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 Ag)与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51例血清进行HBeAg、Pre-S1 Ag检测,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 Ag、HBV—DNA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以HBV-DNA为金标准,Pre-S1 Ag与HBV DNA两种方法无差异(P〉0.05),HBeAg与HBV-DNA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 Ag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符合率,可以作为HBV早期感染、复制和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是乙型肝炎两对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Pre—S1Ag)的检测,了解乙肝患者在HBeAg阴性时。Pre-S1Ag的阴阳情况,以及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阴性血清164例,HBeAg阳性81例,均经临床确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Pre—S1Ag,同时用PCR法检测了HBV—DNA。结果 HBeAg阴性的164例中Pre—S1Ag的阳性例数为28例,阳性率17.1%(28/164)。HBV—DNA的阳性例数为36例,阳性率22.0%(36/164),两者X^2=1.24。P〉0.05。HBeAg阳性的81例标本中,Pre—S1Ag的阳性例数为62例,阳性率76.5%(62/81)HBV—DNA的阳性例数为63例,阳性率77.8%(63/81),两者X^2=0.04。P〉0.05。99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Pre—S1Ag阳性89例,146例HBV—DNA阴性的患者中。Pre-S1Ag阴性145例,阳性1例,二者X^2=0.7,P〉0.05,无明显性差异。结论 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中有部分乙肝病毒在不断复制;Pre—S1Ag及HBV—DNA都是协助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有用指标。特别是无条件开展PCR的单位。Pre—S1Ag的检测同样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情况。特别在HBeAg阴性时,病毒仍有复制。对临床判断慢性乙肝病情与指导治疗都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操作简单、方便,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患者766例,其中HBeAg(+)者(HBeAg阳性组)264例,HBeAg(-)者(HBeAg阴性组)50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Pre—S1Ag,同时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FQ—PCR)技术定量检测2组HBV—DNA。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Ag、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均P〈0.01),HBeAg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和HBV—DNA都是协助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有用指标,对临床判断乙型肝炎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清中Pre-S1及HBV DNA含量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HBVDNA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2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Pre—S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和HBVDNA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分Pre—S1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e—S1阳性组检出HBVDNA的平均含量是(7.34±0.88)拷贝/mL,阴性组是(5.41±1.14)拷贝/mL。两组比较:HBVDNA的检出率(P〈0.005)和HBVDNA的含量(P〈0.05)差异都有显著性。Pre-S1阳性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组中HBVDNA的检出率为77.11%,Pre-S1阴性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组中HBVDNA的检出率是29.30%,阳性组检出率较高的3种血清学模式是HBsAg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模式⑤,100.00%),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三阳(模式①,95.98%),HBsAg、HBeAg、HBeAb、HBcAb四阳(模式③,95.OO%);阴性组检出率较高的3种血清学模式是模式⑤(100.00%)、模式③(75.00%)、模式①(63.87%)。结论Pre-S1作为一种新的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指标,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阳性血清标志物模式患者HBV复制活跃,HBV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抗原(Prc-S1 antigen,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606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两对半”、Pre-S1Ag检测,其中对100例乙肝患者还检测了HBV-DNA。结果606例HBsAg(+)中,Pre-S1AS阳性率为64.0%;168例HBsAg(+)、HBeAg(+)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87.5%;438例HBsAg(+)、HBeAg(-)标本中,Pre-S1AS阳性率为55.0%;在同时检测HBV-DNA与Pre-S1AS的100例的各种感染模式中,Pre-S1AS与HBV-DNA的阳性率也是比较吻合的。结论Pre-S1AS可以反映HBV病毒感染与复制,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BV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610患者的常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本组HBsAg(+)、HBeAg(+)、抗-HBcAg(+)血清样本226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85.84%;HBsAg(+)、HBeAg(+)血清样本45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93.33%;HBsAg(+)、抗-HBeAg(+)、抗-HBcAg(+)血清样本298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44.97%;HBsAg(+)、抗-HBcAg(+)血清样本41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70.73%。HBeAg(+)组Pre—S。Ag检出率为87.08%,HBeAg(-)组Pre—S1Ag检出率为35.80%,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cAg(+)组Pre·S1Ag检出率为64.50%,抗-HBcAg(-)组Pre-S1Ag检出率为82.55%,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与乙肝标志物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肝两对半(主要是HBeAg)、乙肝病毒DNA(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Pre—S1)检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273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Pre—S1抗原的测定,用荧光PCR技术对HBV—DNA进行测定,并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抗原、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5.09%、91.23%。