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以来 ,我们在实施小儿口腔手术麻醉时 ,先肌肉注射氯胺酮、安定等维持 ,行小儿口腔手术 1 4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4 8例中男 90例 ,女 5 8例。年龄 4个月~ 9岁 ,其中1岁以内 30例 ,多施行唇裂、腭裂修补术 ,手术时间 1 5~ 2 5h。1 1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 0 0 1mg kg ,4岁以上加鲁米那 2mg kg。患儿入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 ,体重小于 1 0kg的婴幼儿用药量 8~ 1 2mg kg ;体重大于 1 0kg以上的小儿用药量 6~ 8mg kg。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 ,静脉注射稀释 2倍的羟 -丁酸钠 ,体重小于 1 0kg的婴…  相似文献   

2.
郭晓丽  闫红  葛衡江 《四川医学》2000,21(10):859-859
现将我院近年来在 12 0 8例小儿斜视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2 8例 ASA 级施行择期斜视手术的小儿年龄 2 .5~ 8.5岁。男 6 2 7例 ,女 4 0 1例。体重2 0 . 6 5± 6 . 86 kg,年龄 5. 0 1± 2 .83岁 ,T36 .50±0 .35℃。术前查体均未发现异常。1.2 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 0 .0 2 mg/kg。不合作患儿氯胺酮 4~ 6 mg/ kg肌注 ,入睡后抱入手术室。所有患儿均静脉穿刺开放静脉 ,消毒铺巾时给予氯胺酮 2 mg/ kg,安定 0 .2 mg/ kg静脉推注 ,继而以0 .1%氯胺酮 2 0~ 30…  相似文献   

3.
小儿斜视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小儿斜视专业化手术的改进 ,手术时间的缩短 ,对小儿斜视手术的麻醉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我科采用吸入与静脉两种麻醉方法实施全麻 ,对比静脉与吸入两种不同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的特点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ASA(I-II)级择期小儿眼肌斜视患儿 10 0例 ,年龄 2岁 14岁 ,分为吸入组 (n =5 0 )男 /女 (2 6 / 2 4 ) ,静脉组(n =5 0 )男 /女 (2 8/ 2 2 ) ,术前禁食 8h ,禁水 3h。术前用药 :杜冷丁 1mg/kg ,异丙嗪 1mg/kg ,东莨菪硷 0 .1mg/kg ,手术前 0 .5h肌肉注射。1.2 麻醉方法麻醉诱导选用双异丙酚注射液 (力蒙欣 …  相似文献   

4.
小儿眼外伤手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年收治小儿开放性眼外伤30例,现将手术麻醉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患者30例,ASAI~级,男22例,女8例,4~12岁,体重12~31kg,术前禁食6h,术前肌注阿托品0.01mg/kg,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4~5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采用鼻导管吸氧,手术开始前静脉缓注0.2mg/kg安定,氯胺酮1~2mg/kg,保留自主呼吸,术中静滴0.1%氯胺酮50~100μg/kg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SpO2、血压、心率及呼吸。2 结 果  SpO2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均在98%以上。血压、心率麻醉后较麻醉前增加。术中心率有变化,但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
韦天全 《华夏医学》2003,16(6):878-879
小儿斜视手术范围局限 ,但操作精细 ,故麻醉要求镇痛完全 ,镇静要适当 ,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儿眼球固定不动 ,以利于手术操作 [1 ]。 2 0 0 2年在我院施行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氯利合剂复合异丙酚麻醉 30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组 30例 ,ASA分级 ~ 级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1 4岁。择期行小儿眼外肌手术 ,术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3例。1 .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 6 h,禁饮 2 h,术前 30 min给予阿托品、鲁米那肌肉注射。麻醉诱导 :用氯胺酮 6 mg/ kg肌肉注射 ,患儿入睡后抱入手术室 ,固定头部 ,肩下垫薄…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具有肌松完全 ,镇痛时间长的特点 ;氯胺酮麻醉具有镇痛、镇静作用 ,并且起效迅速。我们将二者复合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 35例 ,收到良好效果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5例患儿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9岁。ASAI级 ,手术包括阑尾手术 8例 ,疝气手术 1 4例 ,鞘膜积液手术 4例 ,包皮手术 7例 ,下肢骨折手术 2例。手术时间 1~ 3 5h。患儿术前禁食水 ,常规肌注东莨菪碱 0 0 1mg kg ,非那根 1mg kg ,杜冷丁 1mg kg ,入手术室肌注氯胺酮 6mg kg基础麻醉后迅速开放静脉通路 ,面罩吸氧 ,患儿侧卧行硬膜外穿刺 ,阑尾手术穿刺点选择L1~…  相似文献   

