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为三组,每组60例。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按摩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加压组(在按摩组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3~12个月加压组明显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并提高了上肢功能康复的程度,且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或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下降,上肢功能康复提高。结论采用手法按摩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向心性按摩+八段锦锻炼),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在放疗前和放疗结束1个月末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伴有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放疗期间采用向心性按摩加八段锦锻炼,配合积极有效常规护理能有效预防水肿进一步发展,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吴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32-2833
目的探讨肢体压力泵用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常规以肢体功能锻炼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肢体压力泵治疗仪,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依存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肢体压力泵治疗仪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和治疗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可提高患者肢体治疗依从性和控制治疗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数控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患侧上肢数控加压护理.测量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肘窝上10 cm测上肢周径,术后第15天比较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术后第15天,对照组患者上肢发生水肿患者共有16例,占53.3%.其中11例(36.7%)为轻度水肿,3例(10%)为中度水肿,2例(6.7%)为重度水肿.实验组患者上肢发生水肿患者共有4例,占13.3%.其中4例均为轻度水肿,无中度水肿或重度水肿发生.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P〈0.01).结论 通过数控气压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程度并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2007年乳腺癌手术病人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2例乳腺癌手术病人中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7例,发生率为11.3%,经及时处理及恰当护理,均已康复,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关键措施是:术后加强切口加压包扎,抬高患侧上肢;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选择;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及时处理已出现的淋巴水肿;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上肢水肿程度、患肢感染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按水肿发生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140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手部皮肤护理、手法促淋巴回流、多层绷带加压包扎、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手功能主、被动锻炼,抬高患肢、教育干预等。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感染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上肢水肿护理总有效率89.3%,干预组上肢水肿护理总有效率9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轻、中度水肿患者,干预组轻、中、重度水肿患者护理干预后上肢周径差值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或P〈0.01)。干预组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为82.1%,未出现患肢感染;常规组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为49.3%,患肢感染发生率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部皮肤护理、手法促淋巴回流、多层绷带加压包扎、配合呼吸运动进行手功能主被动锻炼、抬高患肢、教育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控制患肢皮肤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改善的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3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69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67例,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患侧上肢体积增加情况、淋巴水肿发生率、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针对淋巴水肿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患侧上肢体积增加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患侧上肢轻、中、重度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淋巴水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术后水肿症状,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患肢皮肤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经一对一康复护理指导后,对于患侧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2010年1~5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0例,观察和计量病人上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干预组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和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经一对一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上肢淋巴水肿,促进上肢淋巴水肿吸收,提高病人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实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术后3~5 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及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1 d患肢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可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手术全期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期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6例,Ⅱ期压疮4例,Ⅲ期压疮1例,无Ⅳ期压疮患者;观察组患者发生Ⅰ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无Ⅲ期压疮和Ⅳ期压疮患者。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全期护理,通过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的重点护理和照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全喉切除术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术中配合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即术前访视路径、手术日支持路径及术后回访路径为一体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两组手术开始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复苏时间、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前1d、麻醉前SAS评分分别为(46.37±4.78)分和(49.85±5.60)分,均低于对照组(50.75±5.82)分和(53.96±6.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71,2.669;P〈0.01);术中出血量[(299.63±46.71)Hd比(340.65±59.68)ml]、麻醉复苏时间[(26.10±5.08)min比(34.50±6.75)min]、住院时间[(15.02±2.74)d比(19.76±3.62)d]和患者满意度[(4.53±0.46)分比(3.07±0.55)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38,3.021,6.055,11.800;P〈0.01)。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使手术开始时间提前,麻醉复苏时间缩短,减少术中出血和麻醉复苏期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3.
辛华  李洁琼  赵小利  刘美丽 《全科护理》2009,7(23):2075-207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心理压力及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ICU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ICU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在ICU期间的心理不适反应和治疗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恐惧、焦虑、孤独、紧张、抑郁、不安全感、绝望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配合治疗程度明显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ICU病人的。不适心理反应,提高病人对治疗的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的锻炼,每天由1名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组长负责,包括进行康复操的专业指导、模拟示范、集中训练、发放康复操指导手册及CD光盘。结果:患者术后5,10 d及术后1个月患肢水肿的发生率及肩关节的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操训炼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尽早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偏瘫侧肩手疼痛、水肿、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李欣  蔡汝珠 《全科护理》2008,6(31):2822-2824
[目的]探讨路径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13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58例和路径组72例,常规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路径组病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认知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路径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少。[结论]运用路径教育模式对肝癌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权月 《天津护理》2012,20(3):128-129
目的:探讨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和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肝胆外科术后患者124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在常规预防DVT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预防DVT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 h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血流速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术后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可改善患者血流速度,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住院期间进行家属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64例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70例为观察组。2组均按常规给予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强化康复知识教育,包括康复评定并制定康复目标、并发症相关知识、康复训练及护理技能、心理治疗及出院康复指导等。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上肢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BI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访6个月后,2组上肢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干预1个月时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MA及BI评分2组较干预1个月时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强化康复知识教育可以明显降低偏瘫上肢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改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体位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离床活动、手术当天及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当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促进胸外科术后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减轻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