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已经知道不安全的性行为是性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一些性病(如淋病、生殖器疱疹等)可通过早期发现并及时规范治疗而达到短期内消除传染源、停止其传播的目的,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好的发达国家能够相对容易地控制此类性病,因此多年来对通过行为干预,进行健  相似文献   

2.
性病与性传播疾病 (STD) :性病是一组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我国医学界以前一般将梅毒、淋病、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列入性病的范畴 ,即四大性病或经典性病 ,解放前曾称为花柳病。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社会条件和性行为的某些变化 ,性病的范围有所扩大 ,性病的种类明显增多 ,国际上将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统称为性传播疾病。除梅毒、淋病、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外 ,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腹股沟肉芽肿、传染性软疣、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阴虱、疥疮、乙型肝…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箱     
孙读者: 性病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性病不仅发生于生殖器,许多生殖器以外部位的疾病也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归为性病之列。疥疮:是疥虫寄生于人体的传染性皮肤病,感染后,人体皮肤薄嫩部位及生殖器会阴部瘙痒难忍。疥疮在人体密切接触过程中最易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海市高中生关于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海市2 667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和性病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及自我价值等内容,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生殖健康常识方面的认知率较高(>88%),在艾滋病病毒(HIV)非传播途径、流行状况、安全性行为及性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认知率<78%.男生的生殖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女生(P<0.01).自我价值、知识培训史、性别、月均消费水平是影响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的因素(P<0.05).女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P<0.01).艾滋病知识得分、自我价值评分、男性、知识培训史与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态度得分呈正向回归关系(均P<0.05).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3.3%,有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3.2%和5.7%.结论 对高中生实施艾滋病及性病行为干预非常迫切和必要.应结合影响因素,对不同学生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侧重,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干预手段,帮助高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北海市高中生关于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海市2 667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和性病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及自我价值等内容,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生殖健康常识方面的认知率较高(>88%),在艾滋病病毒(HIV)非传播途径、流行状况、安全性行为及性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认知率<78%.男生的生殖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女生(P<0.01).自我价值、知识培训史、性别、月均消费水平是影响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知识的因素(P<0.05).女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P<0.01).艾滋病知识得分、自我价值评分、男性、知识培训史与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态度得分呈正向回归关系(均P<0.05).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3.3%,有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3.2%和5.7%.结论 对高中生实施艾滋病及性病行为干预非常迫切和必要.应结合影响因素,对不同学生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侧重,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干预手段,帮助高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55%,对常见的7种性病知晓率为31.97%.47.09%的农民工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只有49.72%的农民工知道哺乳可以传播艾滋病.57.66%的未婚农民工有性伙伴,发生性行为时有31.25%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19.63%的已婚农民工有婚外性伙伴,其中有55.41%属于商业性行为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有30.51%的农民工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一些误区,高危性行为问题依然很严峻.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综合医院性病哨点监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市综合医院门诊哨点就诊者性病发生情况和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山市性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山市性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皮肤科、妇科、泌尿科(含男性科)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5种性病监测,实验室检测分别采集血、尿道/生殖道拭子样本进行梅毒及生殖器疱疹血清学、淋球菌细菌及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监测哨点门诊性病1年共发现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919例,检出率为2.9‰,未发现同患两种以上性病者。结论:综合医院监测哨点门诊就诊者性病检出率较高,存在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潜在因素,全市加强性病监测,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性传播疾病。俗称“花柳病”,是指与性行为,性接触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染病。它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及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等经典性病,还包括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艾滋病等20余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代晓琴  吴音  张君 《重庆医学》2007,36(3):253-254
