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高者抑之”语出《素问·至真要欠论》,是指选取有潜阳、降逆、泻下、渗湿、清热、收敛功效(即具沉、降作用)的药物组合为方。遵“逆其病而治之”的理论.广泛用治因肺,胃、肝、肾诸脏腑之气的逆冒,甚至化火上炎所导致约多种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在对中风、厥证、痛证,缸证、热证5大急证的抢救中,亦极有实用价值。现不揣浅陋,简介余运用此法的休会。一、潜阳平肝治头痛傅女,头痛3年余,每发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具有疏肝理脾、透解郁热之功效,是为传经热邪、阳气内郁所致之四逆证而设。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暧气频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陈发青 《中医研究》2002,15(3):56-57
四逆散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少阴病,四逆”之证,四逆者四肢逆冷之谓也。其症状为四肢逆冷,其病机为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方由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组成,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重”诸证。笔者近年在临床中随证加减,扩大其应用范围,疗效尚属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为张仲景所创,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笔者用其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过敏性肠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是张仲景所创,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笔者用其治疗胃神经宫能症、过敏性肠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治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系张仲景为伤寒少阴病四逆之证而立,其方药配伍实为调和肝脾、疏肝解郁之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
汪银莹  顾勤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4-127
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见胆汁反流,且大多与酸反流并存.西医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为主.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在胃气上逆、脾失运化,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或疏肝清热,或健脾益气,或宣肺降逆,或降气化痰,或滋阴清热等.顾勤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肝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上逆,故治疗时以调气机之经方小柴胡汤,可疏利三焦,调畅气机,疗效较好.此外,临证中见肝肺气逆证,如:咽中堵塞感或异物感,但饮食下咽无碍,可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相似文献   

8.
裘黎明 《光明中医》2006,21(10):17-18
脏腑之病,肝病最杂,类证和疑似证最多.肝病诸证中,肝火证为最常见.火为六淫之一,为热之甚.肝火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肝脏功能失调,肝火炽盛,气火上逆所表现的一系列证候.  相似文献   

9.
四逆胶囊对厥逆证模型小鼠肢体温度和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厥逆证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四逆胶囊对模型的影响.方法:根据心电图J点电压的变化确定"厥逆证"模型造模时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的用量和使用时点,观察造模小鼠肢体温度和心电图的变化及四逆胶囊的影响.结果:注射垂体后叶素再注射硝酸甘油,可复制的"厥逆证"模型;四逆胶囊能阻止模型肢体温度的下降、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结论:本模型与厥逆证有较大的相似性;四逆胶囊对厥逆证模型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张大宁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湿、逆四个方面,虚证有脾肾气(阳)虚和肝肾阴虚两种;湿证有湿困、水湿之不同,共同造成湿浊内蕴;逆证主要为浊毒上逆;瘀证则贯穿于疾病始终。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肾虚血瘀为本,湿浊内阻、浊毒犯逆为标,即虚、瘀、湿、逆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总体治疗原则为补肾活血以治本、祛湿降逆以治标,临证做到整体局部相结合、理证治病相结合、多种治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中医厥逆证以"手足逆冷"为辨证要点,其证虽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为病机纲要,但寒厥、热厥、气厥尚存在病性寒热之别。目前厥逆证之现代病理和生理学本质尚未明确,且尚无可视性客观指标用于中医厥逆证的诊断及其证候本质的研究。热断层成像系统可同步、精确测量人体体表温度,因此可运用热断层成像系统从体温出发进行厥逆证客观指标的研究。在探讨分析该系统用于厥逆证客观指标研究的可行性、运用方法和预期结果后,认为这一运用将有助于对中医厥逆证及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治痢疾之常证不难,而治痢疾之变证则不易。《寓意草》治痢诸案,总结了喻嘉言治痢疾变证的独特经验。本文试探其要。一、治变救逆“逆流挽舟”调气消滞,凉血清肠,是治痢之常法。然而,痢疾种种,病机迥异,又不能墨守成法。“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尤其对于危急重  相似文献   

13.
仲景在《金匮》第十篇中,对临床常见的腹部胀满、疼痛等病证进行了极为精细的辨证论治。本文仅就篇中治疗寒证腹痛诸方予以辨析,以期对学习《金匮》及临床治疗有所裨益。1 寒盛兼湿,附子粳米汤散寒化湿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本条论寒盛兼湿的腹痛证治。寒气盛于内,故腹痛剧烈;气逆于上,而逆满、呕吐,水湿内停,故肠鸣。此外,本方证还可见畏寒、手足不温、脉迟、舌淡苔白滑等。方中附子辛温散寒止痛,半夏化湿降逆止呕,粳米、甘草、大枣和养胃气扶正。诸药合用,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用治寒盛兼湿之腹痛。  相似文献   

14.
李士懋教授精研《伤寒论》,对《伤寒论》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观点领会深刻。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对《内经》"谨守病机"的疾病治疗观的具体实践;是仲景提出的辨证论治总的指导原则;应用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彭文德老中医,从事临床与教学四十余载,治疗内科杂病颇具特色。对于中风一病,尤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治疗中风必以治血入手,并据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对中风一病之演变过程,以血逆,血热、血淤、血虚四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血逆——潜降肝阳中风初起,常感头痛头胀,目眩耳鸣,头重脚轻,少寐多梦,指端时有麻木,或突然发生舌强语謇,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甚则呕吐,神识不清,舌质红、脉弦等。证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气血相并,循经络上逆,或由于阳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于巅所致。其治疗,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之“气反  相似文献   

16.
温经汤在治疗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丽杰 《光明中医》2005,20(3):20-21
高忠英老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从医 4 0余年 ,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深感老师的理论根基深厚 ,临证时辨证论治精湛 ,方剂学造诣颇深 ,处方用药灵活。我有幸拜高忠英教授为指导老师以来 ,随师临证 ,灵活运用温经汤一方获益良多 ,不揣总结如后。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 ,由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甘草、半夏、麦冬组成 ,原治疗虚寒挟瘀之崩漏症 ,具有温经散寒、养血去瘀之效。高忠英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温经汤 ,在温经汤的基础上加减用药 ,治疗因冲任虚寒 ,瘀血内阻 ,经气上逆而致的内科病症 ,常获…  相似文献   

17.
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由甘草、附子、干姜三味药组成,乃仲景为少阴寒化证所设,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用于少阴病阴盛阳虚、四肢厥逆之证。笔者临床以此方治疗妇科疾病辨证属阳虚内寒证者效果良好,兹举验案数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彭暾  周荣  黄浩楠  殷健超 《陕西中医》2011,32(5):536-537
目的:观察四逆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94例采用四逆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90例应用蒙脱石散,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症状,两组总体疗效,治疗组89.36%,对照组68.88%,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在中医辨证中与肝郁脾虚证关系密切,因此采用四逆六君子汤加味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20.
林燕  李华  李练 《陕西中医》2010,31(7):816-817
目的:讨论健脾降逆类中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儿采用健脾降逆汤(茯苓、柴胡、旋覆花、代赭石、白及、炙甘草等)加减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分级。结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分级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3.3%。结论:健脾降逆汤能改善小儿本病症状,有健脾降逆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