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亚文  杨震 《心脏杂志》2019,30(1):122-12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退休人员,主因"发作性心悸3年余"于2017年3月9日在我院住院治疗,2017-03-10静息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房颤)。反复多次复查静息心电图仍示心颤。患者自诉确诊房颤3年余,院外规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50/80mm Hg(1 mm Hg=0. 133 k Pa),口服坎地沙坦酯片(每晚8 mg),平时血压控制在140/80 mm Hg,否认冠心病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例1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痛11年,加重1个月于2008年10月30日以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曾做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完全闭塞,未做血管重建.入院时心电图:V1~V4导联呈QS波形.入院第6天心脏磁共振示:左心室横径为6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INEF)16.4%,心排血量2.48 L/min.当日晚餐后患者出现胸部压迫感,心率由70次/min增至90次/min,血压由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85/60 mm Hg,心电图V1~V4导联ST段抬高0.1 mV,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 mV,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持续静脉泵入硝酸异山梨酯(50 μg/min)和多巴胺(500 μg/min).治疗后血压维持在110/70 mm Hg,心率90次/min.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2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5年,于2003年4月9日入院.1993年患脑梗死,2001年8月逐渐出现精神差、少言语,曾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有下肢肌力弱,发作期间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2002年12月出现表情淡漠、近期记忆力下降及嗜睡.2002年以来患者多次出现发作低血压,其特点:(1)发作时间一般在早餐后;(2)多于坐位时发作;(3)发作时意识丧失,手足抽搐,大小便失禁,出汗部位不对称;(4)血压明显降低,甚至可降至0,但发病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5)低血压可用多巴胺治疗,其用量逐渐增大.体检:卧位血压15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立位血压120/65 mm Hg,自行站立、不能行走,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手可见震颤,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巴彬斯基征和查多克征阳性,左侧明显.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示脑实质萎缩、脑沟变宽、左前额叶陈旧性脑梗死,广泛皮质下实质变性.入院诊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因黑便1天,心前区疼痛3 h于2003年7月15日急诊入院.1天来,共解黑便4次,量约1 500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年,长期服用复方降压平,有胃窦炎病史3年,无冠心病史.体检:血压125/80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心界不大,律齐,心率81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上腹部压之不适,肝脾肋下未及.大便常规示:柏油样便,潜血 ,血红蛋白69g/L,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呈弓背形抬高0.2~0.3 mV.急查肌钙蛋白T 2.0μg/L.临床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即给予止血、保护胃黏膜及扩冠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伴与不伴心肌缺血(MI)改变时动态血压的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及NYHA关于心衰的诊断和分级标准。对患者同步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ABPM)与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符合本研究条件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共94例。根据AECG上有无MI改变分为两组:MI组:48例,男性12例,女性36例,年龄60~85岁,其中心衰Ⅱ级16例,Ⅲ~Ⅳ级32例;无MI组:46例,男性9例,女性37例,年龄60~82岁,其中心衰Ⅱ级20例,Ⅲ~Ⅳ级26例。观察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和PPI,白昼平均SBP、DBP、PP和PPI,夜间平均SBP、DBP、PP和.PPI。PP=SBP-DBP,PPI=PP/SBP。MI诊断标准为:J点后60 ms处ST段呈缺血型压低1 mm,持续1min,两阵间最短间隔时间为1 min。结果伴有MI患者的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SBP[分别为(125.20±21.15)mm Hg、(126.02±21.16)mmHg、(123.67±22.02)mm Hg]均明显高于不伴MI的患者[分别为(116.78±11.08)mm Hg、(117.89±11.06)mm Hg、(114.96±13.48)mmHg](P<0.05),而舒张压无差异[分别为(68.10±11.64 mm Hg、(68.61±11.92)mm Hg、(66.79±11.57)mmHg及(67.35±7.03)mm Hg、(68.30±7.17)mmHg、(65.65±7.99)mm Hg](P>0.05)。伴有MI患者的24 h、白昼和夜间PP、PPI[分别为(56.96±18.43)mm Hg、(0.48±0.08)mm Hg,(57.15±18.20)mm Hg、(0.45±0.08)mm Hg,(57.21±19.51)mm Hg、(0.46±0.09)mm Hg]均明显高于不伴MI的患者[分别为(49.41±10.43)mm Hg、(0.42±0.06)mm Hg,(49.59±10.32)mm Hg、(0.41±0.06) mm Hg,(49.52±11.38)mm Hg、(0.42±0.06)mm Hg](P<0.05~0.001)。