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飞  张元豫 《新疆医学》2009,39(9):22-26
目的:对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失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15例骶骨肿瘤在运用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技术后采用单纯后方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骶骨肿瘤。结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中平均出血900ml(200—2800m1),术后引流量为平均700ml(400—1200m1)。本组4例术后疼痛基本消失或遗有轻痛,大小便功能障碍者仅有i例完全康复,余3例无明显改善亦未加重。8例骶骨脊索瘤中1例随访3年未见复发;未发现与腹主动脉阻断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术野清晰,术中采用这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满意的完全切除骶骨肿瘤,但术后引流量较多,仅比手术中出血量平均少200ml,因此可考虑术中结扎舷内动脉即骶正中动脉,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郑进 《中国现代医生》2013,(32):112-113,115
目的 探讨低温麻醉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对骶骨肿瘤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低温麻醉与控制性降压联合治疗的骶骨肿瘤术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预先前路双侧或单侧结扎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的7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和5年生存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均较正常,但对照组SBP显著升高(P<0.05),而SPO2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骶骨肿瘤切除术,低温下控制性降压有效控制出血,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提高5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麻醉中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158例次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麻醉中出现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总结手术麻醉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结果158例次患者术中出血量1 500-6 500 ml,平均3 500 ml;输血量1 000-6 000 ml,平均3 300 ml;术中行肿瘤切除时出现平均动脉压(MAP)下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66例,发生率为41.77%(66/158),术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8例,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术中采用高容性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方法与单纯使用控制性降压比较,术中行肿瘤切除前者(血液稀释组)的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均较后者(对照组)下降(P〈0.05),术后1 h行血液稀释组的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输血量对照组较血液稀释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骶骨肿瘤手术出血量大,术中情况复杂,采用高容性血液稀释法及合理地控制性减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围术期可能出现如过敏反应,交感反射,以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特殊情况,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将控制性降压麻醉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观察并比较降压组与非降压组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探讨硝酸甘油复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但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周广明  陈丽霞 《广西医学》2009,31(5):718-719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8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麻醉处理的资料。患者均行异丙酚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其中21例(A组)未行控制性降压,47例(B组)用硝普钠联合艾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但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A组(P〈0.05)。结论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麻醉应用硝普钠联合艾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总结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20例鼻腔鼻窦疾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鼻内镜手术,用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术中常规监测HR、BP、Sp02、ETC02。结果:120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119例患者术中血压用硝酸甘油控制良好,1例用硝酸甘油控制无效,改用硝普钠后,血压控制到预期目标。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合并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要点。方法:所有180例鼻内镜手术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视情况加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麻醉过程常规监测HR、BP、SpO2、ETCO2。结果:全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控制良好,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合并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红梅  方芬 《嘉兴医学》2001,17(1):20-20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28例后颅窝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探讨此类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28例患均静脉快诱导气管持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监测MAP,SpO2,PetCO2,ECG等。结果:其中控制性降压10例,保留自主呼吸6例;术毕20例保留气管导管送ICU行呼吸机支持治疗,稳定后拔管。结论:后颅窝肿瘤手术麻醉诱导应力求平稳。避免颅内压升高,术中采用静吸昨合麻醉,严密监测,并应满足手术部位 需要,控制性降压可保持术野清晰,利于手术操作,有时需保留自主呼吸,有利于术对重要手术部位的功能评判,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骶骨肿瘤病人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栓塞后第2天进行手术。结果;术中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平均为1120ml,且肿瘤发生部分坏死,体积缩小,9例肿块被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出血的方法,有利于肿瘤的切除,值者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评价脊柱肿瘤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行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对照组(A组):不实施控制性降压,仅输注生理盐水;硝酸甘油组(B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起始速率2.5μg/(kg· min);硝酸甘油、艾司洛尔联合组(C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混合液(硝酸甘油∶艾司洛尔=1∶5),硝酸甘油起始速率为2.5μg/(kg· min),艾司洛尔速率12.5μg/(kg·min)。