说明Pre—S1抗原与HBV—DNA一样可较好的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及复制情况;HbeAg阴性组中Pre—S1抗原与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7.11%、37.11%,说明在HbeAg阴性组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不能完全以HbeAg来判断病毒复制与否;与HBV—DNA的检测结果相比较,Pre—S1抗原检测的检出率为88.95%,特异性为87.32%,总符合率为88.28%,HBVDNA与Pre—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没有差别(P〉0.05)。[结论]Pre—S1抗原能较好的反映HBV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三者联合检测互相补充,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其他HBV标志物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18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PreS1Ag和HBVDNA检测。结果在所检人群中PreS1Ag和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2.5%和63.7%。在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PreS1Ag阳性率为87.2%和59.8%,HBVDNA阳性率为95.7%和57.1%。PreS1Ag和HBVDNA的阳性率相似。结论PreS1Ag是HBV感染、复制的指标,与HBV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S1(Pre S1)抗原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184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re 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记物(HBVM)检测,将其结果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反应的结果及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re 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中检出率为82.1%,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检出率36.2%(P〈0.01),Pre S1抗原在HBVDNA阳性组的检出率为76.0%,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的检出率41.7%(P〈0.01),两者结果检测的符合率为70.6%,两者结果之间的检出率关联显著(P〈0.01)。结论:Pre S1抗原的检测结果,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与传染性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了解检测Pre-S1Ag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re-S1Ag、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结果(1)在205例HBV-DNA阳性人群中,Pre-SlAg总阳性率为84.3%,HBeAg总阳性率为7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当HBV-DNA〉5×10^4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88.3%,HBeAg阳性率为96.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DNA<5×10^4copy/mL时,Pre-S1Ag阳性率为78.8%,HBeAg阳性率为5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水平不同的两组中,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96.6%和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88.3%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HBV的存在和复制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云岳  宁小晓  王蕾 《检验医学》2011,26(12):823-82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不同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比较214例ALT正常的CHB患者中HBeAg(+)、HBeAg( -)患者与200名HBsAg( -)、ALT正常的健康对照者ALT水平的差异.将A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V感染者8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cccDNA及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结果 83例患者中HBV DNA阳性62例,其中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40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8例(70.00%);HBV DNA载量〈105拷贝/mL者22例,血清HBV cccDNA阳性2例(9.09%),不同DNA载量组HBV ccc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cccDNA阳性率分别为70.00%(28/40)和4.65%(2/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cccDNA定量值与HBV DNA、HBsAg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HBV cccDNA水平可同时反应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血清HBV cccDNA含量可作为观察HBV复制情况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赣东地区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出院病历116例,并随机抽取我院体检的10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116例HBV总感染率为96.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感染模式主要有四种:①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8.62%)、②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68.07%),③HBsAg、抗-HBc二项阳性(3.46%),④抗-HBe、抗-HBc二项阳性(1.72%),其中感染模式②即"小三阳"与其他各感染模式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乙肝"小三阳"存在很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定量测定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HBsAg阳性的少见模式表现为6种模式,以HBsAg(+)HBsAb(+)HBeAb(+)HBcAb(+)模式检出率最高,占58.59%(75/128);在各少见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阳性率介于28%-100%之;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者有119例,检出率达92.97%(119/128);HBeAg阳性组肝功能异常率和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5)。结论在HBsAg阳性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的阳性组合中,除常见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外,还存在多种其它模式,其中一些已成为常见模式。各种模式均存在病毒的复制。