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MCHC)”中具有孕早期(≤20 w)血样且于孕24~28 w完成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纳入时通过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血浆硒、锰、铜等20种元素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388名孕妇,其中222人(9.3%)被诊断为GDM。孕早期孕妇血浆硒浓度均值±标准差为(51.9±11.5)μg/L,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0.8(44.6-58.3)μg/L。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最高四分位相比,血浆硒水平最低四分位OR值(95%CI)为2.06(1.35-3.14);以血浆硒水平<45μg/L作为孕妇硒缺乏的标准,与硒不缺乏组(≥45μg/L)相比,硒缺乏组OR值(95%CI)为1.88(1.37-2.59)。结论 孕早期硒营养缺乏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累积平均膳食蛋白摄入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 579名22~43岁于2014年在四川省和贵州省5所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孕妇孕前期(孕前1年)、孕早期(孕0~11+6周)及孕中期(孕12+0~23+6周)的膳食情况;于孕24~28周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判定孕妇是否患有GD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蛋白摄入情况与GDM的关系。结果总蛋白及植物蛋白供能比五分位数最高组GDM发病风险是最低组的2.51、3.03倍,OR值(95%CI)分别为2.51(1.50~4.28)、3.03(1.84~5.09)。蛋类、奶类的蛋白质供能比五分位数最高组GDM发病风险是最低组的1.82、2.46倍,OR值(95%CI)分别为1.82(1.10~3.05),2.46(1.51~4.05)。结论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的膳食中较高的总蛋白质、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可能与增加GDM的发生风险有关,尤其是较高的蛋类、奶类摄入量可能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早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对孕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2009-2010年26 965名孕早期接受首次产检孕妇的基本信息、孕早期ALT水平、孕早期BMI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检测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超重肥胖单独/联合ALT水平对于孕期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同孕早期ALT<40 U/L者相比,ALT≥40 U/L的孕妇GCT阳性(≥7.8 mmol/L)的比例明显升高(OR=1.368,95%CI=1.204~1.553)。同孕早期BMI 18.5~23.9 kg/m^2者相比,消瘦(BMI<18.5 kg/m^2)的孕妇GCT阳性的可能性减低(OR=0.730,95%CI∶0.648~0.823),而超重(BMI:24.0~27.9 kg/m2),肥胖(BMI≥28.0 kg/m^2)均是GCT阳性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07,95%CI:1.489~1.735;OR=1.868,95%CI:1.657~2.107)。以ALT<40 U/L且BMI<24 kg/m^2为参照组,多因素分析中,孕早期超重肥胖使ALT≥40U/L增加GCT阳性发生风险的OR值从1.219(95%CI:1.015~1.464)增加至2.655(95%CI:2.226~3.167),且相加交互作用的3个指标RERI、AP和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孕早期ALT水平升高是孕期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孕早期孕妇超重肥胖会加重升高的ALT水平引发孕期高血糖风险的效应,即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系。  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加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人口队列的孕早期孕妇,调查其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等资料,并对研究对象的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进行随访。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对GDM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限制性三次立方样条来呈现血红蛋白水平与GDM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  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孕早期高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135 g/L)增加了GDM的发生风险(OR=1.44,95% CI:1.13~1.83);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0 g/L,FPG、OGTT 1h血糖、OGTT 2h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03 mmol/L(95% CI:0.01~0.05)、0.14 mmol/L(95% CI:0.07~0.21)、0.13 mmol/L(95% CI:0.08~0.19);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随着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GDM的发生风险逐渐升高。  结论  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将增加GDM的发病风险,应积极对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早期体质指数(BMI)和血红蛋白(Hb)水平对孕中期血糖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0年在天津市和平区第1次产检(孕13周之前)的1 819名单胎妊娠孕妇的孕期基本信息、检查结果(Hb水平和BMI)和孕中期(孕24~28周)口服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检测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检。