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和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为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灌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拉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APA微囊化胰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化胰岛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海藻酸-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APA)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囊化胰岛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微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微囊的完整性,微囊的移植部位等影响APA微囊治疗效果的因素,以期为完善微囊化胰岛的治疗效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微囊化大鼠胰岛移植物的制备与异种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茂华  姚琦 《武警医学》1998,9(4):193-195
为降低胰岛移植中排斥反应,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生物膜制备微囊化大鼠胰岛,体外培养,胰岛素释放试验功能良好,胰岛素释放量与单纯胰岛差异无显著意义;异种移植可成功地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平均达4个月之久。表明:大鼠,胰岛微囊化可在不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有效地延长胰岛在糖尿病小鼠体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会议收到论文216篇,其中内容涉及糖尿病类146篇,眼和甲状腺疾病43篇,其它27篇。现将各部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1糖尿病解放军总医院探讨了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在形态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对糖尿病大白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弥可保对周围神经形态改善和感觉神经损害有较好疗效。广州军区总医院报告,应用甲基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0例,症状改善率达95%,无不良反应。济南军区总医院应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钡微囊包被新生猪胰岛行腹腔移植,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可使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下降,2周后停用胰…  相似文献   

6.
叶斌  王维  刘晟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10):607-610
目的评估移植于I型糖尿病犬肝脏中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NPI)的生物相容性、免疫学特性及生理学特性。方法I型糖尿病犬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A组每只犬分别经肝动脉灌注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40~60万个,B组每只犬分别经肝动脉灌注未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40~60万个,两组动物移植后均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移植前后分别测量移植受体的肝脏功能及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移植6个月后所有移植受体的肝脏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后A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从移植前的22 u逐渐降至5 u,B组所需外源性胰岛素从移植前的24 u下降至10 u。移植后2~3周B组胰岛素用量恢复到移植前的水平,而A组的部分动物的胰岛素剂量继续减至8 u。B组受体移植后血的CD4 较移植前升高,而A组的CD4 和CD8 细胞移植后无明显变化。移植后所有受体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论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在受体犬的肝脏中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微囊可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且异种移植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能够纠正糖尿病犬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7.
重视微囊化人工细胞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组织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多种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异种细胞和基因工程细胞可提供来源广泛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移植物。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内(APA)微囊包裹移植物可有效的克服免疫排斥,使异种移植物得以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发挥效应。APA微化工细胞已在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糖尿病等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在领域的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严格控制所用目的细胞和微囊的质量,是保证研究健康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细胞移植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近年来, 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光学显像、核素显像、MRI及超声成像等, 可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移植的胰岛细胞显像, 为胰岛细胞移植监测提供了灵敏及特异的监测方法。特别是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胰岛细胞显像的成功, 为胰岛细胞移植监测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囊化的转基因细胞表达产生药物活性心房肽(ANP)的治疗体系。方法:将人ANP基因(cDNA)转染入CHO细胞,然后将细胞包被在聚已内酯(PCL)管内形成微囊化,并移植到盐敏感高血压鼠腹腔内检测其长时间CHO细胞存活情况和分泌的心房肽(ANP)。结果:微囊化的转基因细胞植入2d后,明显的延迟了高血压的发展,此作用至少持续5个月。同时,增加了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钠排泄,尿液分泌,提高了血浆ANP浓度。结论:微囊化的ANPcDNA转染的CHO细胞提供了一种心房肽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植入微囊化的人类心房肽(hANP)cDNA转染细胞对高血压大鼠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基因工程细胞治疗高血压提供新方法。方法 将转染有hANP cDNA的CHO细胞包被在具有免疫隔离作用的聚己内酯(PCL)管内形成微囊化基因转染细胞,其后移植至二肾一夹(2KlC)高血压大鼠腹腔内,检测微囊植入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lA)检测血浆hANP水平,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法半定量检测肾脏心房肽A型受体(NPR-A)的表达。结果 微囊化的hANP cDNA转染细胞移植10d后,血浆hANP水平显著升高;移植30d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明显降低,而尿量、尿钠排出量(USO)和尿cGMP明显增加;移植45d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血流量(RBF)明显增加,同时高血压大鼠肾脏NPR-A的表达下调被抑制。结论 植入的微囊化hANP cDNA转染细胞能产生和向囊外排出hANP,引起明显的利尿利钠和降血压效应;本研究结果为高血压的心房肽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右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和猴为模型,分别将微囊化和非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及空微囊定向植入右侧脑纹状体内,观察动物行为、脑组织生化和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植入的BCC能够在异种脑内存活、分泌多巴胺等单胺类物质并纠正帕金森病样大鼠及猴的异常行为。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明显地延长BCC在异种宿主脑内的存活时间,作用超过10个月。