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的耐药特征和机制.方法 采用递增TP剂量的浓度梯度诱导法使PBMC产生耐药.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耐药组PBMC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的量.结果 和正常细胞组相比,耐药组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2.7 h,RI是1.99,并且MDR1 mRNA、MRP mRNA、LRP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TP能显著抑制正常组PB-MC分泌IL-1β(P<0.05),但对耐药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 TP体外持续诱导可使正常人PB-MC产生耐药,其耐药性的产生涉及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临床服用雷公藤一段时间后产生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免疫豚鼠获取抗血清,观察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对豚鼠的致敏性及其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金银花和山银花各中间体等免疫豚鼠并观察豚鼠致敏情况,收集致敏后豚鼠血清,将其与大鼠PBMC细胞共孵育24 h,建立致敏细胞模型。金银花与山银花各中间体等与致敏细胞共培养24 h,CCK-8法检测大鼠PBMC的增殖情况。结果金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过敏反应;山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类过敏和过敏反应;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均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PBMC的增殖,但两者相比金银花抑制率偏低。结论参照热毒宁注射液单味模拟药物的制备工艺,金银花对豚鼠的致敏性、对大鼠PBMC的抑制率低于山银花。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桑黄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MNCs)产生 γ-干扰素 (IFN- γ)的影响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 PMNCs,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 (PHA- M)和桑黄水提取液培养 ,检测 IFN- γ生成量。结果 10 0 μg/m l PHA- M对 PMNCs生成 IFN- γ的刺激效应最强 ;在此基础上 ,桑黄可进一步增强 PMNCs产生 IFN- γ,在0~ 2 0 0 μg/ ml范围内 ,随桑黄浓度升高而促进效应增强。结论 桑黄具有诱生 IFN- γ的能力 ,有利于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桑黄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桑黄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PMNCs,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M)和桑黄水提取液培养,检测IFN-γ生成量。结果 100μg/ml PHA-M对PMNCs生成IFN-γ的刺激效应最强;在此基础上,桑黄可进一步增强PMNCs产生IFN-γ,在0-200μg/ml范围内,随桑黄浓度升高而促进效应增强。结论 桑黄具有诱生IFN-γ的能力,有利于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增殖作用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PBM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0.5,1.0,2.0,5.0,10.0,20.0 mmol·L-1)作用于人PBMC 72h后,对人PBMC的促增殖作用;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2.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具有显著促进人PBMC增殖(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5.0,10.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均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 天花粉多糖具有促人PBMC的增殖作用,并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CF-7和HeLa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在肺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 2 0例正常人和 6 2例肺癌患者的 PBMC经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后 IL - 18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及患者组 PBMC上清液中 IL- 18有低水平的活性表达 ,经 PHA刺激后其活性明显升高 (与未刺激组比较 ,P<0 .0 1) ;正常及患者组 PBMC经 PHA刺激后 ,患者组 IL - 1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患者肺癌转移组 IL - 18水平降低较明显 (P<0 .0 5 ) ,肺癌及术后、放疗后组 IL - 18水平则无明显变化 ;患者 、 及 期 IL - 18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PBMC能表达 IL- 18,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 PBMC分泌 IL- 18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Graves病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80例初诊Graves病患者分为甲巯咪唑组(MMI组)和MMI加黄芪组(联合组),每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放射免疫测定外周血IL-1β、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抗原CD80、CD54及HLA-D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甲状腺功能改善程度相似,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均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怕热多汗和心悸等症状改善较单用MMI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IL-1β、TNF-α及CD80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0.01),但联合组IL-1β、TNF-α较MMI组降低更显著(P<0.05),且CD54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MMI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可以显著改善Graves病患者多汗心悸等症状,并调节Graves病的免疫机能,可以在Graves病的辅助治疗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近来白细胞介素 6(IL 6)这一淋巴因子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研究颇多 ,为了探讨IL 6mRNA在脾虚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是否正常 ,检测了脾虚证患者血清中IL 6受体 (sIL 6R)和IL 6的水平 ,并与健康人比较 ,现报告于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脾虚组 18例 ,为本院中医科门诊与住院患者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9~ 62岁 ,平均( 50 5± 8 3)岁 ,其中慢性胃炎 6例 ,慢性肠炎 5例 ,混合性贫血 3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4例。具备有脾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1) 中的每一项即纳差、乏力 ,食后或午后腹胀 ,便溏 ,消瘦 ,面色不华 ,舌淡苔白 ,… 相似文献
11.
