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嗪对脑外伤患者血栓素、前列腺环素及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8例重度脑外伤患者分为川药嗪治疗组和一般治疗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小时测定血浆和脑室内脑脊液(VCSF)中血栓素代谢产物(TXB_2)前列腺环素代谢产物6—酮—PGF_(la)(6KP)和颅内压。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血浆、VCSF中TXB_2及T/K均明显高于正常献血员对照组,川芎嗪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血浆、VCSF中TXB_2及T/K值,对颅内压则无明显影响。提示川芎嗪能抑制脑外伤对血小板的激活、纠正循环血中TXA_2—PGI_2平衡失调,从而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脑水肿尤其是血管源性脑水肿(VBE)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探讨其药物治疗已愈来愈被重视,因为VBE的解决将大大降低脑卒中、脑外伤等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对VBE发病机制有血脑屏障开放、脑微循环障碍、自由基损伤、钙超载、酶屏障受损等学说,本研究从酶屏障的角度探讨VBE的发病机制及单胺氧化酶单克隆抗体对VBE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CT已使脑外伤病人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成为可能。许多临床及放射科医师认为,弥漫性脑肿胀常见于脑外伤后,尢其在儿童,发病率为5%—40%。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一定范围的病人,如:儿童或昏迷病人,另一些研究则着重于怎样区别脑外伤后的弥漫性脑肿胀与其他类型的弥漫性脑损伤。而如何区别弥漫性脑肿胀不同亚型的资料甚少。本文作者复习了具有弥漫性脑肿胀CT征象的大宗病例,比较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探讨神经病  相似文献   

4.
应用TCD研究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血管痉挛是继发于脑外伤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TCD可及时、准确、无创、连续监测脑血管痉挛,为及早诊治提供依据。本文就近年来TCD评价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损伤的脑保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掌握脑损伤的过程,探讨脑保护治疗方法对改善愈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微循环的保护 颅脑损伤后微循环所发生的病理变化,是再损伤的基础,保护微循环亦是实施脑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 mall v essel d isease, C SVD)指由脑微循环(包括脑小血管或微血管) 的病理变化而引起的急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脑微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与栓塞、 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破坏、淀粉样蛋白沉积、血流低灌注及静脉胶原性疾病与其发病机制密切 相关,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脑小血管病的明确诊断依赖组织活检,但此时常常是疾病的终末 期,且组织病理难以获得,故临床上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来获得诊断。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 现、分类、微循环相关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微循环检查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寻找脑小血管病新的 诊断与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的脑电图检查对于了解大脑损伤程度,帮助颅内血肿的定位以及对脑外伤的预后判断等均有很大帮助,但必须密切结合临床。一、脑外伤的脑波所见脑外伤和颅内其他疾病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异性的脑电图。但它对于脑损害的部位常  相似文献   

8.
表现有癔病样症状的脑器质性疾病,常见的有脑外伤、脑瘤、癫痫、老年期精神病和播散性硬化症等.其中最多见的是脑外伤(1-10),播散性硬化症则较罕见.引起脑器质性疾病时癔病样表现的原因有三种:①脑机能的损害;②由于脑机能损害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脑外伤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通过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设计随机实验分组:模型对照组、高气压组、高浓度氧组和高压氧组给予脑外伤大鼠治疗;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3天、第6天、第9天取大鼠全脑测量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 结果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中Glu、Asp含量明显升高,高压氧可明显下调Glu、Asp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气压组、高浓度氧组不能明显抑制Glu、Asp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可以显著抑制脑外伤大鼠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从而减轻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而高气压、高浓度氧不能明显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 ,寻找其早期的诊断方法及全程诊疗措施。方法 :对 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等有关 ,以上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 CT。治疗须兼顾脑外伤、脑梗死 ,予以治疗原发伤 ;开颅减压 ;早期行脑保护 ;改善微循环。稳定期中用血管扩张剂 ,2周后溶栓及康复治疗。结论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临床仔细观察 ,及时复查颅脑 CT可早期诊断 ,而全面细致 ,及时有力的治疗方案可大大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CT扫描对急性颅压高患者颅内压估价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 2 10例脑外伤患者的 CT资料进行研究 ,评价其对急性颅压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日立牌 W- 10 0 0 / W- 2 0 0 0型全身 CT机 ,对因脑外伤所致的脑挫伤及颅内血肿进行扫描 ,并随机选择 36例患者在 CT扫描后行腰椎穿刺颅内压测定。