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住院和出院后集中隔离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四川省道孚县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核酸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粪便标本核酸检测情况等。结果轻型、普通型病例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年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后口咽拭子核酸转阴平均天数为(7.4±6.2) d,轻型、普通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16例患者出院后2周内粪便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23.9%(16/67)。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2周内有部分患者粪便中能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疾病防控部门应重视出院患者排泄物的消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2月21日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部分预后和转归。结果 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同,年龄14~68岁,中位年龄41岁。可推算潜伏期者7例,为7~18 d,有3组家族聚集性发病,共10人。发病至确诊时间最长11 d,最短1 d。临床表现以发热、咽部不适、干咳为主要症状,仅1例患者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轻型4例,普通型7例,重型3例,无危重型病例。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多数正常,病程中观察到4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伴随持续发热或肺部影像学进展。6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包括3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4例患者降钙素原检查均未见升高。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1例为第2次检测阳性、2例为第3次检测阳性。4例轻型患者胸部CT无明显改变,10例患者肺部存在多发病灶,均有磨玻璃影,病灶为单侧1例、双侧9例,均位于胸膜下或肺外带,合并有实变4例、结节影1例,无坏死灶出现,未见胸腔积液。目前14例患者中6例连续2次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病程6~27 d,中位时间22.5 d。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均不具有特异性,确诊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部分患者需多次检测才能得到阳性结果,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仍需全面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测及病情进展等方面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早期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住院且入院后经核酸检测明确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入院当天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CT、血气分析、呼吸道病毒抗原、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凝血功能、降钙素原等检测;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分析。结果大足地区共确诊14例患者,平均年龄(53.5±12.9)岁,男性9例,女性5例;1例患者有武汉居住史,12例为密切接触感染者中有10例家庭聚集性病例,1例患者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周围发热、咳嗽患者接触史;平均潜伏期(7.0±4.0)d,最短2 d,最长14 d;患者多表现为干咳(10例)、乏力(6例)、发热(4例),胸闷、恶心、心慌、咽痒、畏寒等症状在不同患者中有所表现,1例患者以腹泻就诊;胸部CT多表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12例),2例患者胸部CT正常;9例普通型病例,2例轻型病例,2例重型病例,1例危重型病例。结论大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家庭聚集性病例为主;患者以干咳、乏力、发热为主要表现;胸部CT多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多数为普通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宣肺清热化湿法对40例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原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所有患者均将宣肺清热化湿法(原清肺排毒汤基础上加清热化湿之品)。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病毒转阴时间、血常规、生化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有效率等,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病毒核酸检测均转阴后出院,轻型平均住院时间(9.81±2.90)d,连续2次核酸转阴时间(11.11±4.11)d,有效率85.19%。普通型平均住院时间(10.54±2.54)d,连续2次核酸转阴时间(10.23±2.74)d,有效率84.62%。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计数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肝肾功能,未发现造成肝肾损伤者。结论:宣肺清化法治疗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收效明显且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均值在正常范围内,研究者临床观察治疗全程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有...  相似文献   

5.
吕世晖  梅奉侠 《当代护士》2021,28(5):130-132
总结了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肺部功能锻炼健康及康复指导等.39例患者经过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精准治疗和科学护理,均痊愈出院.医务人员"零感染".认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进行精准的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可以缩短病程,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赵颂涛  毛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153-1156,11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不排除通过气溶胶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的可能性。COVID-19病例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较快,迅速进入重症与危重症阶段,救治难度较大。SARS-CoV-2的核酸检测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假阴性、检测时间长,影像学检查成为辅助诊断COVID-19快捷、方便的手段之一,并在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采用血清免疫学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预后示警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0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集中收治的12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19例)、普通型组(99例)和重型组(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胸闷、气促明显多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重型组患者的年龄、BMI明显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血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型及轻型患者,而D-二聚体、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患者。结论:患者的年龄、BMI、LYM、ALB、LDH、D-dimer指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有预警作用,上述指标方便易得,临床误差性小,且对患者无明显副作用,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情的动态评估,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危重患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收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隔离病房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15日收治的79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解除隔离76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3例,10例因肺炎转呼吸科继续治疗,其余患者解除医院隔离后居家隔离2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直接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史,CT具有典型的多发斑片影,磨玻璃影。结论疑似隔离患者较多,确诊患者少,无重症病例,筛查严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及DR的影像学表现、演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治愈出院42例、死亡3例、重症7例、治愈10日后再度检出核酸阳性1例,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期演变及临床价值。结果 CT早期呈现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影伴增粗的血管影,其余肺组织可以完全正常;进展期双肺出现纤维化灶、模糊的实变影,少数可见胸腔积液、含气囊腔;吸收期磨玻璃影逐渐消散,实变影边缘清楚,纤维性病灶增多;符合出院标准的病例肺内仍存在少许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符合病毒性肺炎征象并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病变的分期演变对于临床治疗与出院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例治愈出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确诊病例完整影像学资料,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RCT短期动态影像特征。方法 按胸部CT检查时间及影像学改变过程,将病程分为早期、高峰期及转归期,并观察肺内病变在不同时期的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 胸部CT有阳性改变患者16例,胸部CT始终无阳性表现患者5例。早期(1~6天,平均3天)HRCT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影23个,磨玻璃结节12个,实变结节伴“晕征”1个;高峰期(5~11天,平均8天)HRCT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9个,磨玻璃影伴实变影17个,磨玻璃影伴“铺路石征”6个,实变结节伴“晕征”7个,1例伴少量胸腔积液。危重型病例高峰期病变数量及累及范围高于普通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CT检查有助于检出早期及亚临床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于患病第2周诊断为重型/危重型,HRCT复查对危重型患者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月波 《当代护士》2021,28(1):128-131
