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PLC法测定肾脏移植患者血浆中霉酚酸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茹  文爱东  赵磊  林琳  王萌  吴寅 《医学争鸣》2004,25(15):1416-1418
目的:HPLC法测定肾脏移植患者血浆霉酚酸(MPA)浓度,研究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Discover C18(250.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磷酸盐缓冲液∶乙腈(45∶5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进样量100 μL. 根据9例肾脏移植患者口服骁悉(又霉酚酸酯,MMF),由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血浆中MPA的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当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0995~27.8516 mg/L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最低检出浓度为5 μg/L,方法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0%,97.82%和98.62%,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6%,1.8%,0.5%和5.6%,3.2%,1.3%. 药动学参数表明MPA人体过程符合单室开放模型,Tmax,Cmax和AUC(0-12 h)分别为0.93 h,10.24 mg/L和31.23 mg/(h·L). 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应用于临床脏器移植患者血浆中MPA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2.
霉酚酸酯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06例肾移植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霉酚酸酯治疗组(n=56例),硫唑嘌呤治疗组(n=50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时间为术后6个月内。[结果]霉酚酸酯治疗组急性排斥发生率20%,较硫唑嘌呤组急笥排斥反应发生率44%低(P<0.01),霉酚酸酯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缓解率82%,硫唑嘌呤组55%(P<0.05);肝霉酚酸酯组发生率10%,硫唑嘌呤组20%(P<0.01);巨细胞病毒等感染霉酚酸酯组发生率较少,而人、肾存活率高。[结论]霉酚酸酯作为一种新的抗排斥治疗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且毒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骁悉 ,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近期 (3个月 )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尸肾移植患者 112例 ,随机分成两组 :MMF(2 .0 g/ d)组和硫唑嘌呤 (AZA)组 ,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环孢霉素 A(Cs A)和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 3个月 ,急性排斥发生率 ,MMF组 6 0例 ,为 16 .6 % (10 / 6 0 ) ;AZA组 5 2例 ,为 41.5 % (2 2 / 5 2 ) ;两组差异显著 (P<0 .0 1)。 MMF组 5例发现血白细胞、血小板等不同程度下降 ,3例出现腹泻 ,在 MMF减量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未见有 MMF引起的肝、肾功能异常病例 ;AZA组有 9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  MMF具有预防和减少近期急性排斥反应效果 ,且副作用轻 ,为可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酶酚酸酯(骁悉,MMF)在预防肾移植信后近期(3个月)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尸肾移植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MMF(2.0g/d)组和硫唑嘌呤(AZA)组,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环孢霉素A(CsA)和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3个月,急性排斥发生率,MMF组60例,为16.6%(10/60);AZA组52例,为41.5%(22/52);两组差异显著(P〈0.01)。MM  相似文献   

5.
普乐可复在肾移植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体内普乐可复 (FK5 0 6 )药代动力学特征 ,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全血中 FK5 0 6浓度 ,以 3P97药动学程序拟合求算 FK5 0 6药动学参数 .结果 在患者 po FK5 0 6 (9m g/ 12 h)达稳定态后 FK5 0 6在体内处置为一室开放模型 ,药动力学参数 Tmax,ρmax,T1 /2 ke,AUC分别为 1.2 h,75 .3mg· L- 1 ,3.9h和 5 2 6 .6 mg· h· L- 1 ,全血浓度波动差值为 6 3.4mg· L- 1 .结论 为降低 FK5 0 6全血浓度波动范围 ,采用 8h一次 po FK5 0 6更为适宜 ,同时应加强 FK5 0 6血药浓度监测 ,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服用霉酚酸酯(MMF)的肾移植受者在免疫抑制维持治疗期霉酚酸(MPA)的暴露水平.方法 60例肾移植受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MMF和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于服用MMF后0.5、2、4h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酶增强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MPA浓度,以有限采样法的简化公式计算肾移植受者MP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根据口服MMF剂量,将患者分为3组:MMF低剂量组(MMF<1.5 g/d,n=18)、MMF推荐剂量组(MMF=1.5 g/d,n =29)、MMF高剂量组(MMF>1.5 g/d,n=13).根据MPA AUC值,将患者分为MPA低暴露组(MPA AUC<30 mg·h·L-1).MPA目标暴露组(MPAAUC =30~60 mg·h·L-1)、MPA高暴露组(MPA AUC>60 mg.h·L-1).结果 60例肾移植受者MPA AUC平均值为(59.83±19.42)mg·h·L-1;其中,MPA低暴露组3例(5.0%),MPA目标暴露组31例(51.7%),MPA高暴露组26例(43.3%);三组CsA平均用量分别为(166.67±14.43) mg/d、( 137.10 ±41.27) mg/d和(128.85±37.88) mg/d,呈递减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未监测MPA AUC水平而仅根据临床事件调整MMF用量的情况下,肾移植受者平均MPA暴露水平偏高;MPA药代动力学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MMF的治疗药物监测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8.
