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在体外培养中能形成成熟配子体的虫株,以建立恶性疟原虫蚊期和红外期实验模型,我们于1990年在云南南部疟疾流行区从4个病人分离出4个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暂定名为B-1(Burma-1),FCC-901/YN,FCC-902/YN,FCC-903/YN,并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  相似文献   

2.
饲养细胞在建立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中的作用江钢锋,洪佳冬(热带病研究室)关键词疟原虫;体外培养;饲养细胞中图号R382.3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连续培养技术是疟疾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自从该技术创立[1]以来,国内外已相继成功地分离和建立了许多恶性疟原虫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恶挫疟原虫地理株连续体外培养方法,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培养虫株var基因转录类型。方法采用常规RPM11640培养基和添加AlbumaxIl等成分,建立2株恶性疟原虫地理株的体外培养,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晚期虫体var基因转录变化。结果成功体外连续培养2株恶性疟原虫野生株,并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var基因转录的方法,用该方法检测出该虫株var基因优势转录类别。结论建立的疟原虫体外培养方法和var基因转录检测技术可用于我国恶性疟原虫var基因致病作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进行疟疾疫苗保护性观察及建立恶性疟原虫克隆株的需要,对虫库保存的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进行某些生物特性鉴定。通过体外培养条件变更以观察现存FCC1/HN分离株恶性疟原虫的生长特性,以体外微量法测定该株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及用套式PCR/RFLP分析方法对该株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现存FCC1/HN株恶性疟原虫对体外培养条件适应性强,对氯喹高度敏感,DHFR基因的第108号编码为AAC突变型。建议对虫库保存的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的生物活性定期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成功,为抗疟药筛选开辟了新的途径。国外用微量培养技术,测定恶性疟原虫虫株抗药性。近年来,国内已建立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以体外培养物为虫源,建立抗疟药体外筛选的常规方法,至今尚未见报道。 采用微量培养技术,耗量小、操作简便,符合体外药物初筛要求。但在一定的容器内培养时,适宜的培养物容量和其中所需含的  相似文献   

6.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体外连续培养已成为疟疾研究的一项基本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地促进了疟疾防治及研究的发展。开展疟原虫的体外培养及研究,虫种的保存是一个重要环节。常规的方法是液氮冷冻保存,可以长期保种。但是,日前不少地方尤其是基层的卫生防疫及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7.
一种恶性疟原虫短期低温保存法江钢锋,洪佳冬(寄生虫学教研室)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低温保存,保种中图号R382.3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体外连续培养已成为疟疾研究的一项基本技术[1],得到广泛应用,大大地促进了疟疾防治及研究的发展。开展疟原虫的体外培养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开展恶性疟疾的防治研究,需要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以便为研究恶性疟原虫的有性期创造实验条件。一、培养方法及结果 Row(1929)首先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培养出未成熟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自从Trager(1975)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获得成功后,为恶性疟虫原配子体体外培养提供了技术条件。Smalley(1976)从27例6个月到6岁的恶性疟患者静脉取血,用199培养基洗涤1次,再用下列培养基培养:199培养基含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存活时间,分析其培养虫血的感染活力。方法 采用Tragers等常规体外培养方法,待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原虫率达到15%~20%时,吸取含虫血于保存液置4℃贮存,以后每天吸取少量虫血培养,24h观察原虫生长情况。结果 恶性疟原虫血4℃贮存2d疟原虫减虫率80.6%,10d几乎为100%;11d已未发现疟原虫。结论 估算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4℃贮存,存活时间不超过11d。  相似文献   

10.
DNA重组技术已广泛用于疟疾的研究,用含有疟原虫DNA重复序列的重组质粒作探针检测疟原虫,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疟原虫虫株分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DNA探针的标记物大多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辐射危害,难以在疟疾流行区现场推广应用。作者试用生物素标记两种非洲地理株恶性疟原虫  相似文献   

