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注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消融范围的影响。方法 使用温控式WE 75 6 8多电极射频肿瘤消融仪和 14G的鞘管式多电极针 ,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分三组。第一组 :消融前以团注法注入 10 %NaCl溶液 5~ 30ml (以 5ml的剂量线性递增 )。第二组 :消融中 10 %NaCl溶液以 1ml/min的速度持续灌注。第三组 :消融前和消融中不用氯化钠溶液的常规消融。消融结束后沿针道切开牛肝 ,观测肝组织凝固形态和范围。结果 消融前团注氯化钠溶液形成的凝固灶为类椭圆形 ;注入溶液量在 5~ 2 5ml时 ,凝固灶大小随注入溶液量的增加而增大 ,2 5ml时产生横径 (6 8± 0 3)cm、纵径 (5 3± 0 2 )cm的凝固范围。消融中持续灌注形成的凝固灶不规则 ,最大径为 (6 0± 0 7)cm。常规消融的病灶为类椭圆形 ,横、纵径分别为 (4 2± 0 2 )cm和 (3 8± 0 2 )cm。结论 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注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增大消融范围。消融前团注产生的凝固灶较规则 ,可能在临床应用中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湿电极单极针射频消融离体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消融时间、温度、设定功率对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形成的消融灶的影响.方法 观察湿电极单极针在离体猪肝射频消融实验时形成的消融灶形态特征,最大有效消融电极长度2.5 cm,分别以时间、温度或功率为变量分A、B、C 3个大组(11个亚组)进行实验,观察消融灶形态学特征,测量消融灶纵轴、横轴、针尖前端消融灶长度,计算消融灶体积,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上述4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法对消融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所有消融灶均呈椭球体.消融灶切面由内向外形成3个区:中心区、坏死区、出血水肿区.(2)当消融时间为15 min、温度为103℃时消融灶达到最大,纵轴为(3.49±0.09)cm、横轴为(2.40±0.13)cm、体积为(10.6±1.3)cm3,电极前端消融灶长度(0.79±0.09)cm;功率作为变量引起的消融灶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定时间、温度范围内,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消融灶大小随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功率变化对消融灶大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离子型化学消融剂--稀盐酸能否增大单灌注射频电极消融范围.方法 采用RITA射频消融治疗系统,按厂家推荐设定的消融时间、温度和功率分别为103℃、30 W、15 min,对2个完整离体牛肝进行稀盐酸增强射频消融,获得消融灶10个,测量其纵轴、横轴并计算体积.结果 所有消融灶切面均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分界清晰,消融灶中心呈果酱样;消融灶长轴平均为(5.51士0.06)cm,横轴平均为(4.50士0.11)cm,体积平均为(58.52士3.11)cm3.结论 稀盐酸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射频消融灶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及微波凝固对兔VX2肝肿瘤消融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成功制作VX2肝癌模型新西兰大白兔(接种VX2细胞株后3周)2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分别给予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和微波凝固。3 d后处死全部兔子,观察并估计肿瘤的大小,切下肿瘤标本,送作病理检查。结果①消融靶区横径在A组(氩氦刀冷冻组)为(2.28±0.12)cm,B组(RFA组)为(1.96±0.09)cm,C组(MCT组)为(1.93±0.10)cm,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消融靶区平均面积在A组为(5.79±1.34)cm2,B组为(4.40±0.43)cm2,C组为(4.31±0.59)cm2,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肿瘤完全消融率(消融靶区完全覆盖整个肿瘤区)在A组为88.9%(8/9),B组为44.4%(4/9),C组为33.3%(3/9),A组完全消融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消融靶区肿瘤细胞残留率在A组为22.2%;B,C组均为77.8%,A组肿瘤细胞残留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A组消融靶区中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66.7%)高于B组和C组的50.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微创治疗在消融兔VX2肝癌中,无论是在消融靶区面积和横径方面、消融靶区肿瘤完全消融率方面,还是在消融靶区肿瘤细胞残留率方面和消融靶区中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方面,氩氦刀冷冻均优于RFA和MCT。而RFA和MCT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范围的影响因素,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依据.②方法 按消融时间不同分为12分钟组、10分钟组、8分钟组和6分钟组,每组均消融5个肌瘤.应用伞径分别2.5cm和2.0cm的多电极射频针,分别对5个肌瘤进行消融.阻断一侧子宫血管后和阻断子宫双侧血运后均消融5个肌瘤.