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女,26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1977年2月行胆囊切除、胆管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见左肝管狭窄,肝内多发性结石。1个月后,嘱病人带管出院,继续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1978年6月夹管5天拔出T形管。拔管后不断从创口流山十二指肠液及胆汁,瘘口不愈。4个月后手术证实十二指肠右侧壁有一黄豆大瘘口,修补后获愈。例2.男,26岁。胆石症术后因左右肝管存大量泥沙样结石,置T形管釆用带管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一年半后经T形管造影,未见负影,夹管3天拔出T形管。拔管后7天,从创口流出十二指肠液和食糜,经换药处理,创口逐渐愈合。例3.男,36岁。胆石症术后基本同前两例,带T形管治疗近1年,因经常上腹痛再次手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2.
例1.男,23岁。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内外胆管泥沙样结石,先后两次手术,长期留置T形管引流。第二次术后24天凌晨,发现T形管周围出血。经检查,出血部位来自T形管周围皮下处,即用4号丝线缝扎,外用小块明胶海棉填塞,出血停止,估计失血约450ml。例2.女,36岁。因硬化性胆管炎、胆囊炎、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曾两次手术治疗。在第二次术后53天,T形管周围涌出鲜血。经检查确认T形管周围出血,但出血部位不明确。在缝扎T形管周围皮下,填塞明胶海棉后,仍出血较多,乃立即在T形管周围放4~5g外用止血粉,然后用探针将小块明胶海棉随同止血粉填塞约6cm深,出血停止,估计失血约350ml。这种出血是由于T形管长时间刺激周围迂曲怒张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症在手术后仍存有肝内胆管残余结石者达30%左右。急诊手术时此比例更高,易致胆道感染及再生结石。为此,作者利用手术后未拔下T形管,口服去氢胆酸片促肝脏分泌高流量稀薄胆汁,冲刷胆道,使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经T形管排出体外。共施行4例,疗效确切,随访3~4年,无胆石症复发。此法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管汇入处T形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为2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管汇入处T形切开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2例;20~79岁,平均(58.2±3.8)岁。3例有腹部手术史。胆总管直径6~20 mm,平均(11.5±4.9)mm。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均取净。胆总管结石数量1~5枚,结石直径5~20 mm,平均(9.8±4.4)mm。手术时间平均(83±18)min,术后平均住院(8.2±2.1)d。患者顺利恢复,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8.5个月,无胆管损伤、狭窄、结石复发病例。结论:在严格筛选病例、掌握各项操作注意事项的前提下,腹腔镜胆囊管汇入处T形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T形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2月至200r7年2月我科对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了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由于对T形管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所以,除按胆道手术的护理原则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对T形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我们应用自制气囊T管治疗十二指肠外瘘3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气囊T管的制作及应用:取T管及麻醉用气管插管套囊(以下简称气囊)各1个。将气囊自T管长壁缓缓套入至短臂处,充气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使用时将其在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将气囊T管自瘘口处置入十二指肠腔内,T管自原窦道或腹壁另戳孔引出均可。牢固结扎气囊充气管,轻轻外拉T管,使气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施行T形管胆道造影的312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了引起胆道T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12例,其中男102例,女210例,年龄20~72岁。为胆总管、肝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及胆道损伤,均行胆管T形管引流术治疗的患者。2.造影方法:本组病例使用日本岛津1000mA X线诊断机进行造影,造影程序、方法原则按相关操作常规进行。3.结果:312例T形管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肝管残留结石16例、肝管狭窄2例。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共38例,发生率为12.2%。其中…  相似文献   

8.
自1982年以来,我们在治疗胆道疾患中应用了U形管,并研制出硅橡胶气囊U 形管.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选材与制备:①U 形管选用输液用透明胶管,长80cm,外径0.5cm.术中依据具体情况剪3~4个侧孔,孔径0.3~0.6cm,间距1.5~2cm.②气囊U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1989~1991年,采用硅橡胶带气囊U形管预防再狭窄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8例,年龄15~61岁,平均45岁。病史最长30年,最短6年,其中右肝管结石并狭窄8例,左肝管结石并狭窄15例,左右肝管结石并狭窄13例。急症手术7例,择期手术29例。有胆道手术史11例。全组患者术前B超检查,20例PTC确诊,其余术中探查发现。二、手术步骤 1.切口:根据肝内病灶,选择右上腹弧形切口,自剑突左侧经腹白线至第9肋骨尖水平呈弧形向右侧沿腹壁皮肤Langer氏线切开至第9肋骨尖下1.5cm(相当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6年2月设计了气(水)囊管经临床预防肛门狭窄60例,低位吻合术30例,痔内出血10例,效果良好。一、双腔气囊管由直径0.8cm乳胶管和乳胶管外长8cm,直径1.5cm的乳胶气囊组成。二、应用范围: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会阴人工肛门或腹壁造瘘术后造瘘口狭窄,高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和肛管减压,痔核和直肠粘膜大出血和痔手术后创面出血的压迫。三、使用方法和压力的选择:将双腔气囊管缓慢送入肛门内约至气囊进入(?)为止,用注射器将气囊缓慢充起,每次约充入气体10~15ml,压力为5.40kP~a(550mmH_2O),系紧气囊管,维持5分钟,将充入气体排出,术后第一周开始,每周一次,2月后每二周一次,6个月后每月一次。 3.痔出血的应用:将气囊管送入出血部位充气约  相似文献   

