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280名50~76岁绝经后妇女腰椎正位、股骨上端骨密度,计算出体重指数,探讨骨密度(BMD)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腰椎、股骨上端BMD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体重与腰椎、股骨上端的BMD相关性(γ=0.388,r=0.263~0.272,p<0.01)比身高、体重指数与BMD相关性好,L2~4BMD与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4627+0.0069X,r=0.388,p<0.01。提示:体重对绝经后妇女BMD影响较身高和体重指数大,低体重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低体重(BMI≤20kg/m2)绝经后妇女采取适当措施防治骨质疏松非常有意义。体重超过理想体重每10kg,则L2~4BMD测量值应扣除0.069g/cm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比较了双能X线吸法(DXA)与定量CT(QCT)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对56例健康妇女(H组)及48例骨折后骨质疏松妇女(OP组)进行了DXA及QCT测量。DXA与QCT在H、OP组均显著相关(r=0.75,P<0.0001,r=0.58,P<0.0001)。H组及OP组,随年龄增长的骨减少率,QCT较DXA法为高。而两组中骨密度的差别,QCT较DXA法更大(P<0.05)。结论;由于QCT可以选择性测量椎体松质骨,故可较DXA更能很好地区分健康人与骨质疏松病人。  相似文献   

3.
以骨密度测量应用最广的3种方法(DXA─双能x线吸收法,QCT─定量CT法和SPA─单光子吸收法)测量绝经后妇女的骨矿密度,比较其测量值、诊断结果和相关关系。首先用SPA法测量绝经后妇女181例,诊断骨质疏松(OP)47例。三种方法测量骨矿密度的均值分别低于峰值骨量的M─2s的9%、21.4%和21%,且DXA和QCT两种方法测量的均值都在骨折阈值范围内。DXA和QCT诊断47例OP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排除椎骨骨质增生后的x2=0.237,且DXA和QCT测量值之间为正相关,r=0.799,而DXA、QCT和SPA之间的相关系数,r=0.185和0.285,DXA诊断OP的敏感性为86.6%,特异性为70%。  相似文献   

4.
以腰椎前后位骨矿含量、面积估价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针对前后位腰椎骨密度(BMD)受骨质增生或压缩性骨折等因素影响而易造成判断结果的误差,根据BMD=骨矿含量(BMC)/面积(Area)的关系,旨通过对BMC及Area正常范围的评价,进一步判断BMD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进行不同性别平衡峰值期BMD年龄段的估价、计算其BMC及Area均值,以身高为自变量,BMD为应变量分别作直线回归,建立BMC、Area与身高的回归方程,利用其回归方程进行BMD正常值的预报。结果平衡峰值BMD的年龄,男性为20~49岁,女性为30~49岁;BMC及Area的均值,男性分别为56.47g及46.39cm2,女性分别为47.41g及41.12cm2;90%正常范围:男性BMC=0.327×身高(cm)±14.76、Area=0.271×身高(cm)±5.96,女性BMC=0.294×身高(cm)±11.85,Area=0.225×身高(cm)±5.0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仅靠腰椎BMD结果进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正确评价腰椎的BMC与Area,方能对其BMD测量的可靠程度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诊断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美国Lunar公司DPX-L型双能X线BMD测定仪,随机对北京市60~94岁734名老年人进行BMD测定,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减低2.5SD较减低2.5SD所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1倍左右,如以Ward’s三角为例,男性60~69、70~79及80岁以上组,以减低2.0SD为诊断标准,其患病率各为25.5%、47.6%及48.2%;若以减低2.5SD为诊断标准其患病率则下降为10.6%、19.0%及23.2%,两者相差1倍以上。结论:若以减低2.5SD为诊断标准很可能造成一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被误诊、漏诊。鉴于国人BMD峰值较白人低0.5SD左右,应以峰值减低2.0SD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为宜。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区骨峰值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骨峰值(PBM)的基本情况,为骨质疏松(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地区20~4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368名,进行了腰椎(L2-4)正位和髋部的双能X线骨密度(BMD)的测量。结果20~49岁人群的BMD相对稳定,男性腰椎骨峰值见于20~29岁,值为1.075±0.114(g/cm^2);女性见于30~39岁,值为1.106±0.113(g/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健康中国女性进行X-ray骨密度检测,从而找到前臂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增长的关系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07例职业女性采用丹麦Pronosco公司生产的数码式X光片骨密度扫描仪进行前臂骨密度测定,将数据用Excel数据表格、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7岁以前,骨密度呈增加趋势,28-34岁达峰值,35岁以后逐年下降,49岁以后骨密度明显下降;34岁以前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0,35岁以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49岁以后明显增加,70岁以后已过半。结论:骨生长、发育、衰老具有一定变化规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生理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   总被引:230,自引:30,他引:20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件一、诊断原则诊断骨质疏松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在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参考病史、生化和骨折进行综合考虑。二、基本手段1.判断骨密度减少尽可能以骨矿含量和脊椎X线片相结合,本标准目前主要以DXA(双能X线吸收法)为手段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应用利维爱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86例,年龄50~81岁,平均65±0.03岁。绝经时间为5~23年,平均14年。应用利维爱2.5mg,隔日一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自觉症状改善者(有效率)为91.8%,治疗前后分别用Lunar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L2~4的骨密度(BMD),治疗后50~69岁组明显提高(p<0.01),70~81岁组BMD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没有一例出现再来月经者。