探讨HBV—M各种阳性组合模式及其HBV—DNA、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关系,对了解HBV病毒的免疫学变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BVDNA与PreS1以及ALT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评价其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蛋白、动力学方法检测ALT,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中HBVDNA、PreS1检出率分别为97.1%、94.3%(x^2=0.17,P〉0.05)。HBsAg+、抗HBe+和抗HBc+组中HBVDNA、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47.4%、73.7%,表明部分HBeAg阴性、抗HBe+患者仍有病毒复制。HBsAg+、抗HBc+组巾HBVDNA、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65.8%、89.5%,而ALT在这3组中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1.93、0.03,均P〉0.05),说明血清ALT虽对肝细胞损害极为敏感但缺乏特异性。ALT异常组中HBVDNA和PreS1检出率分别为78.6%、86.3%,两者相关性较高(x^2=2.64,P〉0.05),ALT正常组中HBVDNA和PreS1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1)。PreS1与HBVDNA检出率不一致,可能是PreS1和HBVDNA检测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一致。结论HBVDNA、PreS1以及ALT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所表达的意义各有侧重,在实际工作中应联合检测,互相补充,这样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会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亚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4例CHB患者,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为阳性,再以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结果 (1)454例HBV DNA阳性的CHB患者其中HBV B基因型68例(14.9%);其中Ba亚型35例,Bj亚型3例,未分B亚型30例,C基因型338例(74.5%),C基因型中C1亚型3例,C2亚型285例,未分型50例。B+C混合基因型48例(10.6%),均为Ba+C2基因型;(2)B与C基因型比较,B基因型中HBeAg阴性的患者多于HBeAg阳性的患者(χ^2=17.69,P〈0.001)。CHB患者中C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χ^2=17.025,P=0.000)。(3)定量PCR检测B基因型HBV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HBV复制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我国CHB患者中HBV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主;HBV基因亚型中Ba与C2亚型是主要的亚型,不同的HBV亚型间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的CHB患者中HBV基因型分布不同;HBV基因型和亚型的临床意义值得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7.
宋伟峰  黄湛镰  林潮双 《新医学》2010,41(6):362-364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5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阴性组(12例)和HBeAg阳性组(45例),均予替比夫定600mg/d治疗24周,于治疗0、4、8、12、16、24周时检查HBV DNA、ALT水平,于0、12及24周检查HBeAg及HBeAb.分析上述时间点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VDNA下降速度,并分析影响病毒早期应答的因素。结果:HBeAg阴性组治疗4、8、12、16、24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5%、42%、50%、67%及75%;24周时ALT复常率为83%。HBeAg阳性组治疗4、8、12、16、24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0、7%、13%、27%及53%;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27%及76%。两组HBV DNA水平均在前4周下降最明显,其后下降速度减慢,维持在较低水平。HBV DNA阴转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未阴转者(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HBV DNA的复制,并在早期(4—8周)将HBV DNA抑制到较低的水平,促进ALT恢复正常;基线HBV DNA水平是影响其24周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并确定最佳的用于确定高HBV DNA水平的HBsAg定量值的诊断临界点。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柳州市中医院确诊为CHB的患者239例,检测受试者HBV DNA、HBsAg、HBeAg及ALT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CHB患者HBsAg定量和HBV DNA检测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CHB患者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03,P〈0.01)。HBeAg阳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555,P=0.000),HBeAg阴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76,P=-0.426)。在抗病毒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22,r=0.603,P均=0.000)。在ALT高水平组与ALT低水平组中,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性(r=0.586.r=0.578,P均=0.000)。高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37,P=0.000),低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226,P=0.057)。当HBsAg定量以5.03×10^3 IU/mL为临界点时,判定HBV DNA高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27。结论CHB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BsAg定量值可以较好地预测高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HBV-LP、Pre-S1抗原、HBV-DNA载量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反映不同血清学类型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抗病毒疗效监测的最佳指标以及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64例HBV感染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M;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V-LP、Pre-S1;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HBV-LP、Pre-S1及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HBV-M模式组(P〈0.05);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Pre-S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P〈0.05);HBV-DNA拷贝数与HBV-LP、Pre-S1平均A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6),而与HBsAg定量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LP比Pre-S1试剂效果大大提高,且大蛋白的检出率与血液中病毒DNA的检出高度符合,对于判断病毒复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HBeAg及HBV-DNA的补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