③结果对子宫肌瘤射频消融12分钟和10分钟,所得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为(22.76±7.81)mm和(22.25±8.80)mm,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8分钟、6分钟的凝固性坏死灶直径分别为(18.43±3.75)mm和(16.81±4.92)mm,同10分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伞径为2.5cm、2.0cm、1.5cm的射频消融针,对子宫肌瘤消融所得的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是(31.30±8.92)mm、(27.41±4.8.16)mm、(22.25±8.80)mm.三者之间比较,结果 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融前不同程度阻断子宫肌瘤的血液循环,所得消融灶大小不同.④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其消融范围与消融时间、多电扳射频针伞径以及肌瘤本身血运有密切关系.消融时间以10分钟为宜,不同大小的肌瘤需选择伞径不同的多电极针,以达根治子宫肌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后组织的病理改变和雌孕激素受体 (ER、PR)表达的情况 ,探讨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3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分别采用 0 .5cm、1.2cm长的射频刀行射频治疗 ,2 8例治疗后立即切除子宫 ,2例 3d后切除子宫 ,于消融灶中心 (A组 )、边缘 (B组 )、边缘外 1cm(C组 )、边缘外 2cm(D组 )处取材 ,HE染色下观察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ER、PR水平 ;选同一患者子宫上未做射频治疗的肌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射频治疗后 ,消融灶中心肌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ER、PR无表达 ;消融灶边缘肌瘤细胞变性 ,ER、PR表达减少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 1cm ,肌瘤细胞无变性、坏死 ,但ER、PR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消融灶边缘外2cm ,ER、P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使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ER、PR低表达是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活体上观察多极射频消融电极展开不同直径、消融时间与组织坏死的关系,并评价消融区域组织坏死程度,分别了解在近胆囊和结肠肝曲部位肝脏消融对胆囊和结肠的影响。【方法】家猪6只,体质量(47±2.5)kg。静脉麻醉,每肝内分为5个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其中2组将消融电极展开到3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和10min消融,包括距离胆囊床(5±1)mm,行10min射频消融;距离结肠肝曲(5±1)mm处,行10min射频消融,并观察消融结果。另3组电极展开到5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10min和15min组织间消融。【结果】消融电极展开到3cm行5min治疗组。5个点局部消融区域组织达到完全坏死;10min×5min消融治疗坏死范围相似。大体病理上消融相邻区域胆囊。结肠未见有坏死,镜下病理显示胆囊壁、结肠周围有慢性炎症并有纤维增生表现。消融电极展开到5cm。5min消融组织间有活性成分。15min,10min均可保证消融区域完全坏死。【结论】可根据需要调整多极消融电极展开大小,在肝内接近胆囊区域、结肠肝曲部位消融安全,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脏血流对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6只狗采用手术暴露两侧肾脏,对上、下极进行多电极射频消融,消融前随机对每只狗行一侧肾脏肾蒂阻断(实验组),另一侧不阻断(对照组)。在相似的位置插入电极针。消融前、中、后行B超监测,并观察B超在肾脏消融中的作用及射频消融的并发症。然后取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消融灶的大小进行对比。结果未阻断肾蒂组损毁灶呈尖端指向髓质的楔形,阻断肾蒂组近似球形,但损毁灶的组织学改变相同。实验组和对照组冠状面,矢状面最大径和深度分别为(3.70±0.26)cm和(2.10±0.18)cm、(3.70±0.22)cm和(2.60±0.54)cm、(3.50±0.21)cm和(2.20±0.48)cm,P<0.001。时实超声消融灶表现为不规则的强回声,影像周围不规则。并发症有肉眼血尿,小的包膜下血肿。结论射频消融对肾脏能造成快速、完全凝固性坏死损害;肾脏血流明显影响消融灶范围和形态;肾脏消融是安全的;超声对评估消融灶大小价值不大,但可以引导电极针准确定位在治疗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活体上观察多极射频消融电极展开不同直径、消融时间与组织坏死的关系,并评价消融区域组织坏死程度,分别了解在近胆囊和结肠肝曲部位肝脏消融对胆囊和结肠的影响。【方法】家猪6只,体质量(47±2.5)kg。静脉麻醉,每肝内分为5个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其中2组将消融电极展开到3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和10min消融,包括距离胆囊床(5±1)mm,行10min射频消融;距离结肠肝曲(5±1)mm处,行10min射频消融,并观察消融结果。另3组电极展开到5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10min和15min组织间消融。【结果】消融电极展开到3cm行5min治疗组。5个点局部消融区域组织达到完全坏死;10min×5min消融治疗坏死范围相似。大体病理上消融相邻区域胆囊。结肠未见有坏死,镜下病理显示胆囊壁、结肠周围有慢性炎症并有纤维增生表现。消融电极展开到5cm。5min消融组织间有活性成分。15min,10min均可保证消融区域完全坏死。