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外源性有害物质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内,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如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能携载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实现脑内靶向给药。本文对载药纳米粒及其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脑靶向纳米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相关最新发表的文献,对纳米载体给药系统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血脑屏障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过程的一道难题,血脑屏障既可以保护大脑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持脑部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药物进入脑部发挥其治疗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胶束,纳米凝胶,微乳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应用使药物的跨血脑屏障转运和脑内传递成为可能。这将该变脑部疾病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许多药物难以入脑,促进药物跨血脑屏障成为关键。纳米粒具有小粒子特征,能携载药物跨血脑屏障实现脑靶向,并提高脑内药物浓度。本文综述了PLA、PLGA、PCL、PBCA、PAMAM、CS等作为载体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入脑的情况,并重点探讨纳米粒粒径大小、表面修饰等对入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爱华  平其能 《中国药业》2006,15(21):25-27
目的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释给药等方面。结论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问题,本实验期望通过制备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提高难透过BBB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早期诊断药物的治疗作用,并对其经过BBB进入脑组织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1)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研究:实验前12小时大鼠进行颈静脉插管手术。实验时于插管处给予原药溶液,胆固醇单修饰及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200μL,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液中香豆素-6的含量。大鼠尾静脉分别给予原药溶液、胆固醇单修饰及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香豆素-6的含量。(2)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体外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研究:采用b End.3细胞模型(永生化小鼠脑内皮细胞株)评价了载体及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同时选用了巨胞饮介导的内吞作用(细胞松弛素D),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氯丙嗪),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染料木素),胆固醇耗竭(MβCD和制霉菌素),高尔基体抑制剂(布雷菲德菌素A)和耗能(叠氮钠)等七种细胞摄取抑制剂来研究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结果 (1)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91.1±1.22)nm、载药量约为1.97%,包封率大于98%。同时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在体外具有更明显的缓释效果。(2)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在体内具有更高的血药浓度及缓释效果,能持续释放12 h,而胆固醇单修饰纳米粒仅释放8 h,原药溶液仅4 h内能检测到药物。脑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静脉给药后脑组织中药物含量显著增高且成缓慢释放的过程,说明具有成为脑靶向制剂的研究潜力。(3)载体及载药纳米粒细胞安全性良好,纳米粒在实验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取和转运抑制剂研究了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结果表明,参与细胞转运和摄取的机制可以是不同的,而胆固醇-PEG双修饰PBCA纳米粒在b End.3细胞中的转运机制,是一个包括巨胞饮介导、耗能、同时需要胆固醇参与等多种机制介导的复杂过程。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EG20000-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可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诊断药物体内BBB通透率低、安全性差、缓释性差等瓶颈问题,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透血脑屏障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透血脑屏障的研究是药剂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较多的途径是静脉注射纳米粒和鼻腔给药。综述了纳米粒的载药方法和透血脑 屏障的机制,通过鼻腔给药实现透血脑屏障的途径,影响药物从嗅觉区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因素以及大分子药物利用该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并运用脑微透析技术,考察该纳米粒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脑内递药特性.结果表明,白蛋白纳米粒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17.60±3.40) nm,ξ电位为(14.70±3.51)mV,包封率与载药量分别为(52.16±2.23)%和(5.33±0.10)%.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组的tmax和AUC0→1比其溶液剂组显著提高,但Cmax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本品可延长药物在脑内的持续时间,促进药物的脑内吸收,有望成为替莫唑胺脑部递药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α-细辛脑制备成聚乙二醇-聚乳酸-α-细辛脑纳米粒(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考察其表面性能及鼻腔给药后的鼻纤毛毒性。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将α-细辛脑制备成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纳米粒度定位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及X射线衍射法对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进行表征;透析法研究PEG-PLA-α-细辛脑体外释放行为;大鼠模型考察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的鼻纤毛毒性。结果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72.3 nm,PDI指数0.256,载药量10.70%,包封率59.36%;α-细辛脑主要以分子分散的形式存在于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中;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中α-细辛脑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Ritger-peppas拟合方程;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对鼻纤毛无明显的毒性。结论 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可用于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9.
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传递系统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东华  周建平 《药学进展》2001,25(5):260-265
综述了药物克服血脑屏障,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达到脑靶向目的的研究进展。从药物透穿血脑屏障的途径、药物传输系统及给药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穿透机制包括被动转运、载体介导的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吸收介导的转运和外排泵活性的抑制。药物传输系统分为前药系统、大分子载体给药系统、微粒给药系统和植入输注系统。给药方法有脑室内注射、植入疗法和静脉给药等。  相似文献   

10.