结论本研观察结果发现,伴有MI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中主要表现为SBP增高。对老年而言,大动脉硬化程度远大于外周阻力,SBP较DBP上升更明显,甚至出现SBP升高,DBP下降,从而导致PP增大的情况,故PP能更客观地反映血管病变程度。在对两组ABPM的PP和PPI进一步分析发现,伴有MI的冠心病心衰患者,24 h、白昼和?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2015年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对之前的标准进行了更新,现简要阐述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冠心病)风险管理如下。1高血压及血压控制1.1筛查和诊断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时均应测量血压,血压升高者应择日复查以确诊是否为高血压。1.2目标(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舒张压控制在90 mm Hg;(2)在不增加治疗负担的前提下,部分患者(如年轻患者)或应将血压控制到更低水平,如收缩压130 mm Hg、舒张80 mm Hg。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2%,肺动脉收缩压(s PAP)约71 mm Hg(1 mm Hg=0.133 k Pa)。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无效,转诊我院。四肢血压示右上肢血压138/98 mm Hg,左上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82岁,因"间断干咳10年,加重伴发热10 d"于2011年5月5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10年前出现轻度干咳,无发热、胸闷及胸痛等症状,X线胸片示双下肺间质样改变(图1);胸部CT示双肺胸膜下网格状和磨玻璃影,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未给予治疗;其后间断咳嗽,每年体检示肺部病变无明显进展;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10 d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加重,伴发热、肌肉酸痛,体温高达38.8 ℃,无寒战、皮疹、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外院查外周血白细胞为16×109/L,中性粒细胞为0.86,ESR为84 mm/1 h,C反应蛋白为74.7 mg/L,X线胸片示双下肺间质样病变,左下肺可疑结节影(图 2) 外院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5 d,但症状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患高血压病30年;吸烟10包年,已戒烟30年.体检:体温37.9℃,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 急性病容,体质衰弱.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第1期(截稿日期2017年12月1日)男性,50岁,已婚,汉族。以"胸闷伴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6年12月4日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院)治疗。患者1周前受凉,此后活动后胸闷,休息可缓解,咳黄痰,伴腹胀、无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肺部感染"住院治疗,血压214/132mm Hg(1mm Hg=0.133kPa),主要异常:脑钠尿肽10 000(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憋喘12 h余"入院。查体:血压134/74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70次/min,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余无其他阳性体征。心电图示:Ⅰ、a VL、V3~V6导联T波倒置。超敏肌钙蛋白2.65μg/L(正常值<0.11μg/L)。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6 4岁 ,因纳差 ,乏力 ,面色苍白 2年余 ,多次查血常规示贫血 ,但诊断不清 ,疗效不佳于 2 0 0 2年 8月 8日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患者 2个月前因不规则发热 ,伴全身疼痛 ,眩晕 ,恶心 ,在当地医院查血 WBC 2 0 .1× 10 9/ L ,N 0 .85~0 .92 ,两次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感染骨髓像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请某上级医院会诊 ,拟诊为成人 Still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及雷公藤片治疗 3天 ,出现黑便 ,贫血发展为重度。入院查体 :T 37.3℃ ,P 10 6次 / m in,R 19次 / min,Bp12 2 / 90 mm Hg1mm Hg≈ 0 .133k Pa)。营养尚好。皮肤粘膜苍白 ,无出…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患者,女性,64岁,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咳嗽、咳痰2周,发热3 d"入住我院肾内科治疗。既往糖尿病20余年,冠心病史5年,高血压史4年,血压最高198/90mm Hg(1mm Hg=0.133k Pa)。1年前血肌酐(Cr)781.6umol/L,血常规提示贫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并肾性贫血冠心病心功能Ⅱ级",在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于2015年5月在局麻下行右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建立长期血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汉族,因"发现血压高半年,血磷异常1个月"于2016年6月21日入院。半年前因劳累性心悸、气短,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测血压144/100mm Hg(1mm Hg=0.133kPa),并进一步查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示:双心房增大,右心室饱满;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基底段稍增宽;左、右心室弛张功能减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各指标正常。