【结论】可根据需要调整多极消融电极展开大小,在肝内接近胆囊区域、结肠肝曲部位消融安全,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离体牛肝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前局部注射醋酸高渗氯化钠液(acid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AHS)增大射频消融毁损体积的量效关系.方法 使用LDRF-120S多级射频消融系统联合50%醋酸5%氯化钠混合液对离体牛肝行RFA.实验分为11组(n=8),Ⅰ组:单纯射频消融组;Ⅱ~Ⅺ组:注射AHS后行射频消融组(注射剂量为1~10 ml,每组按1 ml递增).结果 Ⅱ~Ⅺ组的平均毁损直径、消融时间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HS注射剂量(x)与牛肝平均毁损直径(y)之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958,P=0.000),0≤x≤10 ml时,直线回归方程为y=2.318 0.103x.x≥7 ml时,平均毁损直径变化明显减小.x≥6 ml时可见明显的AHS外溢.结论 增加AHS注射剂量可以明显增大离体牛肝RFA一次性毁损体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引入Novel动态压力分布测量系统来研究法,以阐明【扌衮】法推拿作用的图像和面积特征。方法:35名男性推拿操作者,按学习和运用【扌衮】法的时间和掌握程度分为A、B和C 3组,分别为20、10和5人。分别在Novel系统上连续法操作2min,将收集的数据用此系统自带软件和SPSS13.0处理和分析。结果:(1)【扌衮】法的面积A、B、C组的平均总面积分别为(175.14±53.00)、(220.60±65.86)、(189.02±68.17)cm2。(2)【扌衮】法的总图像:①按压力均匀程度分类,A、B和C组中压力均匀型与欠均匀型之和所占比例分别为40%、80%和100%;②按总图像形态分类,A组最多为q形,B组最多为方形和三角形;C组最多为方形;③按压力大于3N/cm2的压力图像形态分类,A和C组中均以大单块型为最多,分别占45%和80%。结论:Novel系统可很好显示【扌衮】法操作的面积和图像特征,是研究【扌衮】法较理想的量化依据和测试工具。实验为【扌衮】法的直观显示和标准化及量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自行设计的新型微波探头能否增大离体猪肝组织的灭活范围。方法 :设计新型微波探头 ,按不同的条件微波辐射离体猪肝组织 ,A组微波功率为 5 0W ,无盐水灌注 ;B、C、D组微波功率均为 90W ,B组无盐水灌注 ,C组治疗前灌注 5 %盐水 5ml,D组治疗前及治疗同时均灌注 5 %盐水 ,比较其组织灭活范围 ,计算组织灭活体积。结果 :A、B、C、D四组的组织灭活体积分别为 (16 .4 8± 3.86 )cm3、(2 8.86± 6 .15 )cm3、(34.11± 5 .86 )cm3、(40 .5 0± 10 .88)cm3(P值均小于 0 .0 1) ,且D组较C组凝固组织更趋于球形。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新型微波探头在微波功率为 90W ,有气冷循环和盐水灌注双重技术的条件下明显增大了组织的凝固范围 ,且凝固形态更趋于球形 ,可以一次原位灭活较大范围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共80例,按入院孕周分为Ⅰ组(28~31+6周)、Ⅱ组(32~33+6周),两大组又分别按照随机数表单盲分为Ⅰ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Ⅰ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Ⅱ组又分Ⅱ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0例,Ⅱ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观察四组血压、凝血功能、孕妇并发症、期待治疗时间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四组患者纳入研究时,Ⅰ组A与Ⅰ组B,Ⅱ组A与Ⅱ组B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经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组即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显著降低(P<0.05);四组孕妇孕周均有显著延长[(32.4±3.3)、(31.3±1.7)、(33.6±0.9)、(33.5±1.2)周],Ⅰ组A孕周延长明显长于Ⅰ组B(P<0.05);四组宫内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A新生儿窒息率较Ⅰ组B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提高母儿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皮铎波  鲍骏侃  陈龙  张颖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685-1687
  目的  观察经皮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颈性眩晕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射频+银质针组,41例)、B组(射频组,39例)、C组(银质针组,39例)。A组患者用颈椎间盘射频联合银质针治疗,B组患者仅用颈椎间盘射频治疗,C组单用银质针治疗。采用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血流检测3组患者干预前及治疗1周、1个月后、3个月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和基底动脉(B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应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眩晕程度。  