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祛 ( qū) 除去之意 ,如祛疑、祛痰 ,在中医学中有祛风法、祛痰法、祛饮法 (见《金匮要略》3版教材第 136页 ;《景岳全书·痰饮》云“饮清沏而痰稠浊”,故饮和痰都可用祛法 ) ,祛痰剂、祛湿剂、祛暑剂 ,祛痰药、祛寒药、祛暑药等组合名称。2 驱 ( qū) 与祛同音。《诗·唐风·山有枢》谓 :“弗驰弗驱。”孔颖达疏 :“策马谓之驱。”可见其意为鞭马前进。《礼记·月令》曰 :“驱兽 ,毋害五谷。”可见 ,其意为驱逐。鉴此 ,其义涉及动物与车 ,古有驱马 (车 )前进、并驾齐驱之谓 ;把坏人比作动物与魔鬼 ,又有把侵略者及一切魔鬼驱逐 (或驱…  相似文献   

2.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它提出了阳气的运养功能,王冰云:“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而历代注家,包括王冰自己,及至当今一些《内经》教材,在注释中,都只阐明了它的滋养作用,而忽略了其主要的“运”的功能。如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张志聪则说:“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  相似文献   

3.
三焦属六府之一,最早载于《内经》,如《素问·五藏别论篇》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名曰传化之府”。三焦是祖国医学中特有名称,它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灵枢·胀论》也云:“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但《内经》中对它的形态没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词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延利 《国医论坛》2002,17(5):51-52
1 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执水 执水 ,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离 ,病必不除。”句中“似”今人大多认为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作“好像”,此大误矣。因全句是说让病人发汗 ,只是不能使病人大汗淋漓 ,故把“微似有汗”译为“稍微好像有汗”,则前后矛盾。“似”当是“连续”之义。《广雅·释诂》:“似 ,续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云 :“似者 ,《小雅·斯千篇》:似续妣祖。《周颂·良耒吕篇》:以似以续。毛传并云 :‘似 ,嗣也。’”又《广韵·止韵》:“似 ,嗣也。”“嗣”即“连续”之义。“似”有…  相似文献   

5.
胸痛,为临床常见之症。最早讨论胸痛当推《内经》,后世医家作了诸多发展,使之对胸痛的认识渐趋全面。如《素问·脉解篇》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灵枢·五邪篇》又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内经》还把胸痛之重症命名为“真心痛”。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概念,强调了胸阳不足,阴寒阻滞为发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后世医家多遵此说。明、清以  相似文献   

6.
真气辨     
一、指正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谓:“真气”是由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得之于呼吸饮食之气相结合而成。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密切相关,所以,《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疟论》云:“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就是说,在阴阳尚未交并的疟未发时,进行治疗,正气得安,邪气即亡。《灵枢·天年》也云:“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上真邪对举,说明《内经》作者是把真气作为正气看待的。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8.
<正> 明·方约之著《丹溪心法附余》,倡治崩三法,后世多从之。其中以止血塞流为首务,可谓洞中窾窍。盖在下血如崩,汨汨之际,设不亟予固护,啻恐脱危立见,圮厦可虞。故唐容川云:“动于经脉之中,而尚未溢出者,惟急止之……庶复其道,不至奔脱尔,故以止血为第一法。”又谓“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因此,止血寒流虽属权宜之计,却也是济危扶倾的当务之急。止血塞流前人多用炭类药,如李时珍曰:“烧灰诸黑药皆能止血”。明·王肯堂并指出炭药止血的道理,谓血乃心之色,黑为肾之色,肾水可制心火,故血见黑即止。但后世也有不以为然者,认为“红见黑即止”  相似文献   

9.
<正> “二阳为卫”,语出《素问·阴阳类论》。二阳者,即阳明之谓;卫者,有捍卫、护卫之义。《公羊传·定公四年》:“朋友相卫”。卫又有营养之义,如《国语·鲁语》:“有货以卫身也。”注:“卫,营也”,盖即指此。可见“二阳为卫”是说阳明胃具有固外和营养作用。而《内经》对卫气作用的描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亦此之谓。卫与卫气,彼此作用,竟成合拍,故“二阳为卫”之“卫”似可作“卫气”解。  相似文献   

10.
盗汗一名,始见《金匮要略》,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可作为一个症状而见于多种疾病。观今之医籍,盗汗多以阴虚立论,故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考阳虚盗汗,前贤论述颇多,奴《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曰:“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