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休克 (CS)是因心功能异常致组织灌流不足的一种状态。最常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该症是 AMI住院患者最多的致死原因 ,其死亡率为50 %~ 80 %。尽快评价及时处理将改善 CS患者早期及长期疗效。1 概念CS的临床概念是心脏输出功能降低及血管内容量不足出现组织低氧血症表现 ,床旁诊断包括少尿、皮肤花斑、四肢皮肤湿冷等。血液动力学标准是低血压[收缩压 <90 mm Hg(1mm Hg=0 .133 3k Pa)至少 30分钟 ]、心脏指数降低 [<2 .2 L / (min· m2 ) ]及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升高 (>15mm Hg)。2 发病率因某些患者到达医院诊断之前就…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1岁,因5 d内解暗红色血便1500 ml入院。该患者1982年曾患急性胰腺炎,1993年第1次出现呕血及便血。当时行腹部多普勒超声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脾肿大;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诊断:门脉高压症(肝外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发病至此次入院前,患者多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入院体检:血压90/55mmHg(1mm Hg=0.133kPa),心率106次/min,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一);腹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18岁.因发热、咳嗽伴血痰4个月余于1998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11月10日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7.5 ~ 38.5℃,午后为著,初伴干咳,无明显乏力和盗汗.当地X线胸片示右肺第二、三肋间片状阴影,多次查精制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和痰找抗酸杆菌均阴性.但不能除外肺结核曾于11月14日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治疗3周时出现左侧胸部刺痛,咳嗽和深呼吸时加重,咳血痰,痰中带血或血块,胸痛后第3天胸部CT示左侧胸水,加用阿米卡星1周后 B超证实胸水吸收,但仍发热 .1998年2月4日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相继换用青霉素、氧氟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均无效,仍低热、咳嗽,咳白黏痰,偶痰中带血;因出现胃肠不适而自行停用抗结核药治疗.患者于1998年2月8日和3月30日先后2次发作一过性左眼黑,1~2 min即缓解.既往有口腔溃疡和双肩、左踝和拇指及掌指关节痛史. 眼科检查未见异常.急诊查体温40℃,血压70/40 mm Hg(1mmHg=0.133 kPa), 以发热待查收入院.入院体检:T 37.5℃, 脉搏80次/min,呼吸16次/ min,血压 110/70 mm Hg(左上肢), 85/50 mm Hg(右上肢), 135/60 mm Hg(左下肢), 90/60 mm Hg(右下肢),慢性病容,贫血貌,双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双股动脉和上腹、腰背部均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右侧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均较左侧为弱,四肢皮肤温度尚对称.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86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8年"入院.患者于8年前曾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之后反复活动后胸闷、气短,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患者呈高枕卧位,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适80次/min,心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6 mm,左心房内径57 mm,左心室射血分数0.29.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时限186 ms.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同意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主诉"发现血压升高十余年"。患者10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达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时服用伲福达、达爽治疗,间断测血压多波动于130~150/90~100 mm Hg,偶有头昏、胸闷症状。既往史:有冠心病病史[当地冠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LAD)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69岁 ,以病态窦房结 (病窦 )综合征收入院。体检 :HR 50次 /min,不规则 ,偶有长间歇 ,心界向左下扩大 ,BP 1 50 /90 mm Hg (1 mm Hg =0 .1 33k Pa)。 2 4 h Holter间歇发生窦性停搏。临床诊断 :1病窦 ;2原发性高血压 期 ;3冠心病。根据患者情况 ,于 1 998年 6月 1 9日上午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VDD,术后无头昏不适 ,无心悸胸闷 ,HR 60次 /min,律齐 ,于 6月 2 9日出院。8月 3日患者突感心悸不适 ,心电图示起搏器心律伴逆行心房传导 ,部分导联呈室 -房文氏逆传。心电图分析 : 、a VL呈 R型 ,V1呈 QS型 ,宽大畸形的 QRS波群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7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而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64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无异常.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诊断:阵发性房颤.因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2009年7月27日行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