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有消化道症状经电子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并发症等分析其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在静脉麻醉及心电监测下进行。结果 37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因麻醉所致的轻度呼吸抑制并发症,1例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而终止检查,无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6例患者中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有24例发现病灶,病变检出率66.67%,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8例(22.22%)、克罗恩病4例(11.11%)、恶性肿瘤3例(8.33%)、嗜酸性胃肠炎1例(2.78%)、寄生虫3例(8.33%)、息肉1例(2.78%)、血管畸形1例(2.78%)、淋巴管扩张3例(8.33%),12例未检出病灶。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可以直接检查全消化道,尤其对小肠病变检出率高,同时可以做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0年7月间245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为阴性者,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进镜方式.结果 244例完成预定检查,1例患者因回盲瓣严重变形,检查失败,小肠镜未能进入回肠.在244例完成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麻醉镇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麻醉镇痛药异丙酚和芬太尼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愿接受麻醉镇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40例(观察组)在检查中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不接受麻醉镇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40例(对照组)仅术前肌内注射安定和杜冷丁。检查过程中监测2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进镜完成时间、检查中反应,并在检查后询问受检者的感受。结果2组检查前、中、后平均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镜完成时间观察组为(89.3±8.9)min,对照组为(91.1±10.2)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有6例因不能耐受腹痛而中止检查(成功率为85%),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满意度为100%,有复检意向30例(75%),对照组检查后满意度为70%,有复检意向4例(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镇痛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性化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耐受性评价。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有34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有30例发现小肠病变,总体诊断率88.2%。其中克罗恩病2例,小肠恶性肿瘤3例,小肠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多发性溃疡3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憩室2例,静脉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2例,肠结核2例,4例未发现明显病变。未发生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未出现全身麻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可靠,阳性率高。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小肠疾病是临床消化科医师的难点之一.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小肠管腔和肠黏膜像,避免了腔内液体所造成的假影,并能进行活检,甚至镜下治疗.我院于2006年引进该设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麻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疑有小肠疾病者,根据需要分成观察组45例。麻醉下进行小肠镜检查;对照组25例,无麻醉下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均能安全的完成检查,无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有7例不能按要求完成检查,仅完成72%。结论 麻醉下行电子小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自2001年问世以来,小肠疾病的诊疗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最大化地缩减了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  相似文献   

8.
双气囊小肠镜在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疾病的诊断,探讨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病变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156例疑诊为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随后对87例阴性患者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结果156例患者中69例胶囊内镜检查阳性,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2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17例,总体阳性诊断率44.2%(69/156),检出的主要病变有:小肠炎症(粘膜糜烂、溃疡)32例,小肠肿瘤24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9例,小肠憩室1例,白塞病2例,小肠结核钙化灶1例。87例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额外检出小肠病变12例,对于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率为13.8%(12/87),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9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3例,检出病变有: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肿瘤2例。 结论胶囊内镜对于表现为隆起性、浸润性、溃疡和多发性病灶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的诊断能力,但对小肠憩室和病变局限病灶较小的小肠血管发育异常者诊断能力有限,与双气囊小肠镜有效结合运用能大为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巢齐常  史维 《四川医学》2006,27(9):901-903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得到应用推广,现将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护理配合对缩短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84例疑为小肠疾病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每例操作均有两名护士参与配合和护理,包括术前谈话、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操作时间、患者病情变化、检查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84例患者183顺利接受检查.平均检查时间,经口进镜(52.48±13.39)min,经肛进镜(77.64±18.59)min;病变检出率79.35%;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室护士与操作医生默契配合及对患者的科学护理对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35例拟诊或需排除小肠疾病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155次小肠镜检查。92例单纯经口进镜,23例单纯经肛门进镜,20例经口和肛门两次进镜。 结果小肠疾病的整体检出阳性率为78.52%(106/135)。其中良恶性肿瘤45例,克罗恩病26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14例,小肠淋巴管扩张7例,小肠毛细血管畸形6例,过敏性紫癜2例,小肠气囊肿症、肠套叠、回肠憩室、双回肠畸形、小肠息肉和小肠蛔虫症各1例。