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方案内容 1.1 病证名 1.1.1 中医病证名血证、虚劳. 1.1.2 西医病名系统性红斑狼疮. 1.2 辨证分型 1.2.1 证候规律 根据导师临床经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内以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在外与热毒侵袭有关,以热毒炽盛为标.在急性发作期多见到热毒炽盛的表现,患病日久则由于火热之邪耗损肝肾之阴而出现肝肾阴虚之证,同时火热之邪既可耗气又可伤阴,造成气阴两虚之证. 1.2.2 证候诊断特征根据导师临床经验,形成"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孟如教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三个基本证型即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对其临证思辨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导师孟如教授在1997-1998年间诊治的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将该病分为热毒炽型,气阴两伤型,肝肾阴虚型,风湿热痹型,脾肾两虚型,等5型进行辨证论治。结果总有效率达86.4%。  相似文献   

4.
郝桂锋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37-1337,134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肝肾阴精亏虚是SLE发病的基础,外感、内伤、劳累等均可诱发本病。治疗时应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并强调健康教育与身体锻炼结合,以起到稳定病情,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妙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未明 ,病机复杂 ,病势缠绵 ,以女性较为多见 ,且常发生于育龄妇女 ,治疗颇为棘手。金妙文教授行医 40余年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将其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1 辨证求因 ,强调先天肝肾不足金老师认为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多端 ,多是由于先天不足、正气亏虚、肝肾亏损所致 ,这种肝肾亏损是先天性的 ,既非大病久病之后、亦非房室劳伤所致 ,且好发于育龄妇女 ,“女子以肝为先天” ,“乙癸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 ,肝肾两脏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6.
梁月俭 《河北中医》2009,31(7):968-969
1辨证求因,明辨虚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系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在全身结缔组织,可罹及皮肤、黏膜、浆膜、血管、关节、淋巴系统及各主要器官,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免疫功能失调,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增强,免疫复合物增多引起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中医古籍中无确切的病名,目前临床上则按其主要症状不同而归属在有关疾病中,如高热为主属温病、低热为主属内伤发热、关节痛为主属痹证、皮肤损害为主属蝴蝶疮、狼疮性肾炎水肿则属水肿范畴等。  相似文献   

7.
吴同启 《中医杂志》2012,53(1):20-22
刘永年教授业医近50年,潜心于各种疑难病的诊治,不囿古人,勇于创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将老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冠华 《中医杂志》2011,52(5):378-379
汪履秋(1919~1999),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药品评审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急诊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痹证专业委员会顾问等职。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温热病及疑难杂症。20世纪70年代起潜心研究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颇多独到见解,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总结沈丕安教授以养阴清热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文章从沈老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辨证分型以及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异常活化,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产生多种抗体的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病程迁延。冯兴华教授认为该病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为本,热毒、血瘀、水饮为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发皮肤红斑,提示病情复发及疾病活动,其主要病机为热毒、瘀热,治疗则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由于肾虚固涩无权则精微下泄,气化无力则水湿内停,治疗则以补肾固摄、分清降浊、健脾利水;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疾病的稳定期,诸症渐消,而表现为免疫指标的异常,应治病求本,肝肾阴虚为其根本,治疗则以补益肝肾、益气养阴为宜。通过整理以上三则典型验案,从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临证体会方面阐述冯教授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孟澍江教授治疗皮肤病强调抓主症 ,审因论治 ,辨证用药 ,师明代医家吴又可治温“总是引导其邪从门户而出”,每以麻黄、连翘、制大黄三药合用 ,拨转机括 ,达邪外出。对于慢性皮肤病 ,宗清代名医叶天士治温邪犯表“分消邪势”之法 ,适当随证变通 ,收效较好。并附验案 2则 ,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赵玉庸治疗蛋白尿经验,认为蛋白质属中医学清气精气精微范畴,尿蛋白的发生以肾失封藏、脾失健运为根本,在此基础上伴有风邪、水湿、湿热、热毒、气滞和血瘀,治疗上应以补脾益肾、通络化痰为本,并结合祛风、清热利湿等治法。用药方面中医辨证需与现代中药药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任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校长的傅淑清主任医师是该校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全国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德高望重,治学严谨,尤以妇、儿科为专长,临证诊治准确,章法清晰,用药轻灵,常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特将老师诊治麻疹的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印玉教授为沪上著名老中医,其家学“石氏伤科”理伤经验亦为全国著名流派。本文简要叙述了石印玉教授在骨关节病方面的常用经验之一,实不能概其临证经验之全貌。石印玉教授在辨证之时,重视对患者的问诊,以辨别患者整体的偏胜,重视对寒证和热证的区分,进而灵活化裁方药。而功能性关节痛、脊柱关节病和退变性骨关节病为目前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的骨关节病,临床上均有整体平衡失调的表现,在处方用药之时,应以纠正患者整体失衡为主,准确选用主方,针对个体不同辩证加用不同方药,进而达到消除或治愈骨关节痛的目的。本文以石印玉教授临床辩证思路与方法为主线,结合了其对功能性关节痛、脊柱关节病和退变性骨关节病的验方和验案的介绍,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以阐述其对骨关节病的效验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贫血的影响。方法以八珍汤加减为主治疗22例稳定期SLE患者,并着重观察其非特异炎症指标、活动指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结果SLE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显著。结论八珍汤加减能改善稳定期SLE的红细胞数。  相似文献   

