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脉注射液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气虚证患者36例设为治疗组,用参脉注射液与刺五加注射液静滴,另将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经治疗后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增高,而CD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7%。结论:参脉注射液与刺五加注射液合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改善气虚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自汗症的疗效,并通过观察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0例自汗症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静滴黄芪针,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观察用药前后症状疗效及T细胞亚群、Ig、补体C3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46.67%,P<0.01,用药后治疗组CD2,CD4,CD8,CD4/CD8;IgG,IgA,IgM;补体C3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无变化。结论黄芪针治疗自汗症疗效明显,其对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调节和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调治作用,是治疗取得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146例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4%,对照组为7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玉屏风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气虚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缓解期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吸氧、解痉、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并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gG、IgA、IgM含量及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值。结果 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IgA、IgG及CD3~+、CD4~+、CD4~+/CD8~+明显增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胶囊能提高COPD缓解期气虚型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标志物定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CD8治疗后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培菲康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期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5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安慰剂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D4,CD8患者各项免疫指标的改变。结果经治疗培菲康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由22.2%下降到3.7%,对照组由20.8%下降到16.70h,两组具有可比性。培菲康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A数值有所下降,IgM和c3数值有所升高,与用药前比较IgG明显降低(P<0.05),C3明显升高(P<0.05);培菲康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4无显著变化(P>0.05),CD8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D4,CD8,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菲康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补肺片治疗肺气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开珍  冼寒梅  王朝晖 《陕西中医》2007,28(12):1592-1593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类中药治疗肺气虚远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补肺片(黄芪、党参、蛤蚧、绞股蓝等)治疗肺气虚患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IgA,IgG,IgM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调节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 T细胞亚群 ( CD4 ,CD8,CD4 / CD8)的影响。方法 :将 6 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加化疗组 (简称黄芪组 31例 )及单纯化疗组 (简称对照组 30例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 CD4 ,CD4 / CD8均明显提高 ,但黄芪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味补气颗粒剂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剂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补气颗粒剂治疗,两组均从冬至开始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总复发率分别为93.33%、86.7%,对照组分别为70.00%、9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IgM、IgA)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G、IgM、Ig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IgG、Ig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补气颗粒剂联合舒利迭能有效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急性发作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gG亚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IgG亚类的影响。方法 :30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另选 30例COPD患者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IgG3 ,IgG4均有明显增高。结论 :黄芪可调节IgG亚类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17.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Q Cao  Y Wei  S Chen  Z Han 《针刺研究》1990,15(4):292-296
AMI was produced by occlusion of LVB for 30 min in the rabbit, lengthening the conductive time of myocardium in the ischemic area and resulting in asynchronous activation state of myocardium. EA could facilitate the conductance of electric activation in the ischemic marginal area and make the activ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is area synchronou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in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reentrant circuit.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A possesses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