结果  干预后3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有所改善,干预3个月后,A组LVA-Vmax为(45.51±4.73)cm/s、RVA-Vmax为(45.48±4.70)cm/s、BA-Vmax为(45.54±4.76)cm/s, 高于B组[(43.11±4.82)cm/s、(43.01±4.79)cm/s、(43.62±3.95)cm/s]和C组[(43.06±4.98)cm/s、(43.08±4.81)cm/s、(43.11±3.06)c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干预1个月后3组各项指标水平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颈椎间盘射频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颈椎间盘射频治疗及银质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正常髌骨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方法:对96个正常髌骨进行三维CT扫描,按身高不同分为3组(Ⅰ组:156~165cm,Ⅱ组:166~175锄,Ⅲ组:176~185cm),每组左右髌骨各16个,建立每一个髌骨的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关节面的高与宽、嵴的厚度、嵴距外缘、嵴距内缘、内侧关节面中心厚度、外侧关节面中心厚度进行测量。结果:(1)建立的髌骨三维解剖模型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特征;(2)髌骨厚度。Ⅰ组:左(19.99±0.28)mm,右(20.00±0.30)mm;Ⅱ组:左(23.17±0.26)mm,右(23.22±0.11)mm;Ⅲ组:左(25.38±0.16)mm,右(25.51±0.09)mm;髌骨关节面宽度。Ⅰ组:左(36.90±0.14)mm,右(36.78±0.21)mm;Ⅱ组:左(42.50±0.30)mm,右(42.61±0.05)mm;Ⅲ组:左(46.81±0.21)mm,右(45.95±0.33)mm;髌骨关节面高,Ⅰ组:左(28.78±0.23)mm,右(28.61±0.18)mm;Ⅱ组:左(31.89±0.12)mm。右(32.01±0.08)mm;Ⅲ组:左(33.82±0.23)mm,右(33.80±0.20)mm。结论:建立的典型髌骨三维解剖模型,能为正常人髌骨参数测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Fan WJ  Wang LG  Zheng YB  Zhang L  Tang T  Li X  Jiang H  Zhang J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1):2942-2946
目的 探讨胆汁淤积型肝硬化活体、离体猪肝(实验组)与正常活体、离体猪肝(对照组)在相同的冷循环微波消融条件下消融范围的区别.方法 西藏小型猪共6只,实验组4只进行胆管结扎术,对成功建立的肝硬化模型开腹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术,同时对对照组(2只)行相同条件下的微波消融,观察消融灶形态学特征,测量消融灶纵轴、横轴,计算消融灶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法对消融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1只猪于胆管结扎后14 d死亡,其余3只均成功建立胆汁淤积型肝硬化模型.实验组及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功率70 W,时间5 min)行微波消融的实验结果:(1)正常猪肝活体消融范围的短轴、长轴及体积均较离体偏小[(2.04±0.05) cm、(3.14±0.11)cm和(6.8±0.5)cm3,(2.30±0.18)cm、(3.60±0.08)cm和(10.0±1.7)cm3],且消融范围长轴及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31),但消融范围短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2)肝硬化猪肝模型活体消融范围的短轴、长轴及体积均较离体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10)cm、(2.95±0.12)cm和(6.0±0.8)cm3,(2.08±0.08) cm、(3.08±0.75) cm和(7.0±0.5)cm3,P =0.028、0.026、0.008].(3)正常猪肝活体与离体消融的短轴、长轴及体积均大于相同消融条件下的硬化肝脏活体与离体消融的短轴、长轴及体积,且 长轴及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0.000,P=0.024、0.036),但消融短轴在活体及离体实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0、P=0.090).结论 在功率70 W,消融时间 5 min条件下,胆汁淤积型肝硬化活体与离体猪肝的消融范围小于正常猪肝的消融范围,活体猪肝的消融范围小于离体猪肝的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17.
射频毁损甲状腺实质性病变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羽  牛建华  袁明  彭心宇 《农垦医学》2009,31(4):294-29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应用在甲状腺实质性病变患者拟切除部位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对12例确诊为甲状腺实质性病变患者,征手术切除病变侧甲状腺组织之前,先在直视下用外裸长10mm、直径1mm的单电极冷循环射频针行局部穿刺冷循环射频治疗10分钟,然后常规叫除病变侧甲状腺组织,观察所切除甲状腺组织内毁损的范围,并在镜下观察毁损区病理学改变。术后临床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异常、局部皮肤灼伤、感染等症状。结果:测得腺体组织内毁损的范阁(以最大切面面积计算)在0.94cm2-1.53cm2之间,平均大小为1.18±0.19cm2,肉眼观见毁损区域甲状腺绀织变硬,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显微镜观察见毁损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所有患者术再均无并发症。结论:将RFA技术用于体积较大的甲状腺实质性病变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转染对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颈部袖套血管吻合法联合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建立稳定的豚鼠-SD大鼠非协调性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体豚鼠和受体SD大鼠各24只,每组各8只随机配对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空白载体组)和Ⅲ组(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