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治疗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比较HIFU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2、4周患者超声声像图及血HCG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HIFU治疗前与治疗后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IFU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治疗后4周,经阴道彩超显示14例患者病灶完全消失,6例患者子宫切口见一不规则壁薄光滑的无回声区.结论 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阴道内超声诊断CSP的特点和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对患者行经阴道扫查。结果 26例患者妊娠囊均着床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滋养血流来自切口部位。子宫轻度增大18例、无增大8例。24例患者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改变、2例宫腔内可见不均质高回声。1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切口处单纯孕囊,子宫浆膜层与孕囊之间肌层部分缺如;12例表现为不均质团块型,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失常,切口处肌层菲薄,其中10例子宫下段非均质病灶区内及周边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阻力指数(RI)为0.28~0.55。结论经阴道内彩超在早期诊断CSP方面有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治疗子宫内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经HIFU治疗的5例子宫内异位妊娠患者资料,中位年龄35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行MRI检查。观察术前、术后MRI图像,了解妊娠囊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妊娠囊附着处子宫肌层改变、强化及其HIFU术后MRI表现。结果 HIFU术前MRI示4例为瘢痕妊娠(CSP),1例为宫颈妊娠;2例妊娠囊信号均匀,3例妊娠囊信号不均;CSP患者子宫前壁肌层明显变薄,厚度1~2 mm。强化:1例CSP患者妊娠囊未见强化,但宫旁可见多发增粗、迂曲强化血管影;余3例CSP患者妊娠囊内可见条索状、斑片状明显强化;宫颈妊娠患者见妊娠囊壁均匀强化。HIFU术后MRI示:4例妊娠囊均较前缩小,1例妊娠囊较前无明显改变;5例病灶信号均较前升高/不均匀;1例CSP妊娠囊术前强化灶未见显示;1例CSP患者术前无强化,但术后宫旁增粗、迂曲强化血管较前减少,强化程度减弱。另2例CSP妊娠囊仍见少许条索状、斑片状强化,但强化范围较前缩小、部分坏死改变。宫颈妊娠患者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的价值.方法 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HIFU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对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胚囊型治疗后孕囊塌陷、变形、胚芽未见长大,6例卵黄囊回声稍增强、壁增厚,血流轻度减少;6例包块型治疗后回声先稍增高,而后中央区回声减低,最终表现为稍高回声,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1周、4周RI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RI高于治疗后1周(P均<0.05);但T-HCG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FU治疗割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及随访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一种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在既往剖宫产时子宫瘢痕处,可导致子宫破裂、子宫大出血、胎盘植入等,严重可导致孕妇死亡,是剖宫产术后潜在的远期严重并发症[1]。CSP发病原因主要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有关[2]。经阴道B超检查可见子宫峡部或子宫下段不均匀回声区的妊娠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部分患者囊内可见胚芽,附件区未探及包块[3]。CSP的治疗多根据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  相似文献   

7.
陈敏 《中国内镜杂志》2016,22(6):104-10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病灶切除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CSP患者,经阴道彩超确诊为外生型CSP患者16例进行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物切除+子宫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时间、月经恢复、住院天数及月经复潮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量80 ml,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平均4周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平均住院时间8 d,术后32~42 d恢复月经周期。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和分型后,对于外生型CSP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引导行药物及吸胚介入治疗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病灶声像学特征,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药物注射及吸胚介入治疗,观察血流阻力指数以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结果 51例患者孕囊周围可见丰富低阻血流,22例患者B超图像检查孕囊内显示卵黄囊,13例患者B超图像显示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有5例患者血HCG下降不明显,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经过5d治疗患者血HCG水平明显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在4~6周内血HCG恢复正常水平。患者血流阻力指数经过5d治疗明显提高(P0.05),在4~6周内血流阻力指数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引导超声引导下行药物注射及吸胚介入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致阴道持续出血的治疗方法、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CSP致阴道持续出血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大出血入院。入院后阴道持续出血,妇科检查见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质软。按胎物残留行清宫术,术中见阴道内有大量血凝块,吸出积血约300 ml,未见明显胎物组织。吸刮后仍可见大量鲜红色血液自宫颈口流出,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5790.0 U/L,B超检查示子宫切口处见一4.9 cm×4.0 cm大小的混合回声,考虑CSP,予相应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3周后复查血β-HCG恢复正常;复查B超示子宫下段前壁包块缩小显著,宫体大小恢复正常,宫体肌层回声均匀。结论严格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技巧,重视产后避孕是预防CSP的主要办法。另外,正确诊断和妥善治疗对CSP病情转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36-1437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CS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CSP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研究组行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在院诊治时间、随访3个月血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减少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在院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血清β-HCG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量减少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子宫切口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CSP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月经及血清β-HCG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