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常规免疫数据报告质量,为指导今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和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10-2012年儿童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灰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含麻疹成分疫苗(MCV)、乙脑疫苗(JE)、A群流脑疫苗(MenA)和甲肝疫苗(HepA)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D值法、R值法、脱漏率以及与疫苗用量比较法对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广东省8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1.31%~99.71%之间,估算接种率在39.38%~106.18%之间。各年HepB、PV、DPT、MCV的D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D值评价均为不可信,JE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2011、2012年BCG和MenA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HepB、PV和JE的R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R值评价均为不可信,2011、2012年BCG和MenA的R值评价为可疑。各年流动儿童HepB和MenA的脱漏率,以及2010年本地儿童MenA的脱漏率均超过10%。DPT和JE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较为接近,而HepA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有较大差别。结论广东省常规免疫报告接种数据存在漏报和虚报情况,报告接种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接种情况,数据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2006-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比较分析。结果全区报告单位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2006-2010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8%,而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除2010年糖丸D值可信外,其余均为可疑或不可信。R值除2010年为不可信外,其实均为可信。结论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大部分不可信,主要与计划免疫系统掌握的应种儿童数与统计部门公布的出生儿童数的差距及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有关[1],如何对应种数科学掌握及对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是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的关键[2]。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银川市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及工作质量,对全市2000年各级地段医院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全年常规免疫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5.83%。五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其估计接种率为88.27%~96.36%。结论通过D值、R值进行综合评价,12个单位判为可信、4个单位判定为不可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综合评价为可信。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澄城县2010-201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采用D值和R值分析澄城县2011-201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结果:澄城县2011-2014年常规免疫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均为100%,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97%,差值和比值评价多为"可信"且逐年增加,但JE-1估计接种率多低于报告接种率,主要是各年度出生儿童高度不一导致(D)值和(R)值不可信,接种率调查显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部分疫苗接种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澄城县常规免疫接种数据真实可靠,免疫接种掌握的出生人数与统计局存在差别,出现报告接种率虚高现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校正出生人数。应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宋红艳 《当代医学》2016,(25):159-160
目的:了解赤峰市松山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促进全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平衡开展。方法对2009~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数据,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法进行分析。结果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采用差值(D)评价,20%的报告数据为不可信;60%的报告数据为可疑;20%的报告数据为可信。采用R=3MV/OPV的比值评价公式和判断标准,对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2009年和2011年的数据可信,2010年的数据可疑。结论松山区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在进行接种率评估时,3年的D值及2010年的R值的可信度均较低,说明常规免疫工作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监测质量和规范化管理仍有待提高。但出生率及流动儿童等因素有可能使接种率评估产生误差,建议在排除出干扰因素后,及时开展接种率调查。  相似文献   

6.
龙岩市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龙岩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 ,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县级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2009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9%,估计接种率在66.50%~166.44%,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新罗区估计接种率均大于报告接种率。D值显示:2009年全市报告接种率均为真实、准确。R值显示:2009年全市报告接种率判定为可信。结论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数据与估计接种率存在偏差,主要与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和部分乡、村的工作薄弱有关。做好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各级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建设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各级信息管理平台,使儿童预防接种完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现接种信息实时在线管理,从而可以避免人为判定、统计造成的误差,减少因主观因素影响常规预防接种免疫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镇沅县2009—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对镇沅县2009—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沅县2009—2011年常规免疫报告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BV)、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含麻疹组份疫苗(MV)(简称“五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7%以上,2009—2011年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不大,大多为可信,五种疫苗之间的逻辑性可信或可疑,主要是出生数和卡介苗导致的其他四种疫苗D值和R值为可疑.接种率调查显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五种疫苗接种率和DPT加强接种率差异加强接种率差导”)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第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免疫监测镇沅县儿童接种数据可靠但外来儿童BCG存在漏报,计划免疫掌握数与统计部门、公安、妇幼掌握数据存在差别,出现镇沅县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偏高现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生人口数及校正系数,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波市镇海区〈12个月龄儿童常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来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平衡开展。方法利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比值(R)值等方法,对宁波市镇海区2007年度〈12个月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种疫苗累计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全年的报告接种率数据基本可信,但全区有2个接种门诊数据为不可信。结论通过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注重对免疫规划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评价2011-2016年张家港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方法对2011-2016年张家港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采用差值(D)和比值(R)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张家港市20家预防接种门诊常规免疫接种报表报告完整率100.00%,卡介苗(BCG)、乙肝苗(HepB)、脊髓灰质炎苗(OPV)、百白破苗(DPT)和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报告接种率均>99.00%,而估计接种率为77.65%~133.69%,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D值评价中,HepB、OPV为可信,BCG、DPT、MCV为可疑。R值评价中,仅OPV/DPT为可信。结论 2011-2016年张家港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与估计接种率存在差距,主要与应种儿童数掌握方法不一致有关,且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有关。