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标识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地统一、规范、明确护理标识,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预防差错事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将护理标识用于我病区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在各病区使用规范统一病人身份标识、高危提示标识、管路标识、药物标识等,用于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部制订护理警示标识相关制度,由病区各主管护士评估所管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启用相关护理警示标识的安全管理方式.结果 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醒各班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加以关注,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注册的尿毒症透析病患者达27万人,可容纳超过50名患者同时治疗的大型血液净化中心也愈来愈多。血液透析治疗是一项高风险医疗技术,随着透析室规模的扩大,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概率随之升高。安全警示标识是一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是为了防范在就医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所致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特别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  相似文献   

4.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用错药,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之中对于风险警示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例在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配31例患儿到研究组中,该组采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管理方法,分配30例患儿到对照组中,该组应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注重对患儿护理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中发生的4起不良事件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上报的21起不良事件数量。并且研究组中患儿家属满意度较之参照组中患儿家属满意度要高。结论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应用到儿科安全管理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可以使患儿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笔者以为该方法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晓波  王欣怡 《河北医学》2012,18(8):1163-1165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它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 .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处理及上报已经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医院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制定措施对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料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包括患者在就诊和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患者还是医院都越来越重视医疗安全问题,如何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1.1护士责任心问题:个别护士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操作时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8.
米新翠  刘英  宋玉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8):I0001-I0001
实现提高护理服务品质的目标,必须严格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护理学专家指出: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Ⅲ。通常把医院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均称为风险。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不幸和损失,同时会使医疗机构在人、财、物、声誉、形象方面受到损失。因此,必须引起护理管理者极为高度的重视。我院护理部2年来狠抓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在患者就医安全方面收效显著,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对老年男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96例老年男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8例,观察组应用护理警示标识,对照组则未应用护理警示标识,比较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41%,对照组为16.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错误、给药错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中使用护理警示标识,可有效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患者安全隐患一直是医院医疗和护理重点,通过正确规范实施护理警示标识,时刻提醒患者及医护人员注意防范,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方法分别用醒目的颜色、形象的图案、清晰的文字制作成标识牌,根据患者病情、潜在风险选用合适的警示标识,然后插入床头卡、护士站一览表或粘贴在导管合适位置等。结果提高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了患者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结论我院自2011年1月规范实施护理警示标识措施,建立健全护理警示标识落实制度以来,患者不良安全事件仅发生4起,减少了护患纠纷,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汪列兵  张晓明 《吉林医学》2011,(19):4027-4028
目的:建立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使护理管理更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制作安全警示标识,在全院临床科室统一规范使用,由病区的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根据患者病情或医嘱启用相关的安全警示标识的管理方式。结果:启用安全警示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结论:清晰的护理工作指引,使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据文献报道[2],发达国家医院的住  相似文献   

13.
马黎容 《中外医疗》2013,32(10):25-2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与应用。方法根据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制定醒目、统一的护理标识,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标识,有针对性地利用护理标识,并将护理标识纳入到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范畴中。结果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或者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1]。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和患者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科就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统计的20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损伤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有组织、有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对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并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结果:总结出意外事件发生类型;意外事件发生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的共有相关因素。结论: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任务。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是安全护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因素,执行安全护理措施,将可预防及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继红  吴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23-1124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手术部位或患者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还造成对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因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势在必行。我院自2007年率先将不良事件监控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警、识别、评价,并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风险管理是指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防范行动的过程^[2]。简言之,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我科自2007年1月对监护室实行风险管理以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风险护理模式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将本院感染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仅采取基础的护理方法是不够的,护理人员应具有风险预防意识,积极实施风险护理,以降低意外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从而在整体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任玉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53-3854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对实施安全管理期间所收治的540例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将安全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后540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其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37%;患者的满意度为87.59%。结论将安全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意外事件发生,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