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护肝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降酶胶囊对症治疗,疗程3个月;补肾护肝方组(观察组)40例,采用补肾护肝方对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3个月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毒免疫标记物、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补肾护肝方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但其临床症状、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补肾护肝方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指标、病毒免疫标记物、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及观察组50例,观察肝病治疗仪治疗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T细胞亚群均较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结论肝病治疗仪能提高临床疗效,增强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心身症状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药物+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对照组应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肝功能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SCL-90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慢性乙肝的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则予西药内服,观察其临床症状、HBV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支持治疗效果 .方法对150例病人应用药物+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 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较明显(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及躯体化因子分增高(P<0.05),偏执及精神病性因 子分降低(P<0.05),其余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有差异(P <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6.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治疗对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定,并对部分情绪障碍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d及一定心理治疗4~8周。结果261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有81例患者有情绪障碍,占31.0%。情绪障碍发生率与乙肝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并能提高乙型肝炎总的治愈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定比例情绪障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病情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开放性应用苦参素(600mg/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9例,疗程3个月。疗效评价包括症状,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 苦参素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对慢性乙肝病人HBV—DNA及HBeAg的阴转率为48.33%和31.67%。结论 苦参素可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症状及肝功能,且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娄渊敏  范秀清  赵晶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08-508,52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和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内科治疗的同时,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艾克森个性问卷(EP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 SCL-90除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S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具有神经质个性,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临床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心理诊断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例慢性疼痛病人进行测试,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疼痛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在SCL-90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惧及精神病性等项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慢性疼痛病人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的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疗,心理治疗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