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以非进行性运动障碍为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缺陷。脑瘫患儿由于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国内曾有过统计,脑瘫的发病率约在1.8—4.0%,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也相当高,因此,对于脑瘫患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其中一部分轻度患儿能够恢复日常活动,直到生活自理,达到或接近正常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针灸三联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疗效。方法:针灸三联疗法即水针疗法、头针疗法和体针疗法,应用针灸三联疗法治疗小儿脑瘫100例临床观察。结果:通过对100例脑瘫患儿应用针灸三联疗法综合治疗,临床观察痊愈6例,显效60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针灸三联疗法发挥着大脑中枢疗法和四肢未梢疗法的双重功用,符合治病求本、标本同治的原则,应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疗效值得肯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介入是脑瘫患儿回归社会、达到生活自理的关键;合理的治疗及家庭功能训练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严重脑瘫儿童的功能障碍可长期存在甚至伴随终生,给患儿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作业疗法可以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认知能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适应生活学习,实现生活自理、自立提供条件。本文综述近年在脑瘫训练中常用的几种作业治疗形式,包括小组式、游戏式、音乐式及配合家庭训练式等,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E)对社区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54例脑瘫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CE疗法及Bobath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儿的综合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各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CE)及B0bath疗法对社区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康复均有效,CE对社区脑瘫患儿的认知、言语、生活自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学龄前期轻度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1例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入学前行密集式综合康复训练,入校后予间断综合康复训练,并始终坚持家庭康复训练。结果:患儿能够适应普通的幼儿园生活,生活自理。结论:学龄前轻度脑性瘫痪期患儿及时采取系统性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患儿功能恢复,正常参与生活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1个月内各种原因导致脑损害而出现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脑瘫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脑瘫的发病率并无减少的趋势,而足外翻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随症状,足外翻常常导致扁平足,足弓塌陷,导致足部着地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严重影响患儿的粗大运动发展,甚至可以导致终生残疾,所以如何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足外翻,就成为摆在康复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针刺对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20位资深专家确定听觉障碍患儿康复的指标并进行赋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儿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患儿年龄、坚持治疗的时间、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推拿治疗、医生8h外专研针灸的时间是影响患儿康复的主要因素.结论:对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的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坚持按疗程治疗,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推拿治疗,强化医生的职业技能,能够促进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主要是由孕期内的发育缺陷或者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一旦确诊,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受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脑瘫患儿都有条件长期接受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因此家庭康复训练逐渐成为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新热点[1-2]。笔者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贺晓梅  孟晓慧 《光明中医》2006,21(12):87-8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收治的脑瘫患儿102例进行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0~6个月患儿有效率100%,7~12个月患儿有效率96%,13~18个月患儿有效率9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并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脑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指导家长在家中对早产儿和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训练,降低小儿脑瘫发病率的效果.我院从1999年10月至2008年10月,进行此课题的研究.尤其是2007年4月省立项以来,我院与多家兄弟医院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共收治早产儿和中、重度HIE患儿8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脑潜能开发对脑瘫患儿的作用.方法: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作为DQ值,对56例0~3岁脑瘫患儿不同年龄组治疗前后,在一个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3~6个月有效率为95%,6~12个月有效率为90%,12个月~36个月有效率为81%,三组间患儿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年龄组越小,效果越显著.结论:早期脑潜能开发提升脑瘫患儿智力水平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浩 《江西中医药》2011,42(7):66-67
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脑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这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应该完成的任务和责任.本文综述了中医 "五联"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探讨一种具有疗效快、远期效果佳、副作用小的安全可靠的中医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疗法,以期形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脑瘫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观察组认知、言语、运动、自理与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3日—2016年6月12日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4例,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的32例患儿为常规组,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32例患儿为干预组。观察2组患儿的睡眠情况和康复状况。结果 32例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后,睡眠情况和康复状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不仅可促进患儿康复,还可改善患儿的睡眠状况,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瘫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永久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传统的西医治疗脑瘫仍然是一个终身的多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克服发育性功能障碍和学习生活技能以适应新的挑战,通过此方式延长患儿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其始终无法修复或逆转脑瘫所导致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瘫方法趋向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在改善脑瘫患儿症状方面、患儿身体及心理状态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对其机理研究逐步深入,更加明确了疗效的可靠性。针灸治疗脑瘫有效率,治愈率的报道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收录在中文核心,CA、CSCD期刊中近五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通过探讨针灸治疗脑性瘫痪的机制,并希望提供更多的可行的治疗方案,未来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脑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行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结果 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 穴位注射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明显改善或消除患儿的运动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痉挛型脑瘫是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情况下因发育不全引起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运动和姿势紊乱。不同国家和地区脑瘫发病率不等,其中每1 000名新生儿中脑瘫患儿发病例数在6~59例,据此可推测新生儿护理机构正在挽救比以往更多产伤或产前有缺陷的婴儿,因而统计出脑瘫患儿数量逐年上升[1]。笔者使用中药蜡疗联合中频电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头针加推拿及功能训练对30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根据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自理动作、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和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康复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生活方式与家长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对150例确诊脑瘫的患儿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掌握脑瘫患儿护理知识处于一般水平的家长占51.3%,较差水平的占8.7%,只有40%的家长护理知识水平较好,脑瘫惠儿的生活方式86%处于一般和较差水平。家长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患儿生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瘫患儿家长如具备较好的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水平,就会采纳有利于患儿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干预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脑瘫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干预后患儿各项评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 0.001),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提高ADL,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