对小肠出血的检出阳性率为86.84%(33/38)。经口及肛门进镜耗时分别约30和50分钟。 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最有效和最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对78例疑患小肠疾病且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8例、腹泻待查17例、腹痛待查11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8例、消瘦待查2例、贫血待查及纳差待查各1例。结果检查成功率96.77%(89/93),平均检查时间73±23 min(50~96 min),55例患者经小肠镜检查后发现病变,总体病灶检出阳性率为70.51%(55/78),其中小肠间质瘤9例,小肠克罗恩病9例,小肠多发溃疡8例,小肠寄生虫病7例,炎症性肠病5例,憩室5例,肠结核3例、血管畸形3例、腺癌2例及其他少见疾病4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误吸、出血、穿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检查后仅少数患者诉轻微的咽部或腹部疼痛等不适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怀疑或证实有小肠疾病的175例患者(女71例,男104例)在麻醉/镇静状态下进行了200例次(经口检查58例,经肛门检查92例,双侧对接检查25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并对31例患者进行了小肠镜镜下治疗。 结果175例患者中有125例检出小肠病变,总体诊断率为71.4%(125/175),对其中31例患者共进行了98例次镜下治疗。包括息肉切除87次,镜下注射治疗7次,电凝治疗2次,喷洒止血药物2次。所有息肉均成功切除,镜下成功止血9例,止血失败2例。检查及治疗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可以对全部小肠进行检查,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并能提供相关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小肠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腹泻等症状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点,长久以来小肠病变的诊断一直是消化界的一道难题。随着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和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检查技术的相继问世,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以内窥镜的方式来观察整个小肠。近十年来双气囊小肠镜被广泛用于小肠病变的诊断、内镜下治疗,以及用于操作困难的大肠镜检查和胃肠道病变外科手术后的胃肠镜检查或治疗,业已成为小肠疾病诊断准确性最高的方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双气囊小肠镜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的麻醉镇痛作用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 A 、B 、C 三组,每组30例,A 组先予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B 组先予1μg/kg 芬太尼静脉注射(总量≤50μg),C 组先予生理盐水5ml 静脉注射,然后三组均予异丙酚0.8mg/kg 静脉注射,再以3~5mg/(kg ? h)的速度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束时 A 组追加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B 、C 组不再追加任何药物。检查过程中监测三组患者 MAP 、HR 、SpO2,观察术中反应,记录操作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术毕清醒后1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三组检查前、中、后 MAP 、HR 、SpO2比较,操作时间、清醒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 组术中体动次数较 A 、B 组多(P<0.05),A 、C 组术中呼吸抑制次数较 B 组少(P<0.05)。 A 、B 组患者术毕清醒后1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 C 组低(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麻醉镇痛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陈青 《当代医学》2014,(28):58-59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肠疾病患者60例进行分析,均给予双气囊小肠镜和CT小肠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小肠镜检查(克罗恩病阳性率为90.0%、小肠肿瘤阳性率为100.0%、小肠梗阻阳性率为100.0%、小肠血管畸形阳性率为80.0%、小肠非特异性炎症阳性率为91.7%),均显著高于小肠造影检查(克罗恩病阳性率为80.0%、小肠肿瘤阳性率为46.7%、小肠梗阻阳性率为50.0%、小肠血管畸形阳性率为20.0%、小肠非特异性炎症阳性率为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完成对整个小肠的检查,是小肠疾病检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青少年小肠疾病诊断中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5年3月就诊我院并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青少年患者共计59例,按年龄划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结果:青少年小肠疾病多以黑便、便血、腹痛、呕吐等症状而就诊,症状均不具有特异性(P>0.05)。青少年小肠疾病以小肠克罗恩病、小肠畸形等疾病多见。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青少年小肠疾病有较高确诊率,少年组、青年组、总确诊率分别为94.44%、82.93%、86.44%(均P<0.05),其对青少年各类小肠疾病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诊断青少年小肠疾病有效的检查手段,其诊断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自双气囊小肠镜(DBE)问世后,因其具有可对整个小肠进行直视下的观察、可控性强的特点,对多种小肠相关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可进行局部止血治疗(包括氩气凝固、电灼、止血夹夹闭等方法)、对狭窄处进行扩张治疗、镜下息肉切除术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过程中更具优势,在克罗恩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在直视下评估肠道黏膜的愈合程度,而且可以指导治疗方法从而使克罗恩病患者达到持续的临床缓解。在小肠肿瘤的、小肠息肉及其他小肠疾病的诊治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对小肠肿瘤进行直视下的观察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可以取组织活检指导治疗方法,提高小肠息肉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DBE)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因疑似小肠疾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DBE检查的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进镜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口组和经肛组,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进镜方式、进镜深度、内镜阳性发现、诊断、治疗性操作、并发症等。结果:经口组与经肛组之间进镜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性操作包括活检(36例次)、息肉切除(16例次)、止血(2例次)和胶囊内镜取出(1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2.5%,均为轻~中度。结论:DBE在小肠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是治疗小肠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吴忱姣  顾青  程瑛  方英  章宏  蔡曙萍  顾秀珍 《浙江医学》2009,31(7):1020-1021
小肠是整个胃肠道最难检查的部位,虽然胶囊内镜能提供一定的信息,但双气囊小肠镜能更好、更直观的观察小肠,能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性质,并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共检查10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现将我们对小肠镜的配合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