孕中期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819名孕妇孕早期Hb平均水平为(132.0±11.0)g/L,Hb150 g/L者占4.5%,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18.0%和5.8%,孕中期高血糖,即GCT≥7.8 mmol/L者占1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早期Hb150 g/L者发生孕中期高血糖的风险是孕早期Hb≤150 g/L者的1.977倍(OR=1.977,95%CI:1.181~3.310)。孕早期超重、肥胖者发生孕中期高血糖的风险分别是BMI正常者的1.794倍(OR=1.794,95%CI:1.316~2.446)、3.220倍(OR=3.220,95%CI:2.033~5.099)。与孕早期非肥胖且Hb≤150g/L者相比,孕早期Hb150 g/L使肥胖增加高血糖的风险由2.460倍(95%CI:1.520~3.982)升高到11.414倍(95%CI:3.279~39.764),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0.737(95%CI:0.415~1.059),交互作用指数(S)为5.188(95%CI:1.293~20.817),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对于高血糖的发生具有相加交互作用。结论孕早期超重、肥胖和高水平Hb是孕中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升高的Hb会加重肥胖引发孕中期高血糖风险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12255372 GT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截止2016年9月,检索NCBI Pub Med、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关于rs12255372多态性与GDM发病相关病例-对照研究。Stata12.0软件检测所纳入数据发表偏倚及异质性,以合并效应的OR及95%置信区间(95%CI)评估rs12255372位点与GDM的发病风险。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9篇文献,包含5778例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显示,与G基因型相比,T等位基因携带者GDM发病风险显著增高,整体合并效应的OR值及95%CI为1.28(1.16~1.40);以种族进行亚组分析,高加索人群合并效应的OR及95%CI为1.29(1.15~1.45),亚洲人群为1.25(1.05~1.48)。基因型分析显示,显性遗传模型下,rs12255372 GT与GDM发病显著相关,与GG基因型相比,GT+TT基因型携带者GDM发病风险显著增高,整体合并效应的OR及95%CI为1.35(1.20~1.53),高加索人群为1.39(1.20~1.62),亚洲人群为1.28(1.04~1.58)。结论 TCF7L2rs12255372 GT多态性与GDM发病密切相关,G(T突变可能增加妊娠期妇女GD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建档、产检并分娩且参加过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1398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起点,贯穿整个孕期至妊娠期糖尿病(GDM)为终点事件的回顾性备孕妊娠队列,调取研究对象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及整个孕期至GDM诊断期间的相关问卷调查和诊疗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孕前ALT水平对GDM发病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作为效应修饰因子与ALT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经多因素调整后,与ALT正常组(0-40U/L)相比,孕前血清ALT升高(>40U/L)发生GDM的OR值为2.52(95%CI 1.39-4.58);与ALT<10U/L相比,孕前血清ALT在正常范围内每升高10U/L,GDM风险平均增加31.7%(趋势性检验P<0.001)。分层分析显示,与孕前ALT水平正常且BMI<24kg/m^ 2者相比,ALT水平升高且超重或肥胖者发生GDM的风险增加了6.72倍(OR=7.72,95%CI 3.20~18.60)。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前超重或肥胖对血清ALT与GDM发病风险间的关联具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额风险度为4.38。结论:孕前血清ALT升高能明显增加其患GDM的风险且血清ALT水平升高与GDM风险增加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孕前ALT升高所致的GDM风险增加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早期不同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下二者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西南地区15所妇幼保健院建卡的7 546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膳食记录信息、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孕早期膳食模式与GDM发生风险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提取了3种膳食模式,发现“综合型膳食模式”(OR=0.57,95%CI:0.41~0.78)和“高植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0.65,95%CI:0.50~0.85)与GDM发生风险降低有关,而“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2.90,95%CI:2.11~4.01)与GDM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在不同孕早期营养补充剂使用情况下,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与GDM的发病风险均显著相关。结论 孕早期的膳食模式对GDM的发生产生影响。无论在孕早期是否使用营养补充剂,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均提高GDM的发病风险。应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教育,指导其选择健康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5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并于2019年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及高尿酸持续状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共8807名研究对象(男童4376名,女童4431名)纳入本研究,基线年龄(11.1±3.3)岁。