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其涛  高君  张德峰 《当代医学》2010,16(27):13-14
目的根据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研究经病理证实的47例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经CT平扫47例均为低密度病灶。经CT增强扫描病灶,其中28例表现为不均匀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占59.5%。延迟期扫描病灶,32例呈相对高密度影,占68.1%。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病灶周围肝内胆管可有扩张和结石。结论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该病的诊断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阮海威 《河北医学》2005,11(11):991-992
目的:研究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提高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常规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所有病例为单发低密度病灶,其中10例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见更低密度影,2例病灶内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均见不均匀强化,门脉期11例病灶强化更明显,延迟期11例病灶均持续强化, 8例可见胆管扩张.结论:CT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门脉期进一步强化和延迟期持续强化以及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胆管扩张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特征,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 CT平扫13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或病灶内均可见胆管扩张,CT增强扫描表现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结论 CT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检查方法,病灶周围或病灶内胆管扩张和病灶延迟强化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20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均为大片低密度灶,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6例,轻度强化14例;延迟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延迟强化。结论 动态增强扫描是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胆管扩张及病灶延迟强化是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表现。结果15例胆管细胞癌中,多发11例;9例位于肝右叶,6例位于肝左叶;病灶大小为3.5~12.1 cm,平均6.8 cm。MSCT特征为:病灶以低密度为主的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囊性更低密度区,病灶以边缘轻至中度强化为主,出现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萎缩,肝包膜凹陷征。结论MS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检出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12例呈多囊改变,7例见包膜凹陷征,5例局部肝叶萎缩,动脉期有13例轻度强化,延迟期11例病灶持续强化,2例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结论肝内低密度占位延时强化或大片无强化区周边有不完整强化带、局部肝脏包膜凹陷、肝叶萎缩伴肝内胆管扩张是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收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表现。③结果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多发11例,9例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螺旋CT特征为,病灶以低密度为主的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囊性更低密度区;病灶以边缘轻至中度强化为主,出现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萎缩,肝包膜凹陷征。④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检出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2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常规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22例中18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总共发现27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位于左叶,9个病灶位于右叶,3个病灶同时跨左右叶分布;大小3-15cm不等,平均7.4cm。21例CT扫描平扫为低密度肿块,1例因有脂肪肝,病灶呈稍高密度。肿块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动脉期17例表现为从病灶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为边缘明显强化,4例为无明显强化;1例有邻近肝组织过度灌注征象;门脉期22例病灶均呈轻中度强化,呈向心性,病灶内出现不规则条状、片状强化影,延迟扫描病灶仍持续强化,并进一步向中央充填。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超声扫描(BUS).11例中,8例行CT扫描,其中4例为先平扫后增强,2例行动态双期扫描,另2例先动态后延迟扫描.结果 超声扫描所有病灶均呈低回声,均匀或不均匀.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边缘中等强度强化.双期CT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被膜回缩明显.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在与肝内其他常见的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T及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4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1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边界不清,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伴中心低信号,动态CT及MRI检查病灶多表现为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周围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和结石;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CT早期强化17.6%(3/17),延迟强化82.3%(14/17),MRI检查14例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远端胆管迂曲扩张。MRI增强通常表现为早期轻度或中度不全边缘强化,晚期进行性同心性强化,在延迟期中心区通常为不完全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多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胆管细胞癌CT和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34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或低密度肿块影,动脉期周边强化和中心延迟强化。其中2例为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增强各期周边强化的肿块;7例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的异常强化以及远端胆管的扩张;13例管内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异常强化的腔内肿块。结论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对其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癌IHPCC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28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5例,右叶9例,尾叶4例,CT上病灶呈分叶状、结节状,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延迟后内部呈条索状强化,并向中心延伸.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诊断价值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表现。结果病灶单发14例,多发1例;肝左叶12例,肝右叶3例;大小3.5~8.5cm,平均5.8cm。平扫:低密度13例,不规则形11例,边缘不清1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10例,门脉期环形强化12例,呈渐进性和向心性轻中度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10例。肝内胆管扩张5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叶萎缩3例,局部肝轮廓凹陷2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多期增强表现有较明显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萍方华盛  黄春芹 《实用医技》2007,14(35):4795-4797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术前均做了CT平扫,其中18例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20例均做病理检查。进行术前CT与病理标本对应切面的对照研究,观察不同CT征象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病灶内的延迟强化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病理为大量纤维组织伴少量散在腺癌组织,部分病灶延迟强化区内的无强化区为凝固性坏死或同时含有大量黏液的存活癌组织。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扫描征象对其诊断及在与肝细胞型肝癌等多种常见肝肿瘤的鉴别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肝门胆管癌,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强化扫描,通过观察各型胆管癌的平扫、增强表现,重点分析肿瘤的强化程度、方式、时间以及各种重要间接征像。结果25例中除1例乳头型小结节CT未能显示,其余24例均被CT检出。增强扫描显示25例肿瘤均呈缓慢持续强化;25例均出现阻塞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出现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出现肝叶萎缩。结论肿瘤的缓慢持续强化是肝门胆管癌的相对特征表现;肝内胆管的阻塞性扩张是胆管癌的主要间接征象;淋巴结转移、肝叶萎缩肝实质侵犯等可作为有力的诊断依据。螺旋CT动态扫描具有一定特征性为肝门胆管癌的主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解剖,并与其它肝内肿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3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左肝24例,右肝9例,左右肝受累2例,28例为单发病灶,大小为3—10cm,7例为多发大小不一病灶,肝内胆管扩张26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肝叶萎缩12例,局部肝轮廓凹陷7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和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且不同程度出现线样和网格状强化,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延迟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好发部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和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其中又以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