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广明  高阳  韩晓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4):398-401,F0004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rCBV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均在常规MR扫描后,进行PWI成像扫描。获得PW伪彩图,利用分析软件包Function—Tool计算r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例)rCBV值为4.04±1.75(1.98~8.3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rCBV值为1.64±0.90(0.23~3.58)。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对星形细胞瘤的术前分级及对术后复发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周围组织脑血流经历了一个多时相的动态变化过程.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能定量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变化,从而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和评估预后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赵姝娟 《当代医学》2016,(31):45-46
目的:评估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脏疾病患者67例,均对其进行CT灌注成像,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良性与恶性肝脏病变的灌注成像结果,并计算确诊率。结果良性肝脏病变患者的BF与HPI分别为(329.57±53.26) mL/(100 g·min)、(0.25±0.06),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与恶性肝脏病变患者的B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2.54%,对良性肝脏病变的敏感度为93.48%,特异度为90.48%。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参考BF、HPI等灌注参数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安冬会  赵荣  史斌 《河北医学》2013,19(2):166-16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于重建的CT灌注图像上测量各ROI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测量病理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CBF均值、CBV均值及Ps均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胶质瘤组与低级别胶质瘤组MTT均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胶质瘤CT灌注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可提供大体形态学影像,将其与CT灌注成像技术联用,产生功能影像[1-3].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和分析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动力学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灌注成像的方式对患者的血肿周围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评估;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场强MRI形式进行测定脑出血血肿情况,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血肿范围的比较中,观察组测定不同程度患者的灌注损伤范围大于对照组不同程度患者测定出的血肿范围,特别是重度,观察组为(19±3)cm2,对照组为(10±2)cm2.对比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测定的各参数,同一参数的各组间比较与4个参数之间的两两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的方法对于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动力学的变化诊断有效,为脑出血患者能够接受快速的治疗提供可能,应大量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崔康强  彭祖贵 《西部医学》2003,1(4):348-349
长期以来,临床对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深感棘手,其难点在于发病年龄宽(5~70岁),发病危害大,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喷发性呕吐及恶心,四肢乏力,颅内实性占位,学习、认知、感觉、模仿能力下降或终止。手术治愈率低(20%~50%)。术后复发率高(50%~90%)。年龄越小治愈成活率越小(59%~10%)。  相似文献   

8.
李光  张金凤  苏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48-2250
目的分析CT与MR功能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均行CT灌注、MR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肝脏恶性肿瘤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CT灌注成像检查敏感性为76.39%,MR灌注成像检查敏感性为75.0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灌注成像检查漏诊率为23.61%,MR灌注成像检查漏诊率为25.0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肝脏恶性肿瘤ADC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ADC值较胆管细胞癌、转移癌低(t_1=5.456,P_1<0.001;t_2=2.461,P_2=0.016),胆管细胞癌较转移癌高(t=2.939,P=0.005)。结论 CT与MR功能成像检测肝脏恶性肿瘤,效果确切,但也存在漏诊的情况,建议临床实际应用中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刘峰 《当代医学》2016,(17):13-14
通过人体内部血流变化情况判断人体的生理性活动以及病理性活动是否存在是当前阶段使用的一种最为热门的技术手段。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人体活体组织微循环系统血流灌注信息进行深入性探究。传统医学技术领域当中采用的测定活体组织灌注的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磁共振技术的广泛应用,灌注成像开始取代传统的方式,这种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具有重要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CT灌注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  唐文渊 《重庆医学》2008,37(16):1840-1843
自1979年有作者使用增强CT来评估脑灌注后,90年代则开始应用脑CT灌注像(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判断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和用于观察肿瘤的对抗血管生成化疗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多层螺旋 CT的应用和软件系统的开发,CTP的研究和临床使用变得越来越现实,因其较低成本、高精确性、易操作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脑卒中、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制订肿瘤放疗计划等领域,在判断脑血流、脑代谢方面为神经科医师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资料,16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DWI扫描并测量ADC值,4例行MRS扫描.结果 1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3例为多发病灶,13例为单发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5.5±1.8)cm.发病部位以额叶及颞叶多见,并向脑叶深部生长,其中5例病灶跨脑叶生长.14例呈不均质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明显坏死囊变11例,病变实质呈环状、不规则结节样强化.DWI显示7例肿块的实质部分以高信号为主.MRS检查显示4例肿瘤的Cho峰均升高,NAA峰3例减低,1例减低不明显.