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温护理杜秀英,李惠聪本文通过对9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就合理的保温来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降低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襁褓预热襁褓预热是低出生体重儿防止硬肿症发生的第一步。胎儿娩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内温度,在低...  相似文献   

2.
高华  赖龙龙  蔡妮 《河北医学》2005,11(3):263-264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系统管理的4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系统观察,对其体格发育指标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进行监测。同时进行智力和听力测定。结果:(包括体格发育、智力和听力发育的有关指标的数据。)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追赶明显落后于低出生体重儿。经过合理喂养和早期有效干预,约半数低出生体重儿至1岁时可以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影响因素和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7例出生低体重儿童进行了3年定期的体格发育随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及头围,并与正常儿对照组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发现:在婴幼儿期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速度较正常儿快;其中早产低体重儿生长速度又较足月小样儿为快;到2岁左右,早产儿体重、身长及头围超过小样儿达到正常儿水平(P〉0.05),而小样儿直到3岁各项指标仍低于正常铆(P〈0.05)。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婴情况调查分析显示,造成低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13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活产婴2136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33例,发生率为6.22%,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共死亡14例,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为10.52%。结果提示:孕周越小,死亡率越高;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周初锦 《安徽医学》2008,29(6):709-710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探讨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间收治的127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不足、孕期异常、母亲疾病史、多胎、宫内发育不良等。孕周及出生时体重与死亡呈负相关。结论由于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存活率低。加强产儿科合作、治疗并发症、采用新技术新疗法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368例低体重儿病例。作者认为低体重儿的出生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而早产则是引起低体重儿出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产妇职业的分析,提示产妇的营养不足与低体重儿出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由于围生医学和NICU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决定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在于喂养。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体重1000-2200g的低出生体重儿48例,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营养的时间,提高了低体重出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疗法。方法35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均采用单纯胃肠喂养,并与同期入选条件相似的30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单纯胃肠喂养患儿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胃肠喂养辅助静脉营养支持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各系统功能不成熟,喂养困难,单纯喂养辅助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朱波 《四川医学》2002,23(8):830-830
在围产儿死亡中 ,出生体重 <2 5 0 0 g的胎、婴儿约占 5 0 %~ 6 0 % ,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是体重 >2 5 0 0 g小儿的 8倍左右。现将我院近两年来 ,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6例低出生体重儿中 ,<10 0 0 g2例 ,~ 1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93年我院出生的121例低体重儿的临床分析,总结了我院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病死率、发生原因,提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的管理经验及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低体重儿临床常见,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组调查,低体重儿发生率为64.0‰[1]。低体重儿不但发生率较高,而且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出现智力障碍及躯体功能障碍的比例也较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围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报告近10年来本院出生的低体重儿296例的初步分析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1989~1998年在本院妇产科出生(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以出生后半小时内测量体重的活产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中体重不到2500g者进行分析。1.2 诊断标准低体重儿是指体重不足2500g者,小于胎龄…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者,不论胎龄大小、成熟度如何,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不满42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以及胎龄在42周以上的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正常新生儿高,属于高危儿,因此诊断为低出生体重儿者应进一步确定为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或过期产儿,以便根据其解剖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治疗和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与脑性瘫痪患病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死亡和脑瘫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安徽省两个城市1995~1999年围生儿登记资料和围生期死亡监测记录,结合脑瘫的现患调查,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死亡情况以及脑瘫患病率。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脑瘫占所有脑瘫病例的28.9%。在低出生体重儿中,随出生体重的下降,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上升;出生体重为2000~2499g、l500~l999g以及l500g以下的活产儿脑瘫患病率分别为9.29‰、18.87‰和30.30‰,与出生体重3500~3999g新生儿相比,3组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的OR值分别为13.9、28.5和46.3。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但脑瘫患病率与发达国家接近。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上升,儿童脑瘫患病率可能会上升。  相似文献   

14.
低出生体重儿是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围产保健和产前检查的重视,为了纵向了解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和变化趋势,降低围生期小儿死亡率,从新生儿围产医学的发展出发,对1988~2003年15年间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4个年份(1988、1993、1998、2003年)做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男  相似文献   

16.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回顾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30年来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今后长期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1975—2004年住院分娩96123例活产儿,进行出生体重调查,对30年间以每5年为一周期分为1975—1979年、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共6个时期。计算每个5年期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并采用x2分割法对各期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进行检验。结果1975~2004年30年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的每个5年期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是9.50%、7.60%、6.04%、5.54%、4.90%、4.40%,x2分割法得x2分别是11.30、30.14、26.00、32.29、28.14,P值均<0.001。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数据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中等发达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数据接近河南郑州大学阎晓琴等的抽样调查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对1986年10月 ̄1993年10月青岛地区低出生体重儿2724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45%,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重要原因(占54.85%);其它原因是孕龄≤20岁(发生率8.42%)及〉35岁(7.83%),母亲职业为农民(发生率5.34%)及个体经商者(8.80%),母亲疾病、胎儿畸形(发生率107.6‰)。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死亡率为252.2‰,探讨了预防低体重儿发生  相似文献   

18.
管春梅 《吉林医学》2010,31(14):2083-2083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h内测体重,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不论胎龄大小、成熟程度统称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及胎龄在42周以上的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生理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差,死亡率较正常新生儿高,只有给予科学的护理.才能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章海燕 《吉林医学》2012,(34):7608-760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25例低出生体重儿中,17例健康出院。5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对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及时有效的循证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低出生体重儿6个月和1周岁发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6个月、1周岁发育情况。方法以正常儿为标准,从运动发育、精神神经发育、原始反射、肌张力4个方面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评价。结果胎龄<37周和体重<1500g的患儿6个月时发育评价明显落后于胎龄37~44周和体重≥1500g~<2500g的患儿。部分低体重儿6个月和1周岁的评价结果不一致。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发育异常者应多次随访并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