因此,应科学掌握人口数据,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以提高接种质量和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常德市200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工作质量,总结指导今后的计免工作。方法 运用Excel20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5种疫苗基础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和估计接种率,并对全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完整性、差值(D)和比值(R)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县级单位报告及时率100%,报告单位完整率85.67%,全市5种疫苗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差距较大,报告接种率在96.27%~98.32%之间,估计接种率卡介苗(BCG)71.10%、脊灰疫苗(OPV)74.97%、百白破(DPT)74.90%、麻疹疫苗(MV)73.33%、乙肝疫苗HBV67.39%。D值评价:全市5种疫苗报告接种率均不可信,9个县级单位除武陵区MV可信外,其余均为可疑或不可信。R值评价:全市可信。9个县级单位有3个可信,4个可疑,2个不可信。结论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和报告接种率监测,准确掌握应种对象的变化,增强报告员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内蒙古兴和县2004-2008年5种常规疫苗的免疫接种率情况。方法:通过整理2004-2008年兴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表中的信息资料,采用估算接种率、报告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方法对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和麻疹疫苗(MV)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4-2008年5苗的估算接种率在56.77%~108.41%之间;报告接种率均在98.00%以上;D值的可信率和可疑率均为44.00%,不可信率为12.00%;R值均为不可信。结论:2004-2008年兴和县报告接种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经过评价后的报告接种率资料存在不可信现象,应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水平,增强其常规免疫预防接种的意识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推动我省免疫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方法在全省7个地区采取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共调查2008—2009年出生儿童1261名,接种记录按照卫生部标准进行统计。结果调查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BCG)93.10%、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91.67%、百白破联合疫苗(DPT)91.28%、麻疹减毒活疫苗(MV)91.12%、乙型肝炎疫苗(HepB)92.23%,五苗合格接种率为90.40%;流脑A群疫苗(MenA)84.14%、甲肝疫苗(HepA—1)82.71%,全省新增的甲肝、流脑疫苗接种率较低,大部分地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85%以下。结论我省部分地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与国家规定目标以县为单位接种率〉85%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强免疫未得到很好地开展。部分地区流脑、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德庆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情况,分析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德庆县2009~2011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德庆县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170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20.99/10万剂次。反应分类构成为一般反应占72.94%(15.31/10万剂次)、异常反应占24.12%(5.06/10万剂次)、偶合反应占2.94%(0.62/10万剂次)。全县接种单位报告覆盖率为61.54%(8/13),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1.13:1,年龄分布以1岁以下年龄组较多(47.06%),主要报告月份为3~8月份,报告反应时间较多发生在1d内(67.06%);AEFI涉及25种疫苗,第一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以全细胞百白破疫苗(212.12/10万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43.11/10万剂次)、麻风疫苗(29.07/10万剂次)居前3位;第二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以甲乙肝联合疫苗(225.56/10万剂次)、23价肺炎疫苗(164.38/10万剂次)、甲肝灭活疫苗(115.42/10万剂次)居前3位。一类疫苗的报告发生率17.57/10万剂次,二类疫苗为37.58/10万剂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P=0.10)。一般反应中以发热(53.23%)、局部红肿硬结(30.65%)为主;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56.10%)为主;偶合反应以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结论德庆县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较好,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及其负面影响。促进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提高儿童免疫接种水平,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方法统一制定调查问卷,在预防接种门诊、幼儿园及公共场所对6周岁以下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回收的480份调查表资料用Excel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88.13%的家长全部或部分知晓本地区应接种的10种国家基础免疫疫苗和接种程序,家长知晓率较高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麻风二联疫苗)、VI服脊灰糖丸(OPV)等;家长对基础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甲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相应传染病的知晓率较高: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90.83%是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告知,82.71%是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通知信息告知,75.83%是预防接种告知书获知;87.71%的家长会主动按照接种程序带孩子接种疫苗;影响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和重视度的因素有家长文化程度、户籍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力度。疾控机构主动加强宣传和服务行为,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与参与性,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王圆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694-696
目的 了解海口市免疫规划现状,为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制订有效的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5年每年一次,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机械抽样方法从4个区每个区抽取15个村级单位,每个单位调查7~ 10名适龄儿童.结果 “五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单苗接种率为98.27% ~ 99.67%,“全程”接种率为96.77%;接种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4个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均衡,接种率相近;流动儿童接种率(94.70% ~ 99.18%)稍低于常住儿童(97.53% ~ 99.85%);城乡结合部儿童接种率(94.75%~99.03%)低于城区(97.13%~99.91%)和农村(97.36%~99.91%)地区的儿童.结论 海口市2006年以来“五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流动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儿童是预防接种工作的相对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我市制订乙型肝炎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对从化市1995~2005年学龄前儿童进行乙型肝炎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分析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结合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当年该市农村学龄前幼儿HBsAg携带率进行比较,用以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随着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的逐年上升,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则逐年下降,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由1995年的15.8%下降到2005年的4.5%(P〈0.05)。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抗-HBs)则逐年上升,由1995年的39.9%升高到2005年的71.3%(P〈0.05)。同一时期内,城区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较农村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城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接种效果均高于农村儿童。加强对乙肝易感人群的有计划的免疫,是降低乙肝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小样本抽样调查、用建卡率估算实际接种率、以计算R比值、D差值评价常规报表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法通过计算接种率的R比值、D差值,利用逻辑对比关系,推算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性、可靠性。结果我市报告接种率虽然很高,但资料质量较差,大部分地区存在逻辑性错误。估计接种率低于报告接种率,我市2007年四种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大约在90%左右。结论通过对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分析,有助于发现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报表质量,使之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