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CR3和CXCR4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了解它们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HE染色对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变应性鼻炎组)和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对照组)标本中的CCR3及CXCR4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R3和CXCR4主要表达在鼻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的细胞膜上.变应性鼻炎组CCR3和CXCR4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存在CCR3和CXCR4的过度表达,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密切,CCR3和CXCR4的拮抗剂可能成为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变应原种类,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18种变应原点刺液对332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332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变应原阳性率86.7%,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率56.6%;变应原阳性率前5位的是粉尘螨、蟑螂、海蟹、海虾、狗毛,分别为80.1%、34.6%、24.4%、18.7%、16.6%.随年龄增长,男女变应原阳性率及粉尘螨强阳性率均出现差异.结论 粉尘螨是江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首要变应原,明确变应原后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安脱达尘螨疫苗制剂进行免疫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并进行等级评分.结果 对治疗1年以上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等进行统计,治疗3、6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5.8%、84.7%;250例治疗1年后停止治疗66例,依从率为73.6%.结论 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规范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中值得重视和推广;同时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来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0年12月~2001年12月选取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门诊患者共180例,按单盲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鼻甲注射硬化剂、鼻炎微波治疗仪、鼻炎电疗仪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因发病率高,临床不易根治反复发作,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近年引进YAG激光治疗机一台,为探讨YAG激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作者分别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组及激光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种类,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89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变应原试剂由吸入组8种(霉菌、山羊皮、羽毛、杂草、动物毛、尘螨、悬铃木、花)和食物组4种(小虾、啤酒花、牛奶、鸡蛋)组成.结果 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食物.结论 变应原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原,从而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有条件者尚可进行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脉冲-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50例,自愿接受脉冲-激光手术,通过破坏鼻丘、鼻中隔前上方黏膜的筛前神经分支和下鼻甲前方黏膜,从而降底筛前神经分支的敏感性,抑制腺体分泌,使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结果50例随访1~2年,全部病例鼻通气正常,变应性鼻炎症状消失,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结论脉冲-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其发病过程,而趋化因子是细胞因子中的一组小分子蛋白的集合.本文就CC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狗、猫上皮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结果,对其他气传变应原的反应性,并进一步探讨环境接触与其相关性.方法 总结1 02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 R17种气传变应原标准化试液进行的皮肤点刺试验;分析狗、猫上皮变应原的皮试结果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的比例;并根据是否有环境接触分类,比较各组在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狗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占13.80%,猫上皮阳性占6.95%;且98%以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尤以合并粉尘螨、屋尘螨阳性居多.其中21.93%和26.32%环境接触狗/猫的变应性鼻炎相应狗/猫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无环境接触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2.78%和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狗上皮及猫上皮的阳性率位居前列,其中绝大多数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鉴于环境接触对狗、猫上皮过敏的高危险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饲养、接触宠物.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主要是抗原抗体反应所致鼻腔黏膜炎症,但同时也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切断鼻腔副交感神经,可有效地降低它的效应。我科自2004年6月~2005年8月行微波治疗阻断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98例,随访5个月,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并与药物治疗68例变应性鼻炎比较,共16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组织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粘膜除有H1组胺受体外,尚存H2受体[1].临床上用H1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较为普遍,当H1受体被阻断后,H2受体也可被组织胺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本科观察使用H1受体拮抗剂盐酸左卡巴斯汀(立复汀)和H2受体拮抗剂鼻腔局部协同用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8年10月~1999年9月应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176例,经随访半年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76例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男96例,女80例;年龄14~68岁,平均34.9岁.病程多在1年以上,最长达30余年.所有患者均打喷嚏和流清涕为主诉,在治疗前曾反复应用抗组胺药物和/或激素类药物等治疗,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我科使用聚焦超声鼻炎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1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2000年6月用微波扁桃体治疗机,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射频组织凝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因复杂,但鼻腔前部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及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罗格变应原制剂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20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结果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653例患者中,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为73.2%和71.4%,狗上皮为33.5%;其他17种变应原的阳性率分别为0.6%~56.9%,食物组以咖哩和小虾多见.阳性对照的阳性率为3.1%.选择螨类及其他变应原阳性的患者97例行脱敏治疗,94例显效.结论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为诊断变应性鼻炎提供依据,并为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客观指标,方便安全、操作简单、假阳性少、多种变应原可同时检测、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7.
凉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疾病,为了探索凉山地区AR的患病规律,笔者对凉山地区AR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调查时间: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鼻窦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鼻窦炎(allergic-sinusitis,ARS)临床并不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总数的36.9%~66.7%[1].本文通过对85例ARS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发病机制、一线及二线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对《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简称新修版指南)进行了解读,并与《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简称2015年版指南)进行对比,列举出新修版指南的补充、修订之处,以便临床医师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新修版指南的亮点,促...  相似文献   

20.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我科从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选择久治无效的患者30例,行鼻粘膜下多点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