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 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痛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 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提示食品从业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监督监测,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确定中毒原因,进而指导后续的应急处理。方法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以及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标准对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进行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从检测样品中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公司食堂工作人员未根据饮食管理规定操作,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出现。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人临床症状以及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本次食物中毒事故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检查管理部分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卫生培训,尤其是食品加工、保存的卫生要求,确保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同时实验监测结果为后续应急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查明某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今后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各县区送检的病人肛拭子或粪便、市场监督管理局送检的食品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61份临床及食品样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59份为沙门菌阳性,并分离鉴定到59株沙门菌,经血清分型确认均为肠炎血清型,59株肠炎沙门菌的药敏结果大致相同,PFGE带型完全一致。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患者食用了经相同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通过PFGE基因分型技术,对本次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成功溯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一起食用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溯源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查找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方法 采集病例粪便样本22份,食品样本30份,对采集样本进行分离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药敏试验。结果 采集的52份样本检测出肠炎沙门菌6株,1株在采集的食品样本芹菜拌花生和腐竹检出,5株在采集的病例粪便标本检出,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6株肠炎沙门菌带型相似度均在95.3%以上,为高度同源,耐药结果显示6菌株耐药普一致。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芹菜拌花生和腐竹引起,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PFGE对病原菌追溯,快速有效的处置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
肠炎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在冰水中可生存1~2月,污染牛奶和肉类后,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产生达到危险水平的肠毒素,人体食入受污染的牛奶后可引起食物中毒。我院在2000年9月某2天陆续收治一起奶及奶制品食物中毒病人共40例,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人粪便肠道致病菌检查结果证实为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感染乳及乳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 流行病学资料 2000年9月某2天内,某镇在集中时间40人陆续发病,到我院就诊留医,以疑为食物中毒报告我科。 40人中,男15人,女25…  相似文献   

6.
齐洪武  张利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8):1038-1038
2005年7月28日12时30分,阜蒙县某一粥店发生12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阜蒙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认定是一起由于食用被肠炎型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桂芳  徐锡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376-1377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经过,确定中毒原因。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粪便样6份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5位患者的粪便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证实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吴红玲  马红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56-1257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经过,确定中毒原因。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厨房用具及病人血、分泌物、排泄物样本共15份进行定性检测分析。结果从剩余食物和患者样品中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经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及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一起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明某中学学生集体中毒事件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病学生共34名,患者在相同的时间均食用了老船长西饼屋生产的"黄金三明"糕点,罹患率100%;2份剩余的"黄金三明"糕点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12份病人肛拭子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结论该起事件是由老船长西饼屋生产的"黄金三明"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加强食品加工业的监管与宣传教育,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是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的相关性,从遗传学确定该起事件发生的原因。方法 参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对采集的肛拭子和可疑食物等样品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Bio Numerics 5.1软件开展相关性分析。药敏试验的方法为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共分离到4株肠炎沙门菌,分别分离自患者肛拭子(2株)、厨师肛拭子(1株)与可疑食物(1株)。4株分离菌对7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PFGE溯源性分析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呈现高度同源。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由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PFGE分子分型从全基因组的层面分析菌株的遗传学关系,是病原菌溯源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开展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分型分析,为临床治疗和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患者排泄物、从业人员肛拭、可疑食品和环境样本,运用PCR方法快速筛查病原菌;采用实验室传统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此次食物中毒原因.方法 参照GB/T4789-2003方法对病人的呕吐物剩余食物,病人肛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7份病人标本中检出了沙门氏菌,并在剩余食物猪头肉中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污染熟猪头肉,病人购买后,未二次加工而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发生的一起餐厅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资料.结果 在本资料采集的6份标本中有3份标本分离出沙门氏菌,通过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检查出其为肠炎沙门氏菌,而另外3份标本中没有检出肠道致病菌.结论 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鉴定结果,同时按照WS/T13-1996沙门氏菌中毒诊断标准确定为该次中毒事件是由于肠炎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快速查找食物中毒原因,并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分别对13名中毒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及1份生牛肉、1份熟牛肉采样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从3份粪便、1份生牛肉、1份熟牛肉中分离出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分析,本次事件是食用受到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病死牛肉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分析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防控和快速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处理总则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集可疑食物样本和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此次事件共发现病例25例,发病潜伏期平均为22 h(6~38 h),发病曲线呈点源暴露模式。发病全部为农民;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9岁;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中度发热、腹泻、呕吐。从3份凉伴菜、1份调料、2份粪便、1份酱油醋标本中分离出7株肠炎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同源性达100%。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由于泡椒凤爪、花生米、凉拌皮肉冻、酱油醋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被具有相同分子分型的肠炎沙门菌污染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可疑食品及患者肛拭子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运用分离出的致病菌对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实验。结果 就餐者14人均中毒,该事件为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 提示应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及时查明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肛拭27份,吃剩的菜3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 进行检测.结果 在12份病人肛拭子及1分剩菜(饭豆)中检出肯塔基沙门氏菌13株.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肯塔基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可疑食品及患者肛拭子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运用分离出的致病菌对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实验。结果就餐者14人均中毒,该事件为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提示应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和食品样本,依照相关国标和指南进行菌株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PFGE检测、图谱聚类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明广平县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参照GB/4789-200[1],对病人的粪便、剩余食物、餐具(刀、案板、)及从业人员的肛试等进行常见致病菌的检验。结果 18份检品中有10份检出了沙门氏菌,均为罗斯托克血清型。结论这是一起由从业人携带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据此,应加强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