16.
肖汉玺老师出身六代中医世家 ,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科研 5 0年 ,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中医基础理论深厚 ,法古而不泥古 ,组方用药严谨灵活 ,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善治内科杂病。笔者有幸在肖老师指导下工作十余年 ,现将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简述如下。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症候群 ,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泛酸、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 ,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FD病人一部分表现以上腹疼痛为主 ,状似…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血栓易并发于肝炎肝硬化或脾切除术后,其发病率在肝硬化患者中约为0.6%,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门静脉血栓形成后,门脉压力增高,因并发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故容易导致难以控制的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减少了向肝脏的血流量,加重了肝功能的损害,血浆白蛋白低下,出现顽固性腹水。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内科以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抗凝溶栓药物,外科以介入治疗为主,如: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通道带膜支架旁路术和经皮抽吸取栓法等。导师刘国强教授从事肝病研究三十余载,运用中药治愈不少门静脉血栓,现举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便秘常责之于肠道受病 ,其成因可由燥热内结 ,或因气滞不行 ,或因气虚传送无力 ,血虚肠道干涩 ,以及阳虚阴寒内结等。临床治疗常以泻下通便为主。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 5 0余年 ,对于便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某些顽固性便秘 ,在常法不能收效的情况下 ,从调理肝、脾、肾的脏腑功能入手治疗本病 ,屡屡获效。笔者有幸从师侍诊 ,现将孟老的经验整理如下。1 柔肝缓急法《医经精义》脏腑通治篇云 :“肝与大肠通 ,肝病宜疏通大肠 ;大肠病 ,宜平肝为主”。故而 ,肝的阴血不足 ,疏泄功能异常 ,常易导致便秘的发生。孟老在治疗此类便秘…  相似文献   

19.
张继东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继东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心血管疾病30余年,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跟师学习期间,获益匪浅,兹将张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介绍于下。病因病机高脂血症是由于人体脂肪代谢失调,而致血液中脂成分异常增高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对此无系统论述,根据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胸痹”、“眩晕”、“血瘀证”、“痰证”等范畴。高脂血症发病错综复杂,虚实夹杂,临床以“本虚”、“标实”者为多见。张师认为“本虚”主要为肾虚,涉及脾、肝两脏的虚损;“标实”为痰浊、血瘀…  相似文献   

20.
张良宇  陆为民 《中医杂志》2018,(23):1993-1995
介绍徐景藩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病本在脾,关乎肝、肺、肾。基本病机为邪滞肠道、湿热壅盛、气血凝滞,以"袪邪导滞"及"脏腑相关"为治疗原则。治疗以清热化湿为基础,凉血行瘀贯穿始终,以健脾为主,佐以调肝、理肺、益肾,辅以消导、祛风、治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