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草是临床应用最广泛药物之一.陶弘景曰:“甘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汤液本草》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术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称。”灵通之美称。现就其主要功效.略抒个人之管见。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并将它列为上品,称“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其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等,被我国古代药学家喻称为“国老”。甘草在亚洲  相似文献   

3.
<正> 1.甘草来源与性能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有消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功能。 炙甘草:能补脾益气,养心复脉等作用。2.对于生炙甘草不可相互代用举例说明 历代医药文献多有记载《普济方》,生甘平,炙甘温纯阳,补血养胃。《本经疏证》:“甘草之用生、用炙,确有不同,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宜炙用。”《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  相似文献   

4.
<正>麻黄附子甘草汤作为仲景经方的代表,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伤寒论》302条有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 (炙),附子一枚 (炮,去皮),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1]。”《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16条原文则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  相似文献   

5.
梅毒     
香川解毒剂 [成分剂量]山归来(土茯苓)木通各4.0克茯苓5.0克 川芎 忍冬各3.0克 甘草 大黄各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梅毒、淋病及其他皮肤诸疾患。 [解说]本方为香川氏家方,系从江州民间所得,为通治梅毒之常用方。方中之山归来即土茯苓,乃梅毒疮家之必用药,能解毒利尿除湿,《本草备要》中言其有“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之功;木通、茯苓清热利湿通淋;忍冬清热解毒;川芎活血;大黄解毒荡秽;甘草既有解毒之效,又能甘缓以护胃气。故诸药合用,可治梅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的多种生命元素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茶叶中的多种生命元素成分范兆义洪德臣李楠*(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茶叶生命元素药效在我国古代,茶只作药用。《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本草拾遗》也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直...  相似文献   

7.
一绪言甘草于公元300年前(秦汉以前)神农本草经中有详细记载,为祖国医学使用最早最广泛的平草中药用之一。属于豆科植物(Legumiuosae),味甘,有国老,密草,灵通,蕗草,美草,密甘等别名。甘草在祖国医学临床应用上已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有清热、解毒、和药、补虚、治疮瘍、癱毒等功用,特别是在解毒方面更为突出,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称”,又载“能解牛、马、肉毒……虫毒药毒……水莨毒……饮巽中毒……小儿中蠱……中砒毒……中乌巴豆毒,甘草入腹则定,古称大要汁解百药毒,试之毒不效,加入甘草为甘豆  相似文献   

8.
甘草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在《本草纲目》草部中排位第一,是“解七十二毒”的调和药,也是中药配伍用量最大的草药。公元5世纪名医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它为美草、蜜草,并有“国老”这样的尊称。又说甘草为众药之主,中医的药方,差不多都有甘草,故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中医认为,甘草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苷等。甘草酸是非常珍贵的天然解毒剂,有显著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样…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甘草配伍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又称国老,《本草纲目》云:“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诸药,善治百邪,有元老之功,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甘草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详述其药用功效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于上品,谓其“味甘,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张仲景将其配伍广泛用于临床,《伤寒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方书之祖,《伤寒论》中应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书中13方用甘草者达70方,占61.9%;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  相似文献   

10.
韩萱 《开卷有益》2011,(2):46-46
今年为兔年,在中药里,有许多以兔命名的中草药。 兔丘即菟丝,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全草,性平,味甘苦,具有清热、凉血、利水、解毒的功效。《药性考》载:“菟丝凉血散血。治痈疽肿毒诸症,吐、衄、崩、便、咳、咯诸血,服之能止,解诸药毒,瘴疠疔痈恶疮。”其种子称为菟丝子,  相似文献   

11.
李发枝 《中医学报》2019,34(12):2576-2579
甘草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本方重用甘草四两,一方面用其解毒清热,另一方面与人参、大枣配伍以健脾补虚;以辛温之干姜,温中燥湿,配甘草即甘草干姜汤,辛甘生阳以补脾肺阳气;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之效。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白塞病、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咳嗽、痤疮、手足口病、真菌性食管炎、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等,取得了较好疗效。甘草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本方重用甘草四两,一方面用其解毒清热,另一方面与人参、大枣配伍以健脾补虚;以辛温之干姜,温中燥湿,配甘草即甘草干姜汤,辛甘生阳以补脾肺阳气;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之效。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白塞病、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咳嗽、痤疮、手足口病、真菌性食管炎、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芍药甘草汤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出自《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逆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文中指出阴虚筋脉失养而出现脚挛急症候者,可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使阴液得复而筋脉得养则挛急自愈,其脚即伸。  相似文献   

13.
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草等,用途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其药性和缓,能调和诸药,所以在许多处方中都由它“压轴”,故得名“甘国佬”。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痨七伤,能润肺解毒,和中缓急。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中所含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惊厥、抗肿瘤、镇痛、利尿等作用。现就甘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近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运用古方,疗效均不如古书所述“效如桴鼓”。在实践过程中,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共同仁参考。1 对古方中所用药物炮制区分有误  如麻黄汤中,甘草所用为炙甘草,桂枝汤中同为炙用。其意:取其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及益气和中之功效,然临床上多用生甘草。三拗汤为麻黄汤之变方,君臣有变,所用药物炮制有别,其中甘草,所用为生甘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意:避其炙之腻,以防减弱解表之功。2 对古方中药物用量不能很好把握  如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用量相同,其意: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词和之效。…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甘草的临床应用与配伍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周本加,周嘉甘草是中医传统常用的药物之一,为调和诸药,解毒要品。1甘草在临床上单味应用:甘草气平味甘,用于筋毒,配以绿豆等效力更强。治疗胃肠道溃疡病,可制酸而止痛。又可作为矫味剂,在小儿用药中尤为多用,甘...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草药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对包括农药在内的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以及蛇毒等,均有治疗功效,现将家庭常用解毒中草药及其适用范围介绍如下。 1.甘草 素有“甘草和百药”之说,就是指甘草除有调和百药药性这一作用外,还有解百药之毒的功效。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对细菌毒素、毒药、蛇毒、河豚毒、食物或人体中代  相似文献   

17.
仲景运用甘草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了《伤寒论》方中甘草的药理作用,主要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泻火、解毒、止咳、和诸药、平调阴阳等多个方面,仲景创造地扩大了甘草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万应膏原名“太乙膏”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由川乌、草乌、地黄、自蔹、白芨、象皮、肉桂、当归、赤芍、羌活、苦参、木鳖子、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诸药以麻油、樟丹为基质熬制而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主要治疗痈疽肿毒、痰核、流注等症。笔者在此基础上加潮脑、血竭、砂、麝香等药物制成加味万应膏,治疗外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乳腺癌(乳岩)黄某某,女,48岁,职工。1980年10月5日就诊。1个月前发现右乳房有一肿块,如枣大。20天前自觉肿块疼痛,局部紧束感.触之坚硬,边缘不清。经省某医…  相似文献   

19.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及调和诸药,是其五大功能,为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今结合对药配伍,详细辨析其五大功能,使认识更深入,应用更具体,敬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有方剂375个,其中有250方运用了甘草。甘草甘平无毒,炙后微温入十二经。《本经》列为上品,谓:“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馗,解毒。久服轻身延年。”仲景深得《本经》之旨,结合自己的临床灵活运用甘草,其中用甘草达到协调作用的方剂最多,而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