脉分为左、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较粗大 ,分支为心房支、心室支和窦房结动脉。其心室支沿后室间沟下行。结论 羊冠状动脉与人冠状动脉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中的使用优势,以优化冠状动脉CTA的检查。方法采集2014年2~4月期间60例CTA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碘浓度为300 mg/mL和320 mg/mL的碘帕醇,比较两组胸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的近、中、远端各管腔的CT值差异。结果两组对比剂上述各段管腔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碘帕醇(300 mg/mL)可以代替浓度为320 mg/mL的碘帕醇常规用于冠状动脉CT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 右侧桡动脉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6.25%,左侧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对比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桡动脉组导管到位时间比右侧组患者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主要为导管打结、血管痉挛、局部血肿等,右侧桡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明显高于左侧桡动脉(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右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两侧入路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左侧入路导管造影到位时间更短,同时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脉搭桥病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40例择期不停跳冠脉搭桥病人,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哌库溴铵及心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病人实施麻醉;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法对该组病例术中不同阶段的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诱导后LF、HF、LF/HF、TP显著降低,气管插管后各阶段除LF/HF外均显著升高,而LF/HF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 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伤害刺激可导致心率变异性升高,而LF/H术中无明显改变,表明本组麻醉中的镇痛成分已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