结论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DWI及MRS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CT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小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07-108,110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临床诊断为脑部局灶性缺血的患者,在发病24 h内于我院行CT、MRI和MRA检查,将CT、MRI、MR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患者在常规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中未发现任何新的脑梗死灶,CT脑灌注成像发现脑梗死前局部血流低灌注有52例,其中Ⅰ1期15例、Ⅰ2期26例、Ⅱ2期11例;MRI发现新发缺血灶34例;MRA发现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结论:脑梗死前期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降低,常规CT平扫和增强、MRI对此敏感性较低。CT脑灌注成像可以在脑梗死发作超早期敏感发现脑组织局部血流的灌注变化,并且可以对低灌注血流的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学进行分期,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1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7例。行常规CT及CTP检查,构建分析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F、CBV及PS值。并分别在病变对侧脑组织中区测定正常区域的各相应值,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的CBF、CBV及P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PS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P<0.01)。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及P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TP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程雪  王刚  张祥林 《广东医学》2012,33(17):2647-264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急性发作6 h内依次行MSCT平扫、CTPI,并根据随访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CI)组3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8例,综合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情况及CTPI参数结果。结果 CI组患侧与健侧CT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侧与健侧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T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5分C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5分(P<0.05)。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可以从形态和功能学上综合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程度,获得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医师早期、合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多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技术(Lung PBV)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5例临床疑诊肺栓塞并行双源CT Lung PBV检查的患者。两位高年资医师分析所有患者的Lung PBV图像,按肺段记录灌注减低和(或)灌注缺损的部位。两周后,这两位医师再随机分析所有患者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按肺段记录栓子所在部位及栓塞程度。结果 CTPA确诊PE者70例,Lung PBV正确诊断65例,以CTPA为标准,Lung PBV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70.6%、72.2%和92.3%,Lung PBV诊断PE的正确指数为80.65%。以解剖部位为基础,Lung PBV对肺叶、肺段及亚段PE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0%、72.3%和82.0%;当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为完全阻塞时,Lung PBV表现为与肺段一致的灌注缺损为主,不完全阻塞时,Lung PBV主要表现为栓塞肺段的灌注减低。结论 Lung PBV能够较准确的发现PE所致的肺血流灌注异常,但与栓塞部位及栓塞程度有关,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正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王昂  宋维舒 《广州医药》2011,42(5):19-21
目的 探讨血清S100蛋白β在神经胶质细胞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检测132例神经胶质细胞瘤术后和放疗后血清S100蛋白β水平;对照组检测118例正常人血清S100蛋白β水平.结果 132例神经胶质细胞瘤术后和放疗后血清S100蛋白β阳性率分别为11.36%(15/132)和26.52%(35/132),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病情诊断、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中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证实为脑出血,随机将患者分入常规CT组、磁共振成像(MRI)组及CTA成像组,各有20例,统计3种检验方法的病灶、病因检出率,并对比其病灶位置、形状检验情况。结果CTA成像对病灶的检出率较常规CT、MRI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因检出方面,CTA对特殊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因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式在脑出血早期病灶形状、位置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CTA成像诊断,能够保障早期检出率,且可增加特殊病因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能谱CT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病情程度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拟诊脑梗死60例患者为脑梗死组,行CT平扫和CT灌注成像检测,另选同期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称部位CT值差值(△Hu)。将脑梗死组分为Ⅰ期和Ⅱ期,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能谱CT灌注成像参数、NIHSS得分、BI指数差异。分析能谱CT灌注成像参数与神经功能指标相关性。 结果脑梗死组CT平扫△Hu高于1.50 Hu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能谱CT灌注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脑梗死组病灶中心、病灶周边、对侧区的相对达峰时间(rTTP)依次降低,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依次升高(P<0.05)。脑梗死Ⅱ期组rTTP、NIHSS评分高于Ⅰ期组,rCBF、rCBV、BI指数低于Ⅰ期组(P<0.05)。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rTTP呈正相关,与rCBF呈负相关,与rCBV呈负相关;BI指数与rTTP呈负相关(P<0.05)。 结论能谱CT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病情程度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25例、肝转移瘤(hepatic metastastes,HM)19例和肝血管瘤(hemoangiomas,HA)6例进行灌注扫描,分别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liver perfusion,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CC、HM和HA组各CT灌注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