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媛 《山西中医》2008,24(4):25-25
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易感外邪.而肺主气,外合皮毛,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外感邪气,首先犯肺,肺卫受邪,卫阳被遏则发热,这是小儿外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同时由于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强健,而生长发育需获得更多水谷精微,故常易为饮食所伤.食滞胃肠,积而化热,致热结大肠,故外感发热患儿多伴有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2.
<正> 外感疾病是四时常见的多发病。因其发病急、变化速,向来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仅就调补肺、脾、肾在外感疾病中的运用就正于同道。调补肺金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外合皮毛,上系咽喉,开窍于鼻。具宣发治节之职。外邪袭入,无论是从皮毛而侵,还是由口鼻而入,均可传至于肺。故内脏受邪,肺则首当其冲。且其脏既轻虚又娇嫩,不耐病邪之克伐。一旦外邪相克,即壅闭不宣,其应有之职能随  相似文献   

3.
外感病是因感受外邪而发生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与内伤病相对而言,其皆为外邪袭入为患。研究其侵入途径,探讨其发病部位,于临证辨治、处方用药,均具有指导价值。一、感邪途径与发病部位 1.邪从皮毛而入:皮毛包括皮肤与毛发,为一身之大表,有保持体温、调节体液、维护内环境稳定等作用。因其广布于外,又是防御外邪的屏障。其有赖于肺所输布的卫气、津液的温煦与充养,如津液失充或卫气失温,皮毛防御机能下降,外邪即可乘虚而入。外邪自皮毛而入,其病变中心有在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阴肺之分。一些医家认为,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故主一身之表,而外邪袭入,  相似文献   

4.
孙华士 《光明中医》1998,13(4):9-10,17
小儿咳喘证治体会孙华士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540)关键词:小儿咳喘/证治经验小儿咳嗽为临床所常见,因肺主皮毛,外邪入侵,先犯皮毛,故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也是机体起自卫反抗作用的反映。当外邪入侵之后,肺为邪束,即所谓肺郁失宣,肺...  相似文献   

5.
<正> 外感咳嗽初期多有表证如:头痛、寒热、鼻塞流涕,或全身不适等症。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法,病虽小而不愈,或愈而复发,往往只见咳嗽不止而无他证,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甚则影响他脏亦病。故当细心审治。外感咳嗽属外邪侵袭,肺卫受邪,肺气不得宣畅而致。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专司人之呼吸。故肺有“清虚之脏”、“娇脏”之称。一旦遭受外邪所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受感,于是肺气壅遏不宣,清  相似文献   

6.
小儿久咳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其主要病因为小儿肌肤柔嫩,藩篱疏薄.卫外不固,加之自身寒暖不知自调,极易为内外诸邪所侵,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咳;而肺为金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实则散精于肺,灌溉四旁。凡外邪伤肺或肺虚邪入致咳者,均强调以补脾为主兼以治肺,以期脾实而肺金有养,皮毛有卫,  相似文献   

7.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而肺为娇脏,为最高之华盖,最易为外邪所伤。肺以宣降为和,大肠以通导为顺,只有肺与大肠气机协调,才能使邪有出路,外感之邪不得以在体内停滞甚至入里转归。在治疗上外感肺病时需注意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必要时以治肠来达到治肺的目的。本文通过几个病例来浅谈釜底抽薪之法在小儿外感肺病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8.
化痰行瘀治疗肺卫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治祥 《中医杂志》1998,39(6):379-380
肺卫证是外感热病初起阶段的常见证候。外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故一方面由于外邪袭表,卫气被郁导致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脉浮等卫表证;另一方面肺经受邪,肺气失宣而表现咽痒、咳嗽等肺经证,统称为肺卫证。对肺工证的治疗一般多遵循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的法则,用药多集中在祛邪解表法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9.
肺脏疾患为临床常见,笔者试从肺的生理特性及病理特点,谈谈肺病用药规律及临床体会。1肺为娇脏,易受邪侵,宣肺去邪为治肺之首务肺居胸中,居位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素问·病能论》言:“肺者藏之盖也”。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故肺又有“娇脏”之称。明·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论:“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温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清·周学海《周氏医学丛书·幼科要略》云:“肺位最高,邪必先伤”。外感邪气,从皮毛侵袭肺脏,使肺气之外宣郁阻,上而为逆则成咳、喘…  相似文献   

10.
化痰行瘀在肺卫证治疗中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肺卫证是外感热病初起阶段的常见证候。外邪侵袭人体,从日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故一方面由于外邪袭表、卫气被郁而致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脉浮等卫表证候;另一方面肺经受邪,肺气失宣而表现为咽痒、咳嗽等肺经证候,统称为肺卫证。对肺卫证的治疗一般多遵循叶无土氏“在卫汗之可也”的法则,用药多集中在祛邪解表法的应用上。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我们认为肺卫证虽以卫表症状为主,但其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与内伤基础密切相关。充分认识肺卫证的内伤基础,对其群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素有宿疾…  相似文献   

11.
《医贯》系明代医家赵献可所著,是赵氏一生对“命门学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其咳嗽论篇无论是阐述机理还是辨证用药,都集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温补学思想。今试作浅析。外感咳嗽,补脾为主,虚则补母外感风寒咳嗽,历来都以祛邪发表为主,而赵氏却宗《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责之于肺虚,“盖肺主皮毛,惟其虚也,故腠理不密,风邪易以入之。若肺不虚,邪何以而入耶?”“若专以解表,则肺金益虚,腠理益疏,外邪乘间而来者,何时而已耶?”咳嗽虽因于肺,而其治则在脾,“宜以补脾为主,而佐以解表之药”,因为脾为肺之母,“脾实则肺金有养,皮毛有…  相似文献   