结果 :6 5例脑室及脑池无受压 ,中线结构无移位 ,有 145例脑室和脑池轻度和重度受压、变形移位 ,死亡率分别为 48.6 %和 87%。 36例患者颅内压测定显示脑室和脑池受压越重脑压越高。结论 :脑外伤所致脑挫伤及颅内血肿的高颅压程度可用 CT扫描进行评价 ,脑室及脑池的受压程度与颅内压成正比 ,对临床治疗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脑水肿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模型上利用荧光分光法检测了脑损伤后1、2、4、8小时单胺递质、脑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在脑损伤后1、2小时无显著性改变,4小时均有显著性增高,8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脑含水量在脑损伤后1小时有显著性增高(p<0.01),损伤后8小时较4小时有显著性升高。病理形态学观察到脑外伤后血管源性脑水肿。并发现在血管源性脑水肿同时伴有细胞毒性脑水肿。实验结果提示NE、5-HT和DA通过引起脑组织毛细血管痉挛,脑血流量下降,使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加剧脑损伤的缺血、缺氧,使脑水肿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陈建良陈锦伦吴耀晨一般认为,脑外伤后术中脑膨出是急性脑肿胀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提出后,我们加强了对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观察,发现这种急性脑膨出,一部分是由远隔部位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引起。本文报告近5年来开颅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功能变化及神经节苷脂GM1保护作用。方法从牛脑组织中提取GM1治疗SD大白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测定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和线粒体、微粒体质膜钙泵活性变化。结果发现脑外伤后8小时和16小时脑线粒体Ⅲ态呼吸耗氧速率、呼吸控制率、磷氧比、氧化磷酸化效率及脑线粒体和微粒体质膜钙泵活性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经GM1治疗后上述指标多数有明显上升,并与正常组相近。结论提示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呼吸功能有明显障碍,并与线粒体和内质网钙泵活性下降一致;GM1能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提高钙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报告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占同期重型脑外伤的11.9%;病例选择是根据外伤机理,有原发昏迷,无定侧体征;详细分析了 CT 扫描的特征。讨论了 DAI 的分类及诊断条件,本组死亡率为64%,是重型脑外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 DAI 伴有脑挫伤、脑实质血肿并有中线移位者,手术去除血肿及去骨减压,可挽救部分病人生命,其治疗后果取决于 DAI 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外伤患脑电图与CT异常率,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124例脑外伤患,其中男86例,女38例,年龄7-68岁。病人中偏瘫5人,有过癫痫发作15人,颅骨骨折8人,其余多为脑外伤后综合征。124例患伤后均做过脑电图检查与头部CT检查。结果:本组异常22例(17%),脑电图异常85例(68%),其中CT与EEG同时异常19例,脑电图轻度异常6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5例。通过脑电图与CT的对比EEG较CT异常明显增高。结论:脑外伤后CT正常并非脑功能完全正常。EEG对脑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脑功能的恢复情况有临床意义。因此,需将二结合才能正确评价脑外伤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来,一些特殊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成像方法如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e,BOLD)、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逐渐用于研究轻度脑外伤。新型MRI技术可以检测出轻度脑外伤后细微脑实质损伤和网络功能连接变化,对评估轻度脑外伤损伤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年来BOLD及DTI成像在轻度脑外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外伤后神经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脑外伤后神经症反应就诊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 (4 0例 )和对照 (4 0例 )两组 ,观察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加基础治疗 ,对照组只给与基础治疗。连续观察 15天。结果 :试验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特别是头痛与失眠的改善率分别达到 92 .5 %(P=0 .0 1)和 6 7.5 %(P=0 .0 3)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于脑外伤后神经症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病。本病病因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精神、饮食、性格、外伤、内分泌失调、微循环障碍等,多见于神经衰弱、抑郁症、脑外伤、更年期综合征、月经性头痛、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病发时患者头痛,或左或右,或前额,或后枕,或巅顶,疼痛连及跟、齿,常伴有失眠、心烦、急躁、纳呆,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因其易复发,病程长,持续性的头痛又常常引发失眠、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抑郁症等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十分棘手。笔者近几年来采取养血清脑颗粒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头疼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外伤在全世界都是个棘手的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存活者中许多有神经精神障碍。对许多继发症的认识仍仅仅是临床方面的,而对脑外伤后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如脑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