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性瘫痪患儿血锌测定,了解脑瘫患儿血锌水平,及在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GX-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火焰分光光度法采集微量指尖静脉全血测定277例确诊为脑性瘫痪患儿(脑瘫组)血锌结果并与311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瘫组血锌为(3.5±0.9)μmol/L,对照组为(4.7±1.3)μ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痉挛型脑瘫血锌(3.4±0.7)μmol/L,肌张力低下型血锌(3.7±1.0)μmol/L,不随意运动型血锌(3.7±1.0)μmol/L,混合型血锌(3.7±1.0)μmol/L,4型脑瘫之间血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在药物治疗同时勿忘补锌,锌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迁延性腹泻患儿血尿锌水平的变化及对其补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本院的10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及同期于本院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的尿及末梢血,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血、尿锌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将患儿组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非补锌组与补锌组,两组均给予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微生态疗法以及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补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比较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锌水平,补锌组与非补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患儿组血锌、尿锌及尿锌/尿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补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补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锌组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52±1.27)d与(7.59±2.69)d,非补锌组分别为(6.99±2.01)d与(11.71±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迁延性腹泻患儿血尿锌水平较健康儿童显著降低,应及时给予补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在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62例新生儿在出生后1~7 d,每天对其进行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84例采血检测血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同时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胆血素水平变化.结果 1~7 d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81.9±8.2)μmol/L、(181.7±32.3)μmol/L、(222.9±22.4)μmol/L、(230.6±20.5)μmol/L、(235.1±22.4)μmol/L、(233.7±21.1)μmol/L、(228.9±19.6)μmol/L,平均为(234.2±22.7)μmol/L.对84例经皮胆红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儿进行血液胆红素检测,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33.7±30.2)μmol/L、(215.5±28.7)μmol/L,两者呈直线性相关(r=2.55,P<0.05).干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为(163.4±21.7)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232.4±28.5)μmol/L(t=5.23,P<0.05).结论 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新生儿黄疸水平具有采样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锌缺乏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135例为腹泻组,正常健康儿童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锌水平;并对腹泻组中的68例患儿给予口服锌剂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腹泻组的血锌水平(58.38±9.8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9.85±10.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锌剂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3.82%)优于未口服锌剂组(67.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腹泻将导致锌缺乏,补充锌剂有助于改善病情,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与血锌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已确诊的斑秃751例为斑秃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查体儿童201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血多元素分析仪进行血锌检测。结果斑秃组血锌含量为(67.46±12.4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76.03±9.23)μmol/L(P<0.01)。结论儿童斑秃可能与血锌降低有关,儿童斑秃的诊疗中应注意微量元素锌的检测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锌制剂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探讨锌制剂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5月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婴幼儿患者108例,于入院当日及恢复期予血锌含量测定。将患儿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锌制剂(葡萄糖酸锌)。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予补充锌制剂,对提高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类偏肺病毒(hMPV)所致婴幼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住院时间、肺功能的差异。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2012年收治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无菌负压吸引法吸取新鲜痰液1~2 mL,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常见病毒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PV的N基因,以明确诊断。选取其中RSV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55例(RSV组)、hMPV急性毛细支气管炎46例(hMPV组)进行临床分析,对部分RSV(50例)、hMPV(31例)感染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并选取同龄健康儿童4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确诊为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共计653例,其中RSV感染占23.74%(155/653),hMPV感染占7.04%(46/653),二者主要临床表现均为低氧血症、发热、咳嗽、喘息、鼻塞流涕、气促,但hMPV组低氧血症、发热、喘息、气促的发生率比RSV组低,住院时间比RSV组短(P均<0.05)。RSV和hMPV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但两组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MPV和RSV一样是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病原之一。RSV、hMPV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表现、肺功能相似,但后者症状较轻、住院时间较短。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有利于评估RSV、hMPV感染后肺功能损害程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解毒开肺汤治疗发作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收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患儿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解毒开肺汤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观察组CRP(15.2±3.2)mg/L以及PCT(4.6±3.1)μg/L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18.7±2.4)mg/L与(5.0±3.6)μg/L(P<0.05)。结论应用解毒开肺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使患儿喘促、咳嗽、喉间痰鸣等症状明显改善,并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9.
