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2):749-749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11月(2008年11月1日零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299682例,死亡884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出血热,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4%。本月,全国共报告霍乱46例,无死亡。10月底至11月初海南省发生霍乱暴发疫情,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近期无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地区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年本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本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385例,死亡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为46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前五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6.37%,其中其它感染性腹泻居第一位(440例),肺结核居第二位(196例),病毒性肝炎居第三位(147例),第四位是淋病(21例),第五位为流行性腮腺炎(19例)。结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病的监测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今日公布2008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10月(2008年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27841例,死亡1027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中国药店》2008,(9):20-20
0.25%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7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94201例,死亡985人,死亡比例占0.25%。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大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集安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集安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106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449.57/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三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细菌性痢疾,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的37.45%、16.10%和8.80%,丙类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最高,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0.97%.结论 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细菌性痢疾及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家卫计委官网公布了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5649例,死亡1409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 报告显示,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8526例,死亡1397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6%,相较于1月份的疫情概况, 略高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视点     
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08年11月10日,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27841例,死亡1027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相似文献   

8.
王立杰  赵芳 《北方药学》2012,9(7):81-81
目的:掌握集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态势,为我市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集安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98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414.9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前三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细菌性痢疾;丙类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最高。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细菌性痢疾及手足口病是我市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21605例,死亡1526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报告霍乱8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7223例,死亡147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10.
郑绍军  秦继龄  董双 《河北医药》2016,(8):1253-1256
目的:分析昌黎县2004至2013年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昌黎县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昌黎县10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8059例,其中乙类15种5684例,丙类7种2375例,年均发病率145唵.10/10万。死亡12例,年均病死率0.22/10万,病死率0.15℅,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农民以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和学生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病种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3∶1。6~8月份为发病高峰,1~2月和10月份发病较低。结论昌黎县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人群,需进一步采取疾病监测、预防知识宣传、疫苗接种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三甲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05年-2012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运用横断面研究及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按疾病构成、病种顺序、分类、主要传播途径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解该院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采用Excel和SPSS 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各传染病的报告例数和构成比。结果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05年-2012年报告传染病27种共17084例,其中甲类传染病1例,乙类传染病12365例,丙类传染病4716例;报告前10位的传染病依次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淋病、流行性腮腺炎、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报告前10位法定传染病占上报总数的92.06%,而前5位占总报告数的80.53%。结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威胁本地区成年人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是威胁本地区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清新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清新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1792例,年平均发病率330.57/10万。发病率最高是2007年为359.48/10万,最低是2005年为297.04/10万。5年间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占总病例数的50.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24.14%;再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总病例数的23.50%。结论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梅毒和麻疹是当地近年的重点传染病,今后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4至2008年江苏省洪泽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传染病年报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年至2008年,洪泽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418例。甲类0例,乙类传染病15种共2162例,丙类传染病4种共442例。其中常见、高发的传染病为肺结核占各类传染病的43.15%、病毒性肝炎占各类传染病的24.58%,流行性腮腺炎占各类传染病的14.66%,淋病占各类传染病的3.72%,菌痢占各类传染病的3.42%。结论肺结核、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淋病、菌痢为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龙岩市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10844例,其中报告乙类5629例、丙类5215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梅毒、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42.34%、41.8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15.78%。结论手足口病、梅毒为某综合医院主要上报传染病,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童常见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7年天津市西青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疫情资料为依据,收集2017年天津市西青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资料,共纳入5129例法定传染病病例,以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发病、死亡概况,并分析三间分布(地区、时间、人群)特征。结果:2017年天津市西青区共报告18种、5129例法定传染病病例,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病死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死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发病数前5位的法定传染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流行性感冒、肺结核。中北镇、李七庄街道、杨柳青镇是主要发病区域;发病高峰时间为7,8月份和12月份;男性发病患者多于女性;年龄集中于0~4岁、5~9岁;患者职业多为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结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是2017年威胁天津市西青区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法定传染病,多在7,8月份、12月份发病,男性、0~4岁、5~9岁、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高危人群,应针对上述流行病学特征制订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之海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31-132
目的:探讨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措施,以利提供防制对策。方法:对南通市开发区2007~2010年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发病率和病种顺位变化的比较。结果:全区传染病发病呈现新的变化,肠道、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不断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高位徘徊,一些古老的传染病、新发和病原体变异产生的传染病相继出现,爆发疫情也时有发生。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的传染病目前仍然是严重危害南通市开发区居民健康的最主要病种,提示最近应继续切实加强对这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应注重研究、控制流动人口的防病工作,有效地控制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伍媛 《安徽医药》2014,(8):1510-1512
目的研究该院收治传染病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传染病的患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传染病人中占人数排名前五的病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和感染性腹泻。同时,医院收治的传染病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病例数增加较快的病种主要是淋病和梅毒。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感染性腹泻多发于20岁以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以及麻疹多发于婴幼儿。结论性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升高,在今后传染病的防治中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院传染病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传染病的就诊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接诊的8383例传染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8383例传染病中,排在前五位的是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丙肝和感染性腹泻。结论预防和控制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除规范化管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等一般措施外,还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院内的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许昌市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强性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扩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加强管理,规范性病诊疗服务,为今后性病防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近8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近8年报道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 769例,年平均发现阳性患者471例,男女比例为1.82∶1,甲型肝炎(甲肝)占5.52%(208/3 769)、乙型肝炎(乙肝)占76.09%(2 868/3 769)、丙型肝炎(丙肝)占15.47%(583/3 769)、戊型肝炎(戊肝)占0.24%(9/3 769)、未分型肝炎占2.68%(101/3 769)。全市肝炎人群阳性率为74.12/10万,甲肝为4.09/10万、乙肝为56.40/10万、丙肝为11.47/10万、戊肝为0.18/10万、未分型肝炎为1.99/10万。全市各乡镇每月均有肝炎阳性患者出现。15-<45岁肝炎阳性患者占总阳性数的71.19%。农民、公职人员和学生患者排前3位,丙肝在个别乡镇有增多趋势。结论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