葛根素在三种动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体重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异速增大方程对葛根素在大鼠、家兔、狗iv9 mg/kg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其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中Vss,T1/2α,MRT和K_(10)的对数值与其体重的对数值呈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1998 0 2 / 2 0 0 1 0 4我院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6 0例[1,2 ] ,分为 3组 :A组 2 3(男 15 ,女 8)例 ,年龄 18~ 5 8岁 ,给予霉酚酸酯 (Cellcept,MMF) 1g口服 ,2次·d-1;B组 18(男 12 ,女 6 )例 ,年龄 2 0~ 5 9岁 ,给予MMF 0 .75 g口服 ,2次·d-1;C组 19(男 12 ,女 7)例 ,年龄 2 1~ 6 3岁 ,给予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Aza) 5 0~ 10 0mg口服 ,1次·d-1.以上 3组均加用环孢素A (cyclosporineA ,CsA)和泼尼松 (prednison ,Pred) .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加替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俊峰  邸敏  王睿 《当代医学》2001,7(7):46-49,53
本文概要介绍新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在健康人群、特殊人群和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Lu JS  Xiao XR  Ao JH  Gao JP  Dong J  Hong BF  Li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0):657-660
目的探讨同种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由霉酚酸酯(MMF)转换为硫唑嘌呤(AzA)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方法对门诊随访的87例肾移植术后低危患者进行转换药物的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开放原则分为两组:转换组42例,在术后满6个月从霉酚酸酯转换为硫唑嘌呤,对照组45例,在术后一直用霉酚酸酯。观察对比各组的移植肾功能指标、排斥反应、并发症及药物毒副作用情况至术后满18个月或出现终点事件为止,评价药物转换的安全性。结果转换组与对照组在移植肾无事件生存率及排斥反应发生率等治疗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转换组的肝损害和白细胞减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调整药物剂量和辅助治疗后绝大多数可恢复。结论在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医疗体制下,部分患者在肾移植术后由MMF转换为硫唑嘌呤是有必要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安全有效的;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患者sCD3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ang JL  Hao HJ  Qin B  Bang LQ  Zhang ZH  Xin DQ  Guo YL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0):651-653
目的研究sCD30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CD30ELISA试剂盒(双抗体加心法)对58例首次肾移植患者术前1d、术后7d、28d进行了sCD30检测,31例健康者与术前1dsCD30做对照,并记录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肾移植术前1d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4.843,P<0.05,有显著性差异。肾移植术后第7天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7.20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肾移植术后第28天sCD30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X2=2.095,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CD30的高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有关,sCD30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功能移植肾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10年来切除的失功能移植肾27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将切除的大体标本由2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阅片,根据Banff 2009标准进行诊断同时结合术中所见,明确失功能移植肾的切除原因。结果:病理提示15例为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或急性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合并其他病变(其中结核菌感染1例,霉菌感染2例,IgA肾病1例,术中探查血栓6例,移植肾破裂3例),6例为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合并其他病变[其中急性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2例,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PTLD)2例],4例为移植肾终末期肾,2例为PTLD。本组中1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配型总错配点数大于1个,其中11例病理证实为排斥反应。结论:失功能移植肾切除的主要原因是排斥反应合并其他病变,HLA配型不完全一致可能是引起排斥的原因,血栓、感染等是合并的病变,而移植肾终末期肾、PTLD在失功能移植肾中也占到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前应用达利珠单抗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 ,探讨减少达利珠单抗使用次数的可能性。方法 对 5例首次接受尸肾移植的患者术前 2h内给予达利珠单抗 5 0mg ,5例均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最长 2年 ,最短 3个月 ,观察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 ,严重程度 ,人·肾存活情况 ,感染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5例中只有 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且程度较轻 ,随访期内 ,人·肾均存活。 1例术后 3个月时发生手指皮肤感染。结论 术前应用达利珠单抗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u YW  Wang WG  Zhou HL  Zhang WL  Yang SJ  Wang JG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83-1985