7.
随着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上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显现出剂量和年龄的关系。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 ,2岁以下小儿用量明显偏高 ,而首次剂量又是影响麻醉效果的关键。本文对 14 5例 2岁以下患儿首次肌肉注射剂量做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4 5例 ,男 85例 ,女 6 0例。其中 ,生后 3d~ 6个月 5 0例 ,6个~ 12个月 4 7例 ,1~ 2岁 4 8例。为浅表肿瘤切除、脓肿切开、烧伤切痂植皮等浅表手术。1 2 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 0 0 0 2mg/kg ,杜冷丁 1mg/kg。6个月以内不给予杜冷丁 ,以东莨菪硷替代阿托品。首次剂量指第 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我们在氯胺酮肌注全麻加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下 ,手术治疗小儿肛肠疾病 4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5例 ,年龄 2~ 8岁 ;其中肛瘘 2 8例 ,直肠息肉 13例。2 操作方法2 .1 术前准备 手术前一日半流质饮食 ,晚上 10点钟以后完全禁食。术前 30 min肌注阿托品 0 .0 1mg/ kg,麻醉前、后 ,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2 .2 麻醉方法 用氯胺酮 ,用药量为 4~ 6 mg/ kg,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待患儿深睡后取左侧卧位 ,先摸清两侧骶角 ,其联线的正中点即为其穿刺点…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1994年~ 2 0 0 1年共施行唇裂修复手术 180例 ,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 0例 ,女 6 0例 ;年龄最小者 4个月 ,最大者 13岁 ;体重最轻者为 4kg ,手术时间最长者 180分钟 ,最短者 2 0分钟。其中单纯唇裂者 14 0例 ,合并腭裂者 4 0例。1 2 麻醉方法1 2 1 手术前用药与麻醉诱导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 0 2mg kg ,苯巴比妥钠 2~ 4mg kg。诱导分氯胺酮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法 ,对于合作的患儿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后静脉注射诱导 ;对于不合作者在家长的陪护下肌肉注射氯胺酮 4~ 5mg kg ,入睡后进…  相似文献   

10.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87~ 1999年终在静脉全麻加喉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2 7例。无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发生。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 19例 ,女性 8例 ,年龄 6个月~ 9岁 ,均为急症手术 ,异物种类为花生米、瓜子、大豆瓣、圆珠笔帽等。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莨菪碱 0 0 1mg/kg肌肉注射。患儿入室后均肌肉注射氯胺酮 (4~ 8)mg/kg ,然后行静脉穿刺。手术前 10min分次静脉注射γ -OH(80~10 0 )mg/kg ,氯胺酮 (1~ 2 )mg/kg ,安定 0 2mg/kg ,同时面罩给氧。常规用 1%~ 1 5 %利多卡因作声门喷雾 ,…  相似文献   

11.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儿童区域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于术前常规禁饮食并肌肉注射阿托品,对照组患儿先予以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手术过程中可再次追加氯胺酮首次麻醉剂量的1/2-1/3以维持麻醉;实验组患儿首先予以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术中静脉开放后先予以芬太尼1-2μg/kg进行诱导,随后予以0.1%氯胺酮2-4mg.kg-1.h-1、5-10mL/h微量泵输注,之后剂量维持在2-8mL/h。结果:实验组在体动或睁眼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三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躁动评分方面,实验组AONO评分为(2±1.0)分,对照组为(3±1.4)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氯胺酮麻醉,患儿麻醉后苏醒较快,生理干扰较少,且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小儿中小型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院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对患儿下腹部手术施行耐乐品骶管注入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 ,男 4 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 .1± 3.5 )岁 ,体重 (13.4± 4 .5 )kg ,手术时间 2 0~ 6 0min。手术种类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 9例 ,隐睾下降术 9例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10例。将患儿随机分成 3组即对照组 ,观察Ⅰ组 ,观察Ⅱ组 ,每组 16例。1.2. 麻醉方法 手术前 4~ 6h禁饮食 ,术前 30min肌注氯丙嗪 1mg/kg ,异丙嗪 1mg/kg ,阿托品 0 .0 2mg/kg ,入室后肌注氯胺酮 5mg/kg行基础麻醉 ,待患…  相似文献   

