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AF系统这新的后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作用。方法:回顾56例应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伤椎高度术后恢复95%46例;5例达90%脱位的椎体后凸基本纠正,无侧弯畸形;55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改善。结论;AF对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和三维固定功能,对改善神经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6年 3月以来应用RF角度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2 1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18~ 5 9岁 ,平均 2 6岁。损伤节段 :T111例 ,T12 9例 ,L18例 ,L2、L3、L3、L4各 1例。致伤原因 :坠落伤 9例 ,车祸 8例 ,重物砸伤 4例。神经功能评定 (Frankel法 ) :A级 8例 ,B级 6例 ,C级 3例 ,D级 3例 ,E级 1例。骨折分型 :爆裂型 18例 ,压缩型 1例 ,骨折脱位 2例。手术距受伤时间 1~ 3天。术后平均卧床时间 12天。术后随访 3~ 2 2个月。2 结果椎体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汤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汤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传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是施行椎板减压术 ,不经椎弓根内固定 ,不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 ,而且造成骨折的脊柱不稳定 ,可致脊髓神经再损伤。为此 ,我们开展了经椎弓根CD棒内固定 ,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实际测量了患者的胸腰椎结构及椎弓根的大小 ,利用CD棒及椎弓根固定后 ,患者不但能早期坐起 ,而且能坐轮椅早期活动 ,肌力 3级以上者还可早期下床进行走或功能锻炼 ,减少了并发症及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 手术方法及使用术前摄片包括病椎及其上、下椎棘突在内的正、侧位片 ,以病椎为中心 ,显露上、下椎板、关节突、横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应用改良型脊柱外固定器行微创外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低于对照组(6.90%比41.38%,P0.05)。结论改良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伤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化围术期指标。 相似文献
6.
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和脊柱生理曲率是胸腰段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设计研制“自控式椎体复位矫形器”用于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矫形器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体位复位,是目前恢复检体高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课题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国内领先水平。矫形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并加强术中配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6例,并通过术前准备、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术中检查。[结果]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本组36例病人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病人出现并发症,术后成功率为100%。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腰椎骨折病人入院后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加强术中配合,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负压罩式外固定对连枷胸浮动胸壁的外固定方法与疗效。方法 通过改变置于浮动胸壁外的负压罩内的压力,使浮动胸壁接近生理解剖状态,并维持该状态,达到固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结果 临床应用于32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该方法对固定连枷胸浮动胸壁,消除反常呼吸运动、减轻病人痛苦效果较好,且愈后胸壁无畸形。多适用于前、侧浮动胸壁的外固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扫描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 5mm。结果 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 :椎体向心性爆裂 ,椎体高度减低 ,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 ,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 ,椎板骨折 ,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 /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的诊断 ,评价脊髓的损伤及选择治疗方法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腰椎骨折术后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60 例腰椎骨折术后腰痛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4 周共20 次音频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进行腰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采用腰背肌强化训练。于就诊当天、4 周后及6 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就诊当天,两组VAS、SF-36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SF-36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4 周及6 个月,治疗组VAS、SF-36 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有效减轻腰椎骨折术后腰痛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胸8 1例,胸9 2例,胸10 4例,胸11 8例,胸12 7例,腰1 10例,腰2 4例,腰3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伤椎高度恢复达90%以上,外形正常;CT复查示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椎管前方无明显骨性压迫,伤椎椎体骨愈合良好。术后1、12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矫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自1998~2006年以来我院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人24例。结果:24例随访6个月~6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4例全瘫患者,2例有1~2级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早期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坚强的内固定,疗效显著。术前、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告应用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体会 ,探讨改良哈氏棒的优缺点。方法 以椎弓根螺钉替代哈氏棒的下钩 ,棒钉组合治疗胸腰椎骨折 43例。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满意 ,术后半年 34例随访 ,2 5例Frankel分级有Ⅰ -Ⅱ级提高。除早期 1例脑脊液漏和后期 1例 1侧断钉外 ,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改良哈氏棒可增加对前、中柱的作用 ,提高抗旋转和水平作用力 ,操作方便省时 ,可减少并发症 ,尤其适合于中上胸椎的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地震伤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的地震伤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的手术时间70~115分钟,平均出血量约280mL,两例病员术中出血超过400mL进行输血,复位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7.5%恢复到术后平均93.6%,后突角由术前平均21°矫正到术后平均3°,术后3~7天转往外地继续治疗,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0.4。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省时、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大批伤病员的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后路横行截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6年2月采用后路椎体横断截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9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的资料,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椎体前缘、后缘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评价该方法治疗临床效果及胸腰椎畸形矫正情况。结果:经治疗的患者随访1~3年,平均1年半,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分别由术前(18.24±3.21)mm、(20.58±4.93)mm矫正至术后(30.65±3.36)mm、(33.49±3.26)mm;Cobb角由术前(25.95±5.74)°矫正至术后(5.33±3.20)°;VAS评分由术前(6.79±0.65)分矫正至术后(2.04±0.19)分。椎体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恢复良好,腰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器官损伤等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伤椎横形截骨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脊柱椎体高度及后突畸形矫正令人满意,胸腰椎稳定性无明显破坏,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保护,恢复快,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与前期36例无植骨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有1例断钉,对照组有7例断钉.两组矫形角度丢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培强椎体早期抗压稳定性,加速骨折坚强愈合,减少内固定长时间过大应力造成断裂、折弯、切割等引起矫形角度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后用单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1月一2011年9月收治的42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45岁;病程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受累部位和节段分:上胸椎l例,中胸椎20例,下胸椎21例;病灶累及单一节段31例,多节段9例,跳跃结核2例。所有患者术前使用药物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确认抗结核治疗有效后,均采用一期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检测融合情况,使用瘫痪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区域无复发。术后随访40例,时间12~34个月,平均23个月,经过x线片复查植骨区域均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无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患者瘫痪Frankel分级:术前A级2例,B级3例,C级9例,D级25例,E级3例。术后末次随访:A级0例,B级1例,C级5例,D级10例,E级26例。局部疼痛VAS评分术前(7.82±1.03)分,术后末次随访(0.52±0.31)分,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单钉棒固定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是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骨折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折椎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行椎弓根钉系统整复,其中单个椎体骨折30例,两个以上椎体骨折7例,合并脱位9例;所有的病例均使用骨折椎及上下椎王钉,手术均于伤后一周内完成.共完成骨折椎置钉105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2(4~16)个月.2例骨折椎未得到复位,仅椎间隙被过度撑开.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到86%,脱位获得良好的纠正.[结论]采用骨折椎置钉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近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