严永东  盛锦云  郁昕 《江苏医药》2001,27(2):112-113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T-IgE)、外周血嗜酸细胞(EOS)的变化。方法 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25例毛细支气管炎,26例哮喘,20例肺炎和15例正常儿童血清ECP、T-IgE水平,并作外周血EOS计数。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ECP、T-IgE水平及EOS计数(分别为3.91±2.17μg/L,174.65±3.50ku/L和75.88±1.96×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后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150.5±40.6)μmol/L,观察组为(127.8±48.5) 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66.0土32.5)μmol/L,观察组为(42.0±26.2)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5.8±1.4)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4.1±1.1)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对胆红素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能够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吴烈霞 《中国药师》2014,(4):639-640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对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作用。方法: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两组给予氧疗,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而观察组应用妥洛特罗贴剂;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症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5.08±2.35) 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3.26±1.87)d,住院天数为(6.15±2.27)d,不良反应率为3.75%。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75±2.47)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5.50±1.78)d,住院天数为(7.59±2.11)d,不良反应率为38.7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方便易执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颈动脉斑块组,并选取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Hcy表达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血Hcy水平为(21.06±4.68)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11±3.7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血Hcy水平为(22.27±4.58)μmol/L,远高于非颈动脉斑块组的(16.45±2.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y的高水平表达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其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相关,应积极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玉刚  张亚明 《中国药业》2010,19(19):82-82
目的观察小剂量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5 mg,每日1次,睡前顿服,疗程至症状、体征消失后1周。观察两组患儿的喘憋、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7.50%,喘憋消失时间分别为(2.94±0.58)d和(4.74±1.25)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45±0.53)d和(6.54±1.01)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42±2.27)d和(10.31±3.09)d。结论在常规治疗和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在4个中心纳入80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按照随机分类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0例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西医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00例采用西医抗病毒治疗。以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热退时间、住院时间为主要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治疗组的咳嗽、憋喘、肺部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及其退热、住院时间分别为(5.1±2.4)d、(4.2±0.8)d、(4.1±1.1)d、(1.5±0.4)d、(5.1±1.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2.8)d、(4.4±1.2)d、(5.5±1.6)d、(2.8±0.5)d、(6.4±1.8)d(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则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等级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3.67±1.12)d、喘憋缓解时间(3.25±1.04)d、湿啰音消失时间(4.12±1.15)d、心率恢复时间(2.98±1.23)d、住院时间(5.0±1.7)d均小于对照组(4.01±1.13、3.89±1.16、4.77±1.21、3.64±1.25、6.9±1.8)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具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病采用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治疗,观察组给予酪酸梭菌+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清锌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0±0.48)、(2.08±0.76)、(2.36±0.58)、(1.28±0.21)、(1.37±0.35)、(3.01±0.68)、(5.68±0.74)d,均短于对照组的(1.68±0.51)、(3.61±1.16)、(3.51±0.79)、(2.03±0.26)、(2.38±0.58)、(4.53±1.03)、(7.12±1.1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锌含量(21.12±4.3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8.24±4.22)μ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2.20±1.21)μg/L、白细胞介素-6(IL-6)为(14.31±4.14)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14±1.24)μg/L、(18.68±4.85)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升血清锌含量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迁延性腹泻与小儿锌缺乏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12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小儿锌水平;并把观察组分为补锌组及未补锌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血锌水平为(58.14±9.31)μmol/L,健康对照组儿童平均血锌水平为(70.23±11.2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83.93%,未补锌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7.86%;补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补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延性腹泻可影响小儿锌的吸收,而锌缺乏会导致小儿免疫功能障碍、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时除对症治疗外,应适当补充锌,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NaCl溶液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将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76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在接受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将0.5%沙丁胺醇0.25 mL溶于0.9%NaCl溶液3 mL中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将0.5%沙丁胺醇0.25 mL溶于3%NaCl溶液3mL雾化吸入治疗。两种吸入方法每天3次,连续3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为(5.02±1.63)分,治疗组为(4.29±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3);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1.76)d,治疗组为(6.15±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1)。结论 3%NaCl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小儿特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小儿特发性癫痫患儿(研究组)的血清Hey水平与4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81例癫痫患儿的Hcy水平为7.6—22.0μmol/L,平均(15.91±2.38)μmol/L,而对照组48例健康儿童的Hcy水平为3—9μmol/L,平均(6.87±1.75)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儿仅有6例Hcy水平高于15μmol/L,而研究组中有73例Hcy水平高于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简单或复杂性部分性发作两种癫痫之间的He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特发性癫痫与高Hey血症存在显著关系,在对小儿特发性癫痫患临床治疗时,应密切监控患儿的血清Hcy水平,及时促进Hcy体内代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患儿血微量元素之间的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50例ADHD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本院辖区内幼儿园的100例1~7岁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采集血样中的铅(Pb)、镉(Cd)、锌(Zn)、铁(Fe)、钙(Ca)的水平差异。结果 1观察组的血铅平均水平为(109.35±22.3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98.83±17.51)μg/L。观察组的血锌平均水平为(3.75±0.49)μg/ml,血钙平均水平为(47.74±11.34)μg/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重度缺陷28例,其中血Pb>100μg/L 22例,ADHD缺陷程度与血P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DH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儿童铅中毒或锌、钙元素缺乏等原因有关,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要通过检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