11.
胆道术后T形管引流出胆汁过多时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以往常用的胆汁回输方法是将病人T形管引流出的胆汁,消毒后经胃管定时用注射器注入胃肠道,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缺点。近2年来,我们应用经T管十二指肠置管回输胆汁,经临床观察比较,效果较满意。 方法 采用特制的胆汁回输T形管,管内含有一条长约40cm、管径2mm的硅胶管,如附图。置管时用取石钳持硅  相似文献   

12.
张强 《腹部外科》1997,10(5):233-234
第一次查房(1996年6月6日)住院医师:患者,女,31岁,农民。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于1996年5月31日在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胆汁引流量400~500ml/日。今晨起,患者T形管内突然无胆汁流出,伴右上腹阵发性胀痛,无呕吐及畏寒、发热。体检:T36.5℃,P72次,BP16/10kPa,神清,痛苦面容,皮肤及巩膜均未见黄染。腹平软,切口愈合良好,T形管内无胆汁流出,生理盐水可从T形管内注入,但回吸未能吸出胆汁或生理盐水。主治医师:胆道术…  相似文献   

13.
经T形管胆道造影并发胆管炎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4年来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发生并发症病人6例。结果 轻度不良反应4例,严重反应2例。经T形管胆道造影严重反应与胆管内高压、胆汁返流有关。结论 控制造影推注压力是预防术后经T形管造影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免T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0 cm)时的临床预后差异,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抚顺市中心医院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LCBDE治疗的胆总管巨大结石病人共82例,其中接受免T管一期缝合治疗的病人43例(治疗组),接受T管引流的病人39例(对照组)。入选标准:术前辅助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内残留T管致结石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30岁,以“胆道术后右上腹部反复疼痛、畏冷发热、眼黄2年”为主诉入院。入院前4年因“胆囊炎、胆石症”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查体:痛苦表情,皮肤粘膜、巩膜黄染,右上腹肋缘下见一条约为14cm长斜地陈旧性收稿日期:1999-12-10皮肤切口疤痕,腹肌软,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有叩击痛。B超示胆总管结石,左、右肝内胆管结石。急诊行手术,术中见胆囊已切除,胆总管扩张,直径约为1.8cm,壁增厚,切开胆总管,见胆总管内有一根残余T管的臂段,约5cm长,T管残臂内充满结石,外包裹棕色结石。术后经T管引流,补液、抗炎…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性,45岁,1998年5月13日因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外院行肥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周夹闭T形管,食欲好,无不适.术后T管造影显示胆肠通畅,无残余结石,于术后第3周拔除T管.随即剧烈腹痛,并逐渐加重,体温37.6℃,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B超示腹腔内积液.急诊剖腹探查,见腹内胆汁约300 ml,吸净后,重新经胆总管裂口放置T管,缝合肌总管裂口、经有上腹原戳口引出T管,作腹腔冲洗,吸净,关腹.术后恢复良好,带T管出院.3周后夹闭T管,无不适.  相似文献   

17.
T管安置错误3例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56岁。以右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入院。经检查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较顺利。2周后T管造影发现上臂位于胆管外,下臂及侧孔尚在胆管腔内(造影剂从下臂能通畅进入小肠)。例2.女,40岁。曾因胆石症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1年症状复发,诊断胆总管残余结石,二次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2周夹管有自觉症状,术后35天因T管堵塞冲  相似文献   

18.
例1.男,41岁。右上腹隐痛1年,黄染13天来院。拟诊硬化性胆管炎、胆石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颈管闭塞,囊内胆汁白色。胆管略增粗,壁厚0.3cm,内径不均,约为0.6cm,腔内无结石,诊断胆汁性肝硬变,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置T管引流。术后继续服小剂量激素治疗(共52天)。术后46及80天两次经T管造影。虽见胆道有分段性狭窄,但通畅。黄染缓慢消退,一般情况尚好,第90天拔除T管。拔除T管后不见胆汁溢出,局部干燥,还未来得及分析原因,患者突感上腹剧痛,出现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应用动态加胆管“T”形管造影方法 ,对 14 8例胆管术后患者作了造影检查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本组 14 8例 ,男 6 2例 ,女 86例 ,年龄 2 1~ 97岁。首次胆管术后 87例 ,2次手术后 4 0例 ,3次手术后 2 1例 ;急性胆管炎 72例 ,总胆管结石 36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 2 8例 ,梗阻性黄疸 (炎性及肿瘤所致 ) 12例 ,全部病例均行总胆管切开探查、各种附加手术及“T”形管引流术后。患者平卧于X线电视监视床 ,取头低脚高位 15°,投影中点对准肝门 ,开启电视系统 ,经“T”形管缓慢注入造影剂 ,画面即刻出现…  相似文献   

20.
笔设计带气囊T管应用于术中胆道造影,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