枸杞多糖对人外周血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正常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人外周单核细胞,加入PH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LBP,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LBP作用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用LBP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增强,80 mg/L1、00 mg/L LBP刺激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明显增强(P均<0.01)。80 mg/L、100 mg/L LBP组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量明显增高(P均<0.01),并证实了该作用可能与LBP促进巨噬细胞分泌TNF-α有关。结论LBP能增强人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归多糖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采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LC)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等实验技术观察APS的动员作用。结果APS动员后小鼠外周血的WBC、LC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NS)组(P<0.05);APS动员后外周血中CD34 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NS组(P<0.05);APS组CFU-Mix产率显著高于NS组(P<0.01);并且APS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动员后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单用APS或单用rhG-CSF组。结论APS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动员作用,并且APS和rhG-CSF联合动员的效果好于单用APS或单用rhG-CSF的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灵芝子实体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单独及与诱导物一起使用对人外周血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解作用。方法 以吞噬细胞化学发光、淋巴细胞化学发光和淋巴细胞增殖的方法,观察灵芝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单独灵芝提取物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反应,与诱导物一起使用后,低浓度的灵芝提取物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激活作用,高浓度则有免疫抑制作用。结论 与诱导物一起使用后,灵芝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人外周血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红花多糖对人PBMC增殖活性及NK、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作用及对NK细胞、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用3H-TdR法检测PBMC的增殖活性;MTT法检测NK、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SPS对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促增殖作用呈现量效依赖性,以1.25mg.mL-1和0.625mg.mL-1剂量组促增殖作用明显(P0.05);SPS对NK细胞与LAK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P0.05)。结论:SPS可促进PBMC的增殖,增强NK细胞、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凝血与纤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促凝活性(PC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 活性 ,研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意义。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其中血瘀证组 3 0例 ,非血瘀证组 50例 (包括痰浊证 2 7例 ,气滞证 2 3例 ) ,健康对照组 2 0例。结果表明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 PBMC PCA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但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 PBMC的 PAI-1活性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血瘀证患者 PBMC的 t-PA活性显著低于非血瘀证组 (P<0 .0 1) 。故得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高 ,纤溶活性下降 ,上述凝血 /纤溶改变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已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的影响及其与PPAR-y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联合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与PPARγ受体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1μmol/L;小檗碱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PARγ受体拮抗剂不能逆转小檗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但其作用不通过PPAR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痹祺胶囊对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mRNA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研究痹祺胶囊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服用痹祺胶囊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9例及健康查体者10名,取新鲜抗凝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逆转录半定量PCR检测HCgp-39 mRNA在PBMC的表达水平。结果:RA患者HCgp-39 mRNA明显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为(0.7920±0.524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3104±0.2519,P=0.024);经治疗后HCgp-39 mRNA的表达水平有显著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4755±0.2431,P=0.038);结论:HCgp-39 mRNA在RA患者PBMC表达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提示单核细胞HCgp-39 mRNA与RA活动性的相关性,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有了一定的下降,提示痹祺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马尔康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0年849例0-14岁儿童末梢血钙、镁、铜、铁、锌等5种元素进行检测。结果849例儿童镁、铜缺乏比例较低,锌、铁、钙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缺乏,其中锌缺乏儿童比例最高,为26.39%。结论马尔康地区儿童存在一定比例的锌、铁、钙缺乏人群,应加强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检测,科学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诱导乳腺癌 MCF-7 细胞脱落凋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检测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脱落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DNA ladder检测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方法,观察乳腺癌MCF-7细胞对脱落凋亡的敏感性以及原花青素诱导其脱落凋亡的作用。结果 MCF-7细胞具有抗脱落凋亡的特性,而0.1mmol/L原花青素即可引起悬浮培养的MCF-7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染色质DNA断裂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受阻。结论 原花青素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脱落凋亡。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抗移植性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植性小鼠乳腺癌(EMT_6)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_6)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对纯系BALB/c小鼠进行肿瘤移植,以茶多酚进行干预性治疗,通过抑瘤率评价茶多酚对EMT_6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灌胃和局部注射组对EMT_6的抑瘤率分别为37.43%、40.94%。结论茶多酚对EMT_6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