调整混杂因素后,尿酸第三、四分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的1.39倍(95%CI:1.11~1.75)和1.56倍(95%CI:1.19~1.81),尿酸第二、三、四分位发生高LDL-C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的1.88倍(95%CI:1.16~3.05)、1.98倍(95%CI:1.23~3.17)和2.25倍(95%CI:1.42~3.57);尿酸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和高LDL-C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7%(OR=1.17,95%CI:1.97~1.27)和27%(OR=1.27,95%CI:1.11~1.45);尿酸水平每增加10μmol/L,高血压和高LDL-C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1%(OR=1.021,95%CI:1.011~1.030)和2.9%(OR=1.029,95%CI:1.013~1.046);按性别分层分析,男女童之间结果基本一致。调整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新发组和持续异常组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32倍(95%CI:1.09~1.60)和1.50倍(95%CI:1.05~2.16),高TC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90倍(95%CI:1.38~2.60)和2.96倍(95%CI:1.58~5.52),高LDL-C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78倍(95%CI:1.26~2.51)和2.84倍(95%CI:1.60~5.03)。结论儿童高尿酸水平及持续高尿酸血症,可增加高血压、高TC及高LDL-C的发生风险。保持正常尿酸水平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朝鲜族和汉族女性的正常范围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成年女性3341名,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肝功等指标,分析GGT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及不同GGT水平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结果朝鲜族和汉族女性GGT水平与BMI、SBP、DBP、TC、TG、FPG、UA均呈正相关,朝鲜族和汉族女性未调整时GGT上四分位组高血压患病危险分别是下四分位组的2.844倍(95%CI:2.006~4.033)和4.992倍(95%CI:3.280~7.599),调整年龄、BMI、TC、TG、FPG、UA和GFR等因素后上四分位组高血压患病危险是下四分位组的1.811倍(95%CI:1.230~2.666)和2.115倍(95%CI:1.301~3.440);并且不同模型中朝鲜族和汉族女性均随着GGT水平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结论正常范围内GGT水平的升高可以预测高血压的发生,并且对于汉族女性的预测作用强于朝鲜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7年通过立意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1426名孕8~14周单胎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8.6±4.0)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年龄、孕前体重、产次、孕次等基本信息,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收集孕早期焦虑和抑郁信息,根据中国常模标准评价其焦虑和抑郁症状;于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GDM。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对GDM的影响。结果孕早期焦虑组和抑郁组GDM发生率分别为41.8%和33.6%。孕早期妇女焦虑、抑郁、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7%、10.5%和4.8%,<30岁组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9.0%和11.7%)均高于≥30岁组孕妇(5.3%和8.1%),初产妇组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8.8%和11.9%)均高于经产妇组(5.4%和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孕前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孕次、产次、能量摄入量、受孕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否及饮酒否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早期非焦虑组孕妇比较,焦虑组孕妇GDM发生风险增加(OR=1.556,95%CI 1.014~2.387),未观察到孕早期抑郁与GDM发生有关(P>0.05)。在<30岁孕妇中,与孕早期非焦虑组比较,孕早期焦虑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654,95%CI 1.004~2.726);在初产妇中,与孕早期非焦虑组比较,焦虑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633,95%CI 1.013~2.634)。在≥30岁孕妇和经产妇中,均未观察到焦虑与GDM发生风险有关(P>0.05)。结论孕妇孕早期焦虑增加GDM发生风险,30岁以下孕妇及初产妇为焦虑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孕早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建档产检孕妇491例,专人记录孕妇的身高、年龄、孕前体重、BMI、孕早中期体重、分娩结局等一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孕前BMI的孕妇孕早期体重增长与GDM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及过多的孕妇GDM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而孕中期不同的体重增长情况,孕妇GDM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1,P>0.05)。