降至目标血压(平均动脉血压60~70mmHg)后,调整药物剂量使平均动脉血压(MAP)维持在此范围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降压前、降至目标血压时、降至目标血压后30min、降压停止时及术毕时的MAP、心率(HR)、中心静脉血压(CVP)。并监测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例数、尿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结果B组和C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均少于A组(P<0.05),C组手术时间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MAP的下降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A组和B组降压期间的HR比降压前明显增快(P<0.05),降压期间C组的HR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麻醉方法应用于脊柱肿瘤手术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防止反射性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均实施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术中除5例患者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外其余81例生命体征较平稳,全组病例均安全渡过手术期。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并控制性降压是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患者的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病人围手术期低温对全麻恢复期的影响及积极预防低温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创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30例观察组积极采取低温预防措施,观察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后寒战发生、麻醉后躁动发生及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30min内麻醉苏醒例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60min苏醒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60min后苏醒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后寒战、麻醉后低血压、麻醉后躁动情况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创伤病人围手术期低温对机体危害很大,术中采取积极预防低温的措施可提高全麻质量,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106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106例病人均实施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术中除7例病人出现严重心肺并发症外其余99例生命体征较平稳,全组病例均度过手术期,麻醉手术期间无死亡。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并控制性降压是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病人的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对减少输注异体血量的影响,从而评价其术中安全性。方法择期肝脏肿瘤切除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ANH组(A组)、ANH加控制性降压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3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组和B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行ANH,且B组在肝脏肿瘤切除时段加行控制性降压,C组行常规输血补液。观察3组病人术中所输异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C组术中每例均输注异体血平均为(664.8±248.1)ml;A组有6例未输异体血,4例输异体血平均为400ml;B组则全部未输注异体血;3组病人间输注异体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结论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肝脏肿瘤切除术,可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约血源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cerebral 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 1~2级,随机分为两组:尼卡地平降压组(n=20)和非降压组(n=20).非降压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降压组术中行尼卡地平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围术期常规保温措施与综合保温措施对新生儿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60 例骶管 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足月新生儿,将其分为常规保温措施组(C 组30 例)和综合保温措施组(I 组30 例)。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肛温值,同时评估两组低体温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后复苏 室(PACU)的复苏时间及拔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肛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中及术后肛温值I 组高于C 组(P <0.05)。与术前肛温值比较,两组术中、术后肛温值均降低(P <0.05)。I 组围术期未发生低体温,而C 组术中、术后均发生轻、中度低体温。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 组PACU 复苏时间短于C 组(P <0.05)。两组相关并发症(如舌根后坠、呼吸暂停、低血压)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寒战发生率C 组高于I 组(P <0.05)。结论 骶管阻滞联合全麻手术的新生儿对体温变化极为敏感,围术期需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来改善新生儿PACU 麻醉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围麻醉期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 6 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麻醉期处理资料。结果  4 6例采用吸入异氟烷复合普鲁卡因复合液 (A组 )麻醉 ,2 2例采用吸入异氟烷复合丙泊酚 (B组 )麻醉 ;A组术中控制性降压 4 1例 (89.1 % ) ,B组术中控制性降压 1 6例 (72 .7% )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在翻开骨瓣时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控制性降压可以降低颅内压 ,减少再出血 ;吸入异氟烷加微量泵输注丙泊酚是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两药合用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中术野质量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术中的术野质量。方法:4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尼卡地平组(N组,n=20)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组(NE组,n=20),两组分别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艾司洛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5mmHg~60mmHg之间,记录降压前后MAP、HR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术野质量进行评分。结果:与降压前MAP比较,N组在停药后各时点明显降低(P<0.01),NE组在停药10min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NE组在停药20min、3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降压前HR比较,N组在降压期间显著增快(P<0.05),NE组在降压期间及停药1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显著减慢(P<0.01);NE组术中各时间点术野质量评分及尼卡地平用量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用于鼻内镜术中控制性降压可明显改善术野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可能与控制心率有密切关系。同时有血压波动小、可控性好、停药后血压回升较快等优点,比单独应用尼卡地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