微囊化BCC脑内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右侧帕金森病样大鼠和猴为模型,分别将微囊化和非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及空微囊定向植入右侧脑纹状体内,观察动物行为、脑组织生化和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植入的BCC能够在异种脑内存活,分泌多巴胺等单胺类物质并纠正帕金森病样大鼠及猴的异常行为。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明显地延长BCC在异种宿主脑内的顾活时间,作用超过10个月。微囊化BCC脑内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春  刘丽娜  肖新华 《武警医学》2010,21(5):439-441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为主,曾有学者应用胰岛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但因组织来源匮乏制约了胰岛移植研究的开展。随着分子细胞学技术的发展,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已成为现实,并有学者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猪甲状腺组织移植治疗28只实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对照组17只移植非微囊化猪甲状腺组织。结果显示,移植后两组受体的T3、T4水平升高,其中对照一更为显著,但9周后明显下降,甚至低于移植前水平。而实验组保持持续升高,超过40周;移植后两组受体的TSH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以实验组为显著,而且持续降低超过40周。而对照组维持时间较短,移植9周后开始回升。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l-2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同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方法腺病毒介导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以表达Bcl-2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肝内移植治疗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通过观察受体大鼠的血糖变化和组织学改变来了解排斥反应和移植物的功能。结果胰岛细胞植入后48h内,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糖尿病大鼠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与未转染组比较,基因转染组大鼠移植物存活有效时间明显延长(16·4±4·3天vs6·8±2·2天,P<0·05),移植部位可见到结构和功能完好的胰岛细胞,局部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对移植物的存活和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肝动脉移植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种胰岛细胞肝内移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了解猪胰岛细胞植入糖尿病病人肝内以后是否可控制病人血糖 ,了解移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 培养 7~ 10d的新生猪胰岛细胞 ,经肝动脉植入 4例Ⅰ型糖尿病病人肝内 ;其中 2例植入 4× 10 6个胰岛细胞 ,2例植入 8× 10 6个胰岛细胞。移植后病人使用的抗排斥方案为 :术后当天 ,使用甲泼尼龙 5 0 0mg,第 2天将甲泼尼龙降至 5 0mg ,3d后服用泼尼松并逐步减量至 10mg ,维持该剂量 1个月 ;环孢素 8mg/kg ,每日 2次 ,使用 12个月 ;霉酚酸酯 2g/d ,使用 2 5d。测量移植前后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由于使用甲泼尼龙的原因 ,移植后病人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一度上升至 6 0mg。随着甲泼尼龙用量的减少 ,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逐渐减少 ,较移植前减量约 32 %~ 5 8%。胰岛素减量幅度与植入胰岛细胞数量相关。移植以后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减少 ,血糖较移植前明显稳定 ,肝肾功能维持正常 ,病人体重增加 ,一般情况改善。移植异种胰岛细胞以后未发现肝功能和外周血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阳性淋巴细胞异常。结论 经肝动脉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的胰岛是否能够降低胰岛移植过程中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进而延长胰岛的体内存活时间。方法分离新鲜胰岛,应用培养皿对胰岛进行静态培养,同时应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对胰岛进行三维立体培养。应用吖啶橙一碘化丙啶(AO-PI)染色和葡萄糖刺激实验对3种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胰岛进行生物学活性研究。2000当量胰岛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中培养5d后,将其移植入经链脲佐菌素(STZ)处理的糖尿病模型SD大鼠。肾被膜下作为实验组,以新鲜分离的胰岛和静态培养5d的胰岛移植入经STZ处理的糖尿病模型SD大鼠肾被膜下作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上,检测各组SD大鼠血糖变化情况;对各移植组中大鼠进行糖耐受实验。切除。肾被膜下的移植物组织作为标本,进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及胰岛素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体外检测结果表明,与新鲜分离的胰岛和静态培养的胰岛相比,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胰岛仍保持良好的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功能。体内实验表明,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胰岛体内移植组的血糖保持正常的时间明显高于接受静态培养的胰岛和新鲜分离的胰岛移植组。将微重力培养条件下胰岛移植大鼠后,取。肾被膜下移植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均可见阳性细胞。而新分离的胰岛以及静态培养的胰岛移植后,大鼠。肾被膜下移植物组织标本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移植物的厚度明显变小。结论胰岛在微重力条件下培养可降低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进而延长移植物体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8.
宋斌  吴志 《人民军医》2007,50(1):I0001-I0001
2006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这一天,人民军医以一项新治疗技术的成功迎接它的到来,为我国6000万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谭建明教授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攻关,率领课题组经过6年探索研究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技术经临床应用后,患者不仅可以彻底摆脱终身注射胰岛素,而且体内的糖代谢紊乱得到有效纠正,并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心房肽cDNA转染细胞微囊化及心房肽近日节律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房肽(ANP)cDNA转染细胞的微囊化技术,测定其ANP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ANP分泌的近日节律;通过人工调控,改变ANP分泌的近日节律,达到有效治疗高血压或心衰的目的。方法 将人ANP基因(cDNA)转染入CHO细胞,然后将细胞包被在聚己内酯(PCL)管内形成微囊,并检测转基因CHO细胞长时间存活情况和分泌的ANP。检测微囊化转基因细胞分泌ANP的生物节律,并用褪黑素(melatonin)进行调整。结果 在培养期间,长度20mm直径3mm的PCL管内转染CHO细胞在2ml培养基中分泌的ANP水平可达246.1pg/ml//24h;ANP的分泌呈近日节律性变化,夜间高,而日间低;近日节律变化的时相是4:18,用melatonin处理,近日节律的时相移至7:56。结论 ANPcDNA转染的CHO细胞包被在PCI.管内并能向管外分泌ANP,将来可能适于植入人体。此项研究旨在提供一条心房肽治疗高血压或心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维  叶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10):577-579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移植因其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纠正糖代谢紊乱,尤其是可防止、减缓甚至逆转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成为1型糖尿病治疗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自2000年Edmonton方案获得成功以来,胰岛移植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胰岛移植研究的主要策略是从提高正常活性胰岛获得率,选择最优移植途径,改良抗排异方法等各相关环节入手,提高移植成功率。人胰岛供体缺乏是制约其临床应用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供体短缺的可能方法有:1.异种胰岛;2.干细胞源胰岛;3.来自活体人胰腺供体的胰岛。胰岛移植将为介入放射学开辟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