孕早期增重按不同孕前BMI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为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过多,GDM发病风险增至1.913倍(OR=1.913,95%CI:1.033~3.543);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适宜、过多,GDM的发病风险分别增至4.900倍(OR=4.900,95%CI:1.179~20.373)和5.444倍(OR=5.444,95%CI:1.290~22.976)。孕前BMI<18.5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118.600)、羊水异常(χ2=6.750)及剖宫产(χ2=6.166)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72,P<0.05);孕前BMI=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不同增重情况,其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体重正常和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早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了GDM发生风险;而孕前低体重者,孕早期体重增长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并不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评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胆固醇组值之间的关系,以预测低危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43名GDM孕妇和286名无GDM的低危孕妇。在孕早期产检时对这些孕妇进行外周血采样,从而测定下列指标水平:SHBG、HbA1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测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独立GDM预测因子均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根据临界值确定GDM的发展风险。结果 HOMA-IR、SHBG、LDL-C和TG水平是GDM的显著独立预测因子[调整优势比OR=2. 00 (95%CI:1. 51~2. 65),OR=1. 02 (95%CI:1. 00~1. 03),OR=4. 72 (95%CI:2. 36~9. 46),OR=3. 82 (95%CI:1. 82~8. 00)]。HbA1C、体质指数(BMI)和平均动脉压(MAP)是GDM的非独立预测因子。HOMA-IR、SHBG、LDL-C和TG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5,0. 73,0. 70和0. 72,这一面积可用于确定这些因子对GDM发病的预测准确度。当GDM的预测假阳性率为5%时,这些因子的灵敏度值分别为25. 60%,20. 90%,18. 60%,23. 20%。结论 HOMA-IR、SHBG、LDL-C和TG水平是低危妊娠中后发GDM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灵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早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发生巨大儿或大于胎龄儿(LGA)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记录的2009—2010年天津市内6区和滨海新区孕早期接受第一次产检的26 956名单胎妊娠孕妇的孕期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和分娩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ALT水平与巨大儿或LGA发生的关联。结果 26 956名孕妇孕早期ALT中位数水平为15.2 U/L(四分位数界值:11.0~22.0 U/L),ALT≥40 U/L占5.1%。分娩巨大儿者占10.1%,LGA占1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ALT水平40 U/L,ALT水平≥40 U/L组孕妇更容易分娩出巨大儿(OR=1.192,95%CI=1.008~1.410)和LGA(OR=1.160,95%CI=1.012~1.330)。以ALT40 U/L且非肥胖为参考组,ALT40 U/L且肥胖(OR=3.011,95%CI=2.593~3.496)、ALT≥40 U/L且非肥胖(OR=1.320,95%CI=1.097~1.589)、ALT≥40 U/L且肥胖(OR=3.837,95%CI=2.675~5.502)均与巨大儿发生有关联。同样,ALT40 U/L且肥胖(OR=2.781,95%CI=2.458~3.147)、ALT≥40 U/L且非肥胖(OR=1.238,95%CI=1.066~1.437)、ALT≥40 U/L且肥胖(OR=3.766,95%CI=2.757~5.144)均与LGA发生有关联。结论孕早期ALT水平单独或联合母亲肥胖均与巨大儿或LG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混苯和噪声联合暴露对工人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工作场所混苯与噪声暴露情况将634名工人分成4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率为33.3%,ALT偏高率为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和14.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风险升高,OR=2.629(95%CI=1.412~4.898),外周血TG浓度和体质指数(BMI)升高者脂肪肝患病风险也增加,OR值分别为1.602(95%CI=1.320~1.946)和1.292(95%CI=1.187~1.406)。结论外周血TG、BMI及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可增加接触工人患脂肪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孕期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SHB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发病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GDM发病期和早孕(妊娠10+1~12周)期的孕妇血清SHB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早孕期血清SHBG水平与GDM发病时间Spearman等级相关,r=0.973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孕期血清SHBG水平作为连续性变量每升高50nmol/L,GDM危险下降53%(OR及95%CI:0.474,0.306~0.736);以中位数(Median)将早孕期血清SHBG水平分为二分类变量,结果表明SHBG≤407.8nmol/L相对于SHBG407.8nmol/L发展成GDM危险增加(OR及95%CI:3.615,2.195~5.956)。