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空肠空置手术(DJ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表达的影响,探讨DJB手术后胰腺GLP-1R表达变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Wistar正常大鼠组(W-C);T2DM模型对照组(T2DM-C);T2DM二甲双胍组(T2DM-M);T2DM+DJB手术组(T2DM-DJB)。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术前及术后第2、4、8周空腹血糖、空腹血清GLP-1和空腹血清胰岛素值。术后第8周处死大鼠,RT-PCR检测胰腺GLP-1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T2DM-DJB、T2DM-M组大鼠术后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清GLP-1显著升高(P〈0.01),与相应时间点T2DM-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DJB组大鼠术后空腹血糖、空腹血清GLP-1、空腹血清胰岛素与T2DM-M组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8周,RT-PCR结果显示GLP-1RmRNA在T2DM-DJB、T2DM-M组大鼠胰腺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03)、(0.53±0.01),明显高于T2DM-C组大鼠GLP-1R mRNA的表达水平(0.41±0.02)(P〈0.01)。结论 DJB手术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血糖,可能与术后T2DM大鼠胰腺GLP-1R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与单用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单纯饮食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33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32例,1个疗程为12周。定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FINS,2hPINS)和血脂。结果:治疗组FPG平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0.01;两种药物对2hPBG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治疗组从(8.81±1.12)%降至(7.01±0.96)%(P〈0.01),对照组从(8.75±0.71)%降至(6.95±0.92)%(P〈0.01),两组比较HbA1c降低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两组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对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选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单用阿卡波糖,而且能很好地控制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药瑞格列奈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BG由(7.88±0.65)mmol/L降至(6.19±0.61)mmol/L(t=10.90,P〈0.05),2hPG由(14.52±1.96)mmol/L降至(7.97±0.83)mmol/L(t=17.73,P〈0.05),HbA1c由(8.68±1.35)%降至(6.64±0.68)%(t=7.76,P〈0.05),实验组治疗后2hPG及HbA1c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t=-4.67,P〈0.05;t=-4.2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可升高人体内肠促胰岛素水平,降低空腹和餐后葡萄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 DPP-4抑制剂不会增加患者体重,患者出现低血糖风险低。目前,此类药物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证据也越来越多,由此对其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956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6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96例;2型糖尿病患者7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及胰岛素、餐后2h C肽及胰岛素、谷氨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辉 《天津药学》2011,23(6):52-53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炎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0名初诊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空腹口服吡格列酮15mg/次,1次/d对照组早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500mg/次,2次/d,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下降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吡格列酮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提示其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艳超 《河南医药信息》2010,(15):97-98,1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二者不同时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偏高比例均明显高于胰岛素水平低下患者比例(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偏高者百分比与胰岛素水平低下者百分比分别为:空腹胰高血糖素为60%,(150±33)pg/ml,P〈0.01,胰岛素为4.29%,(4.4±0.8)mIU/L,P〈0.01;餐后1h胰高血糖素为91.86%,(154±37)pg/ml,P〈0.01,胰岛素为72.86%,(20.2±5.9)mIU/L,P〈0.01;餐后2h胰高血糖素为91.43%,(144±31)pg/ml,P〈0.01,胰岛素为38.57%,(15.1±3.4)mIU/L,P〈0.01;餐后3h胰高血糖素为71.43%,(141±30)pg/ml,P〈0.01,胰岛素2.86%,(4.1±0.74)mIU/L,P〈0.01。结论胰高血糖素异常升高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的重要因素,检测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糖尿病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肠神经细胞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peptide-1 receptor,GLP-1R)表达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用药后肠神经GLP-1R的表达变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wistar正常大鼠组(W-C);T2DM模型对照组(T2DM—C);T2DM二甲双胍组(T2DM—M)。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8周空腹血糖、空腹血清GLP-1,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空腹血清胰岛素。第8周处死各组大鼠,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回肠末端肌间神经丛GLP一1RmRNA和蛋白的水平。结果T2DM—M组大鼠用药后空腹血糖及空腹血清胰岛素较前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清GLP一1较前显著升高(P〈0.01),与同时间点T2DM—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第8周,RT—PCR结果显示GLP-1RmRNA在T2DM—M组肠神经丛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2DM—C组GLP-1RmRNA的表达水平(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T2DM-M组肠神经丛GLP-1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2DM—C组肠神经丛GLP-1R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显著提高T2DM大鼠肠神经GLP-1R的表达,可能在二甲双胍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2型糖尿病病人理论为依据,探讨社区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我社区2011年1月~2012年2月接收的32例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强化健康教育模式,以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依从性为观察指标,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6.1±1.7)、餐后2h血糖(9.2±2.1)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8.7±2.3)、餐后2h血糖(12.6±3.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良好15(93.75%)高于对照组8(50%),不佳1(6.25%)低于对照组8(5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强化健康教育模式联合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血糖控制水平和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贺秀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8-34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84例为A组,单纯糖尿病患者72例为B组及正常对照90例为C组,按常规空腹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成分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清TC、TG、LDL-C、apoB水平较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HDL-C、apoA-1水平较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故应及早对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平(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显著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婧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0-20,23
目的:评价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SF(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恢复,减轻糖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研究组采取KTH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TH糖尿病社区干预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功能,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对照(NC)组106例、T2DM组218例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酶法检测血脂,金标准发光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T2DM组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C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T2DM组的TG与血清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HDL-C与血清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脂代谢异常相关,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均会引起TG升高和HDL-C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艾塞那肽在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功能中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肥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同时采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够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口服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拜唐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新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31例,单一应用瑞格列奈;B组为联合治疗组29例,联合应用拜唐苹及瑞格列奈。均观察12周,主要疗效参数为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BG)水平的变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拜唐苹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使血糖控制获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达标率更高,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含量变化和低血糖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FCP、PCP均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中63例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行针对性的社区干预,并对其实施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患者的2型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DPP-4的活性,阻止胰升糖素样肽-1(GLP-1)裂解失活,提高活性GLP-1的血浆水平,增强其生理作用.该药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其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减少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增殖,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低血糖和副反应发生等作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