12.
<正>发热一证,临床颇为常见,尤其是外感六淫之邪,发热则是临床的必然见证。中医学对发热的论述不外内伤与外感两类,且由外感引起者十居七八,由内伤所致者,不过二三。今时医一见感冒发热,往往不加辨证,起手便是大剂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如板蓝根、清开灵或鱼腥草之类,或口服或静脉滴注,以致轻者多缠绵难愈,重者则变证百出。笔者曾去过多家医院,发现滥用中药,不是个别行为,有感于此,故撰文呼吁,杜绝这种不良行为。肺主皮毛,统摄营卫,成为人体防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而营卫之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循环往复,周流不休。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风、寒、暑、湿等六淫之邪乘虚而入。故《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犯肌表,营卫受病,正气奋起抗邪,故发热。所以,发热既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是外感病发  相似文献   

13.
一、急性高热急性发热以外感为多。小儿藩篱疏簿,易感外邪。外感之邪,传变迅速,极易从阳化热,热易伤阳,故外感熱病,均有耗液伤阴的特点。笔者依据小儿阳有余、化热快、伤阴耗液速的特点,自拟青蒿、银柴胡、地骨皮、紫草组成基本方,此方具有去邪退热、护阴清营的作用,不拘既往营卫之分。兼咳嗽者加黄  相似文献   

14.
逆流挽舟法治疗慢性迁延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咳嗽,最易被人忽视,患者认为是小病,过几天自然会好,因而失治。而有的医者也认为是轻恙小疾,临床上多漫不经心,贻误病机。更有甚者,未详审寒热,妄投止咳、消炎之品,则外邪留恋,风寒郁闭于肺,致轻者转重,重转危笃,或成迁延性咳嗽。殊不知外感咳嗽虽为小恙,若真要治疗得法,一药而愈,不留余邪亦非易事。正如徐灵胎所云:“咳嗽,人皆忽之,不知此乃至难治之疾”。可见治咳是并不容易的事。本病一年四季、老幼皆有,多系感受风寒而触发,当风寒束于肌表,正气佛郁,不能外达,肺主皮毛,风寒之邪既束于皮毛,则肺亦为邪所干…  相似文献   

15.
外感咳嗽是六淫之邪犯肺所引起病证。多系西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咽喉炎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肺脏娇嫩,易感风寒化热 肺主气,为五脏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气机出入升降之道,司清浊的宣运,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肺谓清虚之脏,其质娇嫩,畏寒畏热,最不耐外邪凌侮。一遇外邪,则寒热,咳喘诸症并作。外邪犯肺之途,一是从鼻腔直接吸入,经咽喉而达于肺,二是从皮毛汗孔侵入,邪从其合而至肺。外邪之中风寒二贼最为猖肆,盖风为百病之长;寒为四季之常气,冬季之冷,夏季之贪凉皆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治川崎病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英杰  王彩凤 《中医杂志》2000,41(11):655-656
川崎病,即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近年来,我科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就该病临床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以急性发热出疹、杨梅舌为主要临床表现,用治温病之方药辨治常获疗效,似可认定本病病因为外感温热邪毒。邪毒自口鼻皮毛而入,邪束于外,毒陷于内,正气与之抗争,故现发热;邪毒蕴于肌胰,与气血相搏,发于肌肤粘膜见痧疹潮红肿胀,毒入血分则痧疹融  相似文献   

17.
风热感冒说夫风热外邪侵入 ,或从口鼻 ,或从皮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伤风》云 :“皮毛为肺之合 ,而上通于鼻 ,故其在外则为鼻塞声重 ,甚者并连少阳阳明之经而或为头痛 ,或为憎寒发热。其在内则多为咳嗽 ,甚则邪实在肺而为痰、为喘。”故风热感冒治之当审表里、辨寒热 ,在卫在肺 ,临床立解表、清热、宣肺三大治法。银翘散、桑菊饮是常用之方。但表证、邪热、肺失宣肃自有轻重 ,故治之或解表 ,或清热 ,或宣肺当有主次。感冒有浅深 ,证候有轻重 ,表邪未解 ,补益过早 ,病反增剧 ,此治之不当 ,医者当戒。咳嗽当辨外感内伤咳嗽一证 ,易见而治…  相似文献   

18.
咳嗽四季皆有 ,唯冬季为甚。临床上如果只见咳止咳往往效果不佳 ,而按《内经》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这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收效甚佳 ,现粗论如下。1 外邪犯肺《内经·咳论》中指出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这是咳嗽的第一个成因——外感之邪侵犯肺引起咳嗽。因为肺合皮毛 ,皮毛为肺之外合 ,所以皮毛受邪可以传到肺引起咳嗽。从温病角度来看 ,因为空气通过鼻 ,外邪也可以通过鼻入肺 ,后世温病学家叶天士讲 :“风邪上受 ,首先犯肺”。可以见外邪不论从皮毛或鼻入都可以影响到肺引起咳嗽 ,这是常见的外感咳嗽。风邪常…  相似文献   

19.
胡月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2):852-852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方,具有和解少阳之功。笔者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积滞、厌食、痄腮等疾病有着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外感发热外感发病多为热证、阳证。风热之邪自皮毛、口鼻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肺经证候。  相似文献   

20.
小儿咳嗽的病因病理主要是: (1)感受外邪,肺时清肃。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小儿又冷暖不知自调,难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在春冬气候多变之时,最易为六经之邪侵袭。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必首当其冲,致使宣降失常。因为肺脏具有通散和肃降功能,.故能保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