结论:早孕期血清SHBG水平降低明显预示着将来GDM发病的可能;早孕期血清SHBG水平降低程度不但可以作为早期预测GDM发病一个指标,而且还可以判定GDM发病的时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孕早期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孕早期维生素D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成都市1 018例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应用化学发光法(CL)测定血清25-(OH)D_3;于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OH)D_3对孕中期血糖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8.74±4.42)岁,孕前BMI为(21.27±4.90)kg/m~2。血清25-(OH)D_3为(21.43±8.25)ng/ml,其中严重缺乏者82例(8.1%),缺乏者375例(36.8%),不足者395例(38.8%),充足者166例(16.3%)。春季血清25-(OH)D_3最低(20.40±7.84 ng/ml,χ~2=8.134,P=0.043)。GDM组血清25-(OH)D_3为(19.31±8.77)ng/ml,非GDM组为(22.48±8.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01)。调整年龄和孕前BMI的影响,以血清25-(OH)D_3为自变量,以孕中期血糖为因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孕早期血清25-(OH)D_3是GDM(OR=0.954, 95%CI:0.938~0.972)以及空腹血糖(OR=0.972, 95%CI:0.948~0.998)、服糖后1 h血糖(OR=0.966, 95%CI:0.947~0.988)、服糖后2 h血糖异常(OR=0.954, 95%CI:0.936~0.975)的保护因素。结论需要关注并改善孕早期妇女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低的血清25-(OH)D_3水平会对孕中期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孕妇被动吸烟与低出生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孕妇孕早期和不同孕期被动吸烟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通过Meta分析方法分析孕妇被动吸烟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对NCBI、OVID-MEDLINE、CNKI、VIP以及CBM数据库进行检索(截止日期为2008年4月),结果报告合并OR值及95%CI。结果共获得26篇文献,其中队列研究20篇,病例对照研究6篇。总体分析,孕妇被动吸烟的合并效应值OR=1.65(95%CI:1.39~1.97);调整合并效应值OR=1.60(95%CI:1.25~2.05);最低和最高暴露量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OR=1.53(95%CI:1.14~2.04)和OR=2.53(95%CI:1.46~4.36);孕早期暴露的合并效应值OR=1.12(95%CI:0.82~1.5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被动吸烟增加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孕中晚期可能是被动吸烟效应的敏感期;被动吸烟的阈值是否存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35~74岁人群糖尿病流行状况的关联,为地区糖尿病流行的风险评价和疾病防控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人口普查和年鉴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以个体为水平1,以县(区)为水平2,利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随机截距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35~74岁人群糖尿病流行状况的关联性。共纳入156个县(区)的35~74岁居民68 415人进行研究。采用SAS 9.4和MLwiN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个经济学社会发展指标降维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代表社会发展、工业发展、污染物排放、城市建设和人口老龄化,累积贡献率为80.47%。社会发展中三分位数组和上三分位数组的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下三分位数组,OR值分别为1.247(95%CI:1.047~1.485)和1.520(95%CI:1.299~1.778);污染物排放上三分位数组的患病风险高于下三分位数组,OR值为1.309(95%CI:1.122~1.529);城市建设中三分位数和上三分位数组的患病风险高于下三分位数组,OR值分别为1.210(95%CI:1.032~1.418)和1.253(95%CI:1.061~1.480)。控制混杂因素后,社会发展和污染物排放上三分位数组的患病风险仍然高于下三分位数组,校正OR值分别为1.256(95%CI:1.082~1.457)和1.174(95%CI:1.018~1.355),其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糖尿病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发展和污染物排放水平高地区的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水平低地区,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与巨大儿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应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病例对照研究10项、队列研究6项),包括214 94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与正常孕产妇相比,巨大儿发病风险增加67%(OR=1.67,95%CI:1.48~1.8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产妇孕早期BMI≥24 kg/m~2与巨大儿发病的相关性是正常体重孕产妇的2.53倍(OR=2.53,95%CI:1.50~4.26);亚洲地区妊娠糖尿病与巨大儿发病风险相关性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OR=1.84,95%CI:1.51~2.24)。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巨大儿发病风险有关,尤其孕早期肥胖的孕产妇。应加强对孕产妇的血糖监测和开展健康宣教,预防妊娠糖尿病与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