本治疗结果表明利维爱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较好的性激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矿物质密度水平的变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23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23例正常健康者的腰椎2~4(L2~L4)和右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结果表明,绝经后女性RA患者L2~L4、右侧股骨近端的BMD测量值(g/cm2)明显低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P<0.05)。绝经后女性RA患者L2~L4骨密度的Z-score与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03,n=23)。提示绝经后女性RA患者存在明显的骨质丢失。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区骨量峰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广州城乡居民骨量峰值及其特点和影响中青年妇女骨量的因素 ,为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有用的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地区 2 0~ 4 9岁城乡正常男女性居民 4 80人 ,先行问卷调查再进行腰椎 (L2~ 4 )正位和髋部的双能X线骨密度 (BMD)的测量。结果 男性腰椎和髋部骨量峰值 (PBM)出现在 2 0~ 2 9岁 ,L2~ 4 的PBM值为 1 14 0± 0 0 12 9(g cm2 ) ,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腰椎和髋部PBM出现在 30~ 39岁 (髋部的Ward’s区出现在 2 0~ 2 9岁 ) ,L2~ 4 的PBM为 1 138± 0 0 99(g cm2 ) ,男女性无显著差异。髋部PBM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4 0~ 4 9岁不论L2~ 4 和髋部BMD女性都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妊娠、分娩、哺乳、避孕药、输卵管结扎术对骨量影响无显著性。结论 广州地区女性的PBM近似北京及上海地区高于成都地区。 4 0~ 4 9岁女性腰椎及髋部BMD都高于男性 ,可能与广州地区女性从事较重农业劳动有关。男性则低于沈阳、北京、上海而高于成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河南地区正常人骨密度的数据,作者应用美国 Hologic 生产的双能 X 线4500 W型骨密度仪,对417例正常人进行了全身和腰椎正、侧位(包括侧位区域值)检测,现就四肢和骨盆骨密度的测试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均在30~39岁达峰值,峰值后随年龄增长骨密度均逐渐降低,但女性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男性;不管任何年龄段女性骨密度均小于男性;左上肢骨密度小于右上肢;而双下肢骨密度无显著差异。本组检测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群体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503例正常骨密度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广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广州地区503名20-49岁居民进行腰椎2-4和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 男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20-岁,男性髋部骨密度峰值均在25-岁。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30-岁,女性髋部骨密度峰值在25-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在50-岁出现明显加速,男性没有加速下降现象。结论 我国男性骨密度峰值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性(P>0.05),男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年龄略早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武汉地区1359例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 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武汉地区2-91岁的居民1359人进行L1-4和髋部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腰椎骨峰值在30-34岁年龄段,女性在35-39岁;男、女性髋部骨峰值均在30-34岁。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武汉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7.8%,女性为67.3%。结论 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在中老年妇女,但对于男性也不可忽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Reed MR  Murray JR  Abdy SE  Francis RM  McCaskie AW 《BONE》2004,34(4):716-719
Despite the fact that 50%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Colles' fracture have evidence of osteoporosis, the vast majority of women with forearm fractures are neither investigated nor treated for osteoporosis. Digital X-ray radiogrammetry (DXR) provides an attractive option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as it requires no additional X-rays over and above those performed as part of clinical management. We have compared DXR analysis of nonstandardised plain films taken routinely in accident and emergency with peripheral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pDXA) in a group presenting with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Women presenting with a fracture of the distal forearm underwent pDXA measurements of the calcaneus. Plain X-rays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presentation were taken to allow adequate fracture treatment. No additional radiographer training or standardisation of films was performed. The DXR technique relies upon visualisation of the metacarpal shafts and this was not visualised on 123 of 201 (61%) films. The AP plain film was thus assessed using DXR for BMD in the remaining 78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70.6 years (SE = 1.3). Mean BMD for DXR was 0.46 g/cm2 (SE = 0.01) and for pDXA was 0.40 g/cm2 (SE = 0.0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D measured using the two techniques was 0.55 (P < 0.001). Although DXR measurements could not b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is proportion could easily be increased by routinely including the metacarpal shaft region in X-rays obtained after suspected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DXA and DXR results is comparable with those reported between DXA measurements at the forearm, spine and hip.