11.
用体外抑制试验、调理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等方法,对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McAb之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17株McAb中有7株对同步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取决于剂量和作用时间。在McAb—IgG浓度为0.6mg/ml时,上述7株McAb的抑制活性均在94%以上。在6株McAb中,有4株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疟原虫而发挥调理作用。在7株McAb中,有4株能加强腹腔细胞杀伤和杀死疟原虫而表现出细胞毒活性。结果提示,恶性疟原虫McAb似有“多功能”、“双功能”和”单功能”之分,用“多功能性McAb”纯化的疟疾抗原,在制备疟疾亚单位疫苗方面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在液氮干涸虫血溶化 10余天后能否复苏培养成活。方法 :运用Trager等体外连接培养法。结果 :2分离株均培养成活 ,并正常传代繁殖。结论 :低温保存 2年的冰冻含虫红细胞经慢速溶化后在 10~ 2 5℃常温下 ,其寿命可长达 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3.
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疟疾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快速电泳法和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诊断疟疾,并将两检测系统制成试剂盒。检测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不同分离株和疟疾病人全血中的LDH-P,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应用快速电泳法和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10-100个原虫/μl血和25-150个原虫/μl血;检测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和80.00%,检测30份间日疟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76.67%;检测40份疟区非疟疾血样、非疟区40份健康人及30份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样,仅快速电泳法检测出1份疟区非疟疾血样为阳性。结论:应用快速电泳法试剂盒和快速薄层色谱法试剂盒诊断疟疾,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在临床及现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鉴定疟原虫虫株,在种下分类理论研究及疟疾防治应用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分析技术精确、可靠,能揭示虫体内在的本质差别。本实验试用重复DNA序列PFrep20作探针,以分子杂交方法分析我国恶性疟原虫(P.f)、安徽Fcc/AH株、云  相似文献   

15.
液氮内保存的FCC—1株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用蜡烛缸—平皿法体外连续培养40天。疟原虫复苏后培养的第3天原虫密度开始上升.第11天达到最高峰,其中一皿的红细胞含虫率高达20.56%。影响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的有关因素如RPMI—1640培养液,血清和红细胞,本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DNA检测以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 ,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诊断及普查。疟原虫 DNA的分离方法虽多 ,但多以静脉血分离为主 [1 ] 。有学者应用指尖取血制作滤纸片干血滴及静脉全血制作的薄血膜进行疟原虫 DNA的分离 [2 ] 。本文就两种方法对疟原虫 DNA的分离进行比较 ,探讨其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血样制备1.1.1 恶性疟原虫血样品制备 :用采自非疟疾流行区、经姬姆萨染色显微镜检查确诊恶性疟原虫阴性的正常人静脉血对人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 FCR3株进行倍比稀释 ,制成恶性疟原虫浓度分别为 1.5× 10 4/μl、1.5× 10 3/μl、…  相似文献   

17.
由第一军医大学疟疾免疫研究室完成的恶性疟原虫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等三项研究成果,最近在广州通过全军技术鉴定。 (一)恶性疟原虫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研究本研究对获得的28株抗恶性疟海南株红内期原虫单克隆抗体,进行了荧光特性及体外抑制试验等方面的鉴定。获得7株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报导,但多属黄淮平原疟疾流行区的蚊种和虫种.至于对恶性疟原虫的易感性,国内尚缺乏实验研究报导.我们于1981~1982年对广西中华按蚊的易感性进行了实验观察,目的在于对我国中华按蚊种型及间日疟原虫虫株问题的研究,以及评价本蚊在我国南方地区传播疟疾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云南省及广东省海南岛均发现对氯喹有抗药性的恶性疟原虫。为调查抗性虫株的分布及其抗性程度,并寻找新药,我们采用液氮冻存法将海南岛一恶性疟原虫虫株带回实验室复苏,参照Trager及Jenaen的蜡烛缸培养法培养,用微量法以减虫率作观察指标,测定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证明该株对氯喹已产生抗药性,体外培养两个月左右仍有明显抗药性,经连续转种培养3~4个月,抗性自行消失。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20.
抗性恶性疟疾的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扑灭疟疾的计划已实施了四十多年。然而现在尚有两亿人口受到疟疾的危害,尤其是恶性疟疾,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寄生虫传染病。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东南亚泰柬边境及六十年代初在南美发现了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株,现在已波及亚洲、非洲、南美洲等许多地区。近年来又发现抗氨酚喹、奎宁、法西达、甲氟喹等多重抗性恶性疟原虫株。海南岛也出现多重抗性的恶性疟原虫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