13.
舌系带延伸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对象均为儿童,手术配合差,故我院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本组病例,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5岁,全部患儿均无忌,术前均禁饮食,1~6个月禁食4小时,6个月~3岁禁食6小时,3岁以上禁食8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2mg/kg,咪唑安定0.1~0.2mg/kg.极度不合作者,于术前5分钟肌注氯胺酮3~4mg/kg,合作者于术前铺手术巾时静注氯胺酮1~1.5mg/kg,抬高肩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的麻醉特点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术前静注2mg/kg 氯胺酮,术中分别用咪唑安定0.1-0.2mg/kg/h或异丙酚8-12mg/kg/h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 15min,若术中患儿对手术刺激有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1-2mg/kg。结果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咪 唑安定组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捷,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对小儿双臀筋膜挛缩松解术施行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阻滞 ,收到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儿 160例 ,男 89例 ,女 71例 ,年龄 (4 5± 3 50 )岁 ,体重(13 6± 2 74)kg ,手术时间 (1 5± 1 0 1)h。将患儿随机分成氯胺酮 (K)组及硬膜外腔阻滞 (L)组 ,每组 80例。术前 3 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 ,然后均按 5mg/kg肌注氯胺酮基础麻醉。K组术中用氯胺酮麻醉 ,按 2mg/kg静脉给药 ;L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硬膜外阻滞 ,用 1 2 %利多卡因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按 9mg/kg给药 ,两组均监测心率 (HR)、呼吸(R)、血氧饱和…  相似文献   

16.
自 2 0 0 0年 6月开始我院将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应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中 ,观察了 4 0例 ,并与单用氯胺酮 (4 0例 )进行了比例。发现前者麻醉效果满意 ,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分组将年龄在 6岁以下 ,手术时间在 1h左右的手术患儿 80例 ,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麻醉药物为 :在 10 0mg氯胺酮 (2ml)中加入 2 %利多卡因 5ml、东莨菪碱 0 .3mg(1ml) ;Ⅱ组麻醉药物为 :单用氯胺酮。1.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术前禁食 6~ 10小时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mg kg ,鲁米那 2mg kg。入室后Ⅰ组肌…  相似文献   

17.
咪唑安定 (Midazolan)是一种新型 ,水溶性苯二氮 类 ,广泛用于临床的静脉麻醉药 ,具有溶液稳定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毒性低 ,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 ,我院自 1994年开始用于临床 ,现在对 3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辅助咪唑安定的用药情况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6 0例中 ,男 36例 ,女 2 4例。年龄 1.5岁~ 12岁 ,体重 8~ 38kg,手术时间 2 0~ 75 min,术中以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2 麻醉方法术前 0 .5 h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2 mg/ kg,阿托品0 .0 1~ 0 .0 2 mg/ kg,6 0例手术病人分为两组 , 组为氯胺酮组 ,年龄 1.5岁~ 10岁 ,体重 8~ 30 kg,…  相似文献   

18.
小儿施行手术和麻醉多不能配合。近年来我们以氯胺酮为基础麻醉 ,将芬太尼与异丙芬联合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 ,增强了麻醉效果 ,减少了麻醉药使用剂量 ,减轻了内脏牵拉和神经应激反应。术后患儿苏醒快 ,副作用少。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在我院住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 80例 ,男 6 9例 ,女 11例 ,年龄 10个月~ 13岁。主要手术有疝气、鞘膜积液、隐睾、卵巢畸胎瘤等。手术时间 0 .8~ 4h。1.2 麻醉方法 先肌注氯胺酮 5mg/kg,咪唑安定 0 .1mg/kg ,患儿入睡即吸氧 ,2~ 3L/min ,用小儿…  相似文献   

19.
文总结了 1990~ 2 0 0 0 - 0 5我院小儿烧伤切痂 ,切疤和植皮手术 6 43例以氯胺酮为主的麻醉经验 ,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1 临床资料本组 6 43例中男 42 3例 ,女 2 2 0例 ,年龄 4个月~ 12岁。按小儿烧伤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 2 31例 ;中度烧伤 10 3例 ;重度烧伤 6 9例 ,烧伤后瘢痕挛缩行矫形手术的 2 40例。手术时间最长达 6h ,最短 40min。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茛菪碱 0 0 1mg/kg肌肉注射。病儿入室后对不合作的患儿先肌肉注射氯胺酮 4~ 8mg/kg ,然后开放静脉 ,静注羟基丁酸钠 80~ 10 0mg/kg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婴幼儿眼科手术氧胺酮麻醉中的降心率作用.方法:年龄1~12个月拟行青光眼或白内障常规手术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对照组77例.两组患儿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以每小时5ml/kg速度输注乳酸钠林格溶液,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诱导,术中以每小时2.5mg/kg持续微量泵入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即刻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然后以每分钟0.1mg/kg泵注维持;对照组用等量乳酸钠林格溶液泵注,持续监测SPO2、HR、RR,并记录入室前(T0)、入室后(T1)、诱导前(T2)、诱导后1 min(T3)、诱导后2min(T4),诱导后5min(T5),术前1min(T6),术中(T7),术毕即刻(T8)不同时间点的HR.结果:对照组在静脉注射氯胺酮后,T3、T4、T5、T6、T7、T8的HR比基础值T0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T3、T4、T5、T6、T7、T8较T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复台应用艾司洛尔可有效的控制氯胺酮引起的心率增快的副作用,维持了氯胺酮麻醉患儿的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