目的 研究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供体骨髓与肾脏联合移植 ,进行 2 4例造血干细胞微嵌合体诱导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受者嵌合状态 ,与单纯肾脏移植组 37例比较嵌合发生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 1年 ,肾骨髓联合移植组术后嵌合体发生率 (87 5 % ,2 1/ 2 4 )明显高于单纯肾脏移植组 (40 5 % ,15 / 3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嵌合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性率 (19 4 % ,7/ 36 )与嵌合阴性组 (44 % ,11/ 2 5 )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肾骨髓联合移植可诱导嵌合体发生并增加受者对供体器官的免疫耐受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嵌合现象与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JIN ZK  TIAN PX  XUE WJ  DING XM  PAN XM  DING CG  JIA LN  GE GQ  HAO J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6):2528-2531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可溶性CD30(sCD30)的表达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以及联合两者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受者66例,其中38例移植肾功能正常,15例为急性排斥反应,13例为慢性排斥反应.检测所有受者血清HLA-G5、sCD30的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LA-G5联合sCD30评价移植术后1年内及术后1年以上不同免疫状态的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LA-G5水平与血肌酐水平相关(r=-0.493,P<0.01),sCD30水平与血肌酐水平相关(r=0.691,P<0.01).术后1年内,当HLA-G5临界值取82μg/L,sCD30 临界值取12.2μg/L时,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敏感度为7 8.6%,特异度为85.7%;术后1年以上,当HLA-G5临界值取141μg/L,sCD30临界值取10.3 μg/L时,评价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4.6%.结论 血清HLA-G5联合sCD30可作为反映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简便而有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MMF)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访49例丙型肝炎肾移植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术后给予强的松(prednisone Pred)、MMF、环孢素)或普乐可复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将术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持续服药(服药组)、减少或停用MMF(减停组)两组,均给予保肝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所需的天数。结果 49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服药组8例、减停组11例,在相同治疗方案下,两组肝功能异常至好转及肝功能好转至正常所需的治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减少或停用MMF,并及时给予保肝治疗。使患者肝功能尽快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的膜型HLA-G(mHLA-G)、胞内HLA-G(iHLA-G)和可溶型HLA-G(sHLA-G)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术后临床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年2月至2006年6月解放军第三零九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的175例受者,根据4周内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36例)、功能稳定组(139例),30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HLA-GI、iHLA-G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sHLA-G5的含量.结果 T淋巴细胞CD~+ mHLA-G1~+、CD8~+ mHLA-G1~+、CD4~+ iHLA-G1~+、CD8~+ iHLA-G1~+平均表达率在对照组分别为0.43%±0.19%、1.23%±0.41%、27%±13%、36%±14%,急性排斥反应组分别为:0.57%±0.34%、1.31%±0.56%、26%±8%、37%±17%,功能稳定组分别为0.61%±0.43%、1.39%±0.47%、26%±9%、37%±17%,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浆sHLA-G5表达在对照组为(25±14)ng/ml;急性排斥组术前为(24±15)ng/ml,术后为(34±21)ng/ml;功能稳定组术前为(25±11)ng/ml,术后为(56±32)ng/ml;急性排斥组和功能稳定组术前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稳定组明显高于急性排斥组(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存在一群比率较低的HLA-G~+ T淋巴细胞,mHLA-G1和iHLA-G1的表达与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无关,sHLA-G5的高表达与排斥反应发生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联合使用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受者为43岁, 终未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于2000年4月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普乐可复、霉酸酚酯与强的松预 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术后13个月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无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药物的副作 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及轻度的骨髓抑制。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预防术后排斥反应 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