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DXR may provide a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future fracture risk. The potential advantage of DXR over calcaneal pDXA measurements is that standard forearm X-ray obtained as part of fracture management could be us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河南电业基层36 个单位316 名从事脑力劳动者腰椎的骨矿含量。方法 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 线4500W 型骨密度仪,行腰椎前后位和侧位骨矿含量检测,重点分析了腰椎侧位感兴趣区BMD。结果 在被检测的316 名脑力劳动者中,腰椎前后位和侧位BMD 男女组均于30~39 岁达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BMD 呈下降趋势,腰椎侧位感兴趣区BMD 显著低于腰椎侧位BMD,经统计学处理P< 0.001;轻度骨质疏松34 例(占10.75% );中度骨质疏松64 例(占20.25% );重度骨质疏松25 例(占7.91% );总计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9.91% 。结论 腰椎侧位感兴趣区骨矿含量检测能早期反映BMD 的变化;分析脑力劳动者骨质疏松原因之一是户外活动和体力劳动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辽宁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地区一般人群随机抽样2300例,应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受试的L2-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位)的BMD值。结果 各检测组的BMD峰值均出现于20-29岁组,且BM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进入50-59岁组,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尤以Ward's区明显。60-69岁年龄组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27%,女性为46.8%。结论 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西藏拉萨地区藏族正常人群骨矿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解正常藏族人群骨量分布,确定峰值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丢失规律,为骨质疏松骨密度诊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5∽89岁健康藏族男女681人,20岁以前以5岁为一年龄段,其它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DTX-200(美国OSTEOMETER公司提供)双能X线密度仪,对非优势手臂的远端进行测量,取结果的平均值,数据输入SPSS软件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峰值骨量男女都在30∽39年龄段,以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男性在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17.61%,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3.90%;女性在50.59年龄段13.91%。女性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已达26.48%。结论 应依据不同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建立诊断标准,用骨量丢失百分率诊断骨质疏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鞍山市区人群定量超声骨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胫骨定量超声(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1368例健康右胫骨超声速度(SOS),并分析停经时间、骨折史等因素对SOS值的影响。结果:男性SOS峰值在40-44年龄组,女性在35-39年龄组。男性60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70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50岁以上SOS即下降(P<0.05)。40岁以前女性SOS值高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低于男性(P<0.01)。随着停经时间延长,女性SOS下降,停经5年以内下降迅速(P<0.01),5年以后下降缓慢。围绝经期妇女中,停经组明显低于同年龄未绝经组(P<0.01)。低于青年组均值2.0SD发生率13.37%,50岁以上为18.19%。结论:老年人胫骨SOS明显下降,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因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2.0SD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较适合本地区情况。QUS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危险性具有快捷无创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1600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 B M 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骨质疏松症( O P) B M D 诊断标准探讨。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1600例正常人腰椎前后位、腰3侧位、股骨近段各部位 B M D 值,其中女性1072例,男528例,年龄范围30~89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为6组统计分析,同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其25 S D 作为 O P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男女两性 B M D 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各部位 B M D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其中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两性骨丢失速度70岁之前 W ard's> L2 L4 > Neck > Troch,70岁之后 W ard's Neck> Troch> L2 L4。在减低20 S D 患病男性有288% ,女性有351% 的人已发生骨折。结论 为本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段 B M D 值及变化特点积累了数据和资料,同时提出为避免部分 O P患者误诊、漏诊,鉴于国情, O P诊断标准以减低20 S D 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