目的 了解女性性工作者(FSW)人群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MC)的情况,以便对性传播疾病(STD)的防治及对艾滋病(AIDS)的控制起到重要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性病(包括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照性病门诊就诊人中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患病情况.结果 379例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有31例患生殖器部位的传染性软疣,其感染率为8.2%;在调查出患性传播疾病的302例女性性工作者中其构成比占10.3%;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生殖器部位传染性软疣与同期性病门诊就诊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殖器部位的传染性软疣已成为女性性工作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加大对该人群的监测和治疗力度,有利于控制性病的传播,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是指主要通过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可由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病原体所引起。1975年WHO常任理事会决定采用STD来代替经典的性病(Verneral Diseases;VD),即除以往的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四种性病外,还包括生殖器疮疹、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艾滋病、阴道滴虫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生殖器溃疡为主的疾病如硬下疳、生殖器疱疹等的发病率增长迅速[1],梅毒患者感染HIV的危险度是正常人的8. 4-8.5倍,生殖器疱疹是3.3-8.5倍[2].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治率,我们对2007-2009年度来我院就诊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现将这些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澄迈县1994~2003年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对该县近十年来的性病疫情进行回顾与分析,给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澄迈县皮肤性病防治所按《性病防治手册》操作诊断确诊的病例,对1994~2003年各年性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十年共发现STD5种,共2830例。其中梅毒(Sr)776例,淋病(NG)1275例,非淋菌性尿(阴)道炎(NGU)563例,尖锐湿疣(CA)179例,生殖器疱疹(GH)37例。结论 经十年来的防治,尤其最近几年,该县加大健康教育,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性病高危人群的性行为干预初见成效,使该县STD疫情的发病率出现了较快下降势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性病的一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对性病(Venereal diseases)不论在名称或内容上,都有了一些重大变化。因为自四十年代磺胺和青霉素广泛应用以来,梅毒和淋病的流行情况有所控制,因之性病的内容也起了明显变化。一些学者把以前未曾提到、但可以由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如由病毒、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真菌、肠道细菌、原虫和昆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也归人性病范围,所以在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以性行为传播的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以下简称为STD)代替性病这个名称。在1979年美国出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定市中低档娱乐场所暗娼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为针对暗娼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2家中低档娱乐场所225名暗娼进行一对一匿名从业基本情况、高危性行为信息和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等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同时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相关性病病原体检测。结果接受检查的225名暗娼中,有90名至少感染一种性病病原体,检出率为40.00%,HIV未检出。在国家要求监测的5种性病中,本文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淋病7.56%、梅毒3.5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8.67%、尖锐湿疣11.56%、生殖器疱疹0.00%。结论中低档场所的暗娼性传播疾病感染严重。对暗娼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性病等相关知识宣传、干预是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性病患者性行为特征与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志祥 《广西医学》2000,22(6):1443-1445
性传播性疾病 (STD)当前是大多数国家最显著的传染病之一 ,特别好发于 1 5~ 50岁的年龄组和婴儿 ( 1) 。近年来我国性病发病呈直线上升 ,尤其 HIV的感染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少研究表明 ,感染性病可显著增加对 HIV的易感性 ( 2 )。因此 ,我们只有做好性病防治的行为干预工作 ,改变高危人群的不良性行为 ,才能有效预防性病 ,艾滋病。为此 ,我们联合博白县皮防院性病专科门诊于 1 999年 4月至 9月进行了性病患者性行为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博白县皮防院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病人2 1 5例。1 .2 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市综合医院门诊哨点就诊者性病发生情况和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山市性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山市性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对皮肤科、妇科、泌尿科(含男性科)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五种性病监测,实验室检测分别采集血、尿道/生殖道拭子样本进行梅毒及生殖器疱疹血清学、淋球菌细菌及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监测哨点门诊性病一年共发现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919例,检出率为2.9‰,未发现同患两种以上性病者。结论综合医院监测哨点门诊就诊者性病检出率较高,存在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潜在因素,全市应加强性病监测,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性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以及通过性传播的各种疾病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美国可能已有多达4300万人受到了性传播的病毒感染——其中3000万例为生殖器疱疹,1200万例为生殖器疣,100万例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CDC 统计的不可医治的病毒所致的感染数不包括梅毒、淋病以及衣原体属等数百万例可治愈的性病。该公共卫生机构在一份174页题为  相似文献   

19.
谈起性传播疾病,多数人理解为是通过性交传染的经典性病,即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其实,近年来已确定,凡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如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尿道炎、生殖器疣、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沙眼衣原体病、阴虱、疥疮、艾滋病及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门诊性病患者的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特征,为探索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干预方法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随机抽取确诊的门诊性病患者156例,进行匿名访谈式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96.79%).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涉及患者一般情况、性病防治常识、相关态度、高危行为等.结果 20~40岁的患者占71.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性病知识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认知率较低的性病传播途径有共用马桶或浴缸(66.9%)、共用床单或被褥(49.7%);认知率较低的非性病传播途径有蚊虫叮咬(68.9%)、接吻(62.3%).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5).性伴数2人及以上的患者占67.5%;性伴数在10人以上的占11.9%.37.8%的患者在怀疑感染后仍发生性行为;41.1%的患者最近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仅74.3%的患者将自己的患病情况告之性伴.结论 针对门诊性病患者的防治干预,应充分结合这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点,在知识宣传、高危态度和行为引导、诊疗行为指导等方面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