对6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从入院到治愈过程的护理及隔离防护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通过对患者采取抗病毒、止咳、化痰、清肺排毒等对症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均治愈出院.认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均可痊愈,医护人员通过规范、标准防护可以避免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川省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该市对COVID-19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该院17例COVID-19确诊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转归。结果17例确诊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平均年龄(45.8±13.8)岁;普通型10例,重型3例,危重型4例。13例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7例由武汉返乡,6例有确诊患者接触史。14例(82.4%)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其他主要症状包括咳嗽(76.5%)、呼吸困难(47.1%)、畏寒(29.4%)等。16例(94.1%)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11例(64.7%)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T表现多为单侧或双侧的磨玻璃影。17例患者均采用干扰素治疗,其中16例患者采用了中药治疗,4例危重型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3.8±8.9)d,病毒核酸平均转阴天数为(20.1±10.1)d。1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该市COVID-19患者多为输入性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发热、咳嗽、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T表现为磨玻璃影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康复健肺八段操对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体医结合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集中隔离救治点接受医学观察的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135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健肺八段操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治疗2周。治疗前后通过呼吸道不适症状(咳嗽/干咳、咳痰、虚乏、鼻塞/鼻涕)评估疾病状况,采用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定患者呼吸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各呼吸道不适症状所占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呼吸困难分级整体情况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体医结合治疗模式可有效改善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某地区收治的3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2月29日期间收治的3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病史、 接触史、 症状、 体征等信息.结果:30例患者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小于10天的有10例(33.3%),大于10天的有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前后影像变化,探讨其转归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OVID-19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治疗前后影像资料。结果轻型1例,胸部CT影像未见异常,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临床以咳嗽为主,治疗后症状消失。普通型15例,病变累及单个肺叶或多个肺叶,中外带、磨玻璃影为主,临床表现为普通型肺炎,肺内病灶治疗后2例(13. 3%)完全吸收,7例(46. 6%)明显吸收,6例(40%)部分有吸收,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全部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仍升高的4例(26. 7%)。重型8例,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大片状实变影和/或磨玻璃密度影,临床表现为病情较重,治疗后明显吸收5例(62. 5%),部分吸收3例(37. 5%),临床症状减轻,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全部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仍升高4例(50%)。结论 COVID-19以磨玻璃密度影及斑片状阴影为主,部分实变,影像表现多样,治疗后普通型患者病灶多明显吸收,重型患者多残留间质纤维化,影像表现滞后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3月29日武汉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COVID-19确诊患者335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临床分型方案,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浆BNP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并对各组患者性别、年龄、BNP及IL-6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纳入COVID-19患者335例,其中轻型6例,普通型207例,重型111例,危重型患者11例。COVID-19重型患者血浆BNP水平为22.5(0.01,72.3) pg/m L,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型患者BNP水平大于100 pg/m L的比例分别为:普通型4.3%(9例)、重型20.7%(23例)、危重型54.4%(6例),轻型患者BNP均在正常范围内,该比例在不同分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1)。335例中有198例同时检测IL-6水平,其结果与对应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s=0.203,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BNP与炎症因子IL-6水平呈正相关,联合二者可更好地对COVID-19患者进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7.
万娟 《天津护理》2020,28(5):565
总结10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的中医护理经验。通过采取呼吸道及密切接触隔离措施,实施各项基础护理,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的特点,从隔离防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配合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如穴位贴敷、穴位按摩、八段锦练习等,103例轻型/普通型患者,90例痊愈出舱,13例于休舱期转入定点医院,继续接受隔离治疗,0例转为重症病例,改善患者康复结局。  相似文献   

18.
冠状病毒多次爆发流行,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年12月以来,出现了多例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1]。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以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2]。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急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广泛的传染性以及感染者的急性发病,并导致患者不同程度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物理治疗师在防治这场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治疗覆盖从住院期间的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到出院后的痊愈患者的全周期服务。本文旨在为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物理治疗师提供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和规范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为临床进一步的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有明确的湖北接触史。发热6例,乏力7例,咳嗽4例,咽痛4例,气促2例,胸痛1例;6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有4例出现淋巴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下降7例,CRP升高6例;电解质代谢紊乱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例,抗体IgM阳性7例;胸部CT呈现间质性肺炎改变的7例。7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咽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气促和胸痛,少数症状有腹泻、结膜炎;普遍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肺部CT特征性间质性肺炎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着重大意义;核酸检测联合抗体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早期给予支持治疗(包括心理支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