纳米粒穿透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98%的药物无法进入脑组织,是制约神经系统药物发展的重要因素.纳米粒载药系统能够透过BBB,并提高脑内药物浓度,是实现脑内靶向给药的良好载体,但其透过BBB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白.自从2001年Kreuter提出关于纳米粒(nanoparticles,NP)透过BBB的6点可能机制后,针对此机制并进而提高载药NP入脑效率的探讨已成为热点之一,文中就目前NP穿透BBB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载药纳米粒在干粉吸入剂上缺乏商业吸引力的原因,以及与常规干粉吸入剂相比存在的优势;介绍了纳米粒-载体复合物、大粒径中空纳米粒聚集体两种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制。由于纳米粒干粉吸入制剂具备优良的分散性能和肺沉积性能,并同时拥有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干粉吸入剂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泊洛沙姆在药物穿越血脑屏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方晓玲 《药学学报》2008,43(9):890-897
泊洛沙姆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多功能药用辅料,在药剂学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泊洛沙姆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帮助药物穿越血脑屏障,抑制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外排泵系统;吸附血浆中的不同载脂蛋白后,通过与血脑屏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使泊洛沙姆包被的纳米粒主动转运入脑;连接各种配体及单克隆抗体等导向性分子,使其通过受体介导的转运进入脑部。本文综述了泊洛沙姆在促进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重要作用,对设计脑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娟  何应 《中国药房》2006,17(18):1426-1429
纳米粒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径在10nm~1000nm的固态胶体粒子。口服纳米粒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给药技术,已应用于多肽蛋白类、抗原类及其它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通过制成口服纳米载药系统,能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解决许多制剂技术难题,如防止蛋白类药物被胃肠道的酸和酶破坏,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并可通过结构修饰达到定向释放的效果。目前,关于口服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基质材料、药效学等研究都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而研究胃肠道吸收对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早日应用于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就口服纳米粒的吸收机制、影响因素和促进吸收的方法等作一综述。1纳米粒的胃肠道吸收机制目前报道的关于口服纳米粒胃肠道吸收机制和吸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2]:(1)细胞旁路通道转运;(2)肠道上皮细胞跨胞摄取;(3)经回肠内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的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s,M细胞)吞噬。以上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同时运转,通过肠道内集合淋巴结的吸收机制已得到公认,并认为是口服纳米粒的主要吸收途径。1.1细胞旁路通道转运胃肠道上皮细胞的细胞间隙紧密连接。据报道,微孔的孔径不到10,其...  相似文献   

14.
离子凝胶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及体系pH值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壳聚糖纳米粒的载药机制。方法以水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结果壳聚糖浓度、体系的pH值、药物质量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体系的pH值可显著提高壳聚糖纳米粒的包封率。结论药物与壳聚糖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较弱,并不是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载有曲尼司特的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它的性质和体外释放。方法:用多聚磷酸钠(TPP—Na)做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的曲尼司特壳聚糖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大小和电位,并考察纳米粒溶液的稳定性和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结果:制备了粒径为285.5nm的米粒,而且多分散指数为0.04,药物的包封率为82.4%。结论:壳聚糖可用作制备曲尼司特纳米粒的载体,制备的载药纳米粒有可能开发成注射剂。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辅助喷雾法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超临界辅助喷雾制粒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工艺与处方因素对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超临界喷雾制粒设备,制备硬脂酸脂质纳米粒,考察硬脂酸浓度、超临界流体CO2与载体溶液流量比、喷嘴孔径等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处方工艺参数;以亲水性大分子药物胰岛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评价纳米粒的粒径、电位、包封率、释放度等理化性质。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粒径与载体浓度、超临界流体CO2与载体溶液流量比、喷嘴孔径有关,通过处方工艺的调节,可制得平均粒径〈300nm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得的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约300nm,包封率72.2%,载药量为3.44%,载药纳米粒在体外可实现12h缓慢释放;处方中加入泊洛沙姆可减小纳米粒粒径和粒度分布,但药物的包封率降低,并且突释现象更明显。结论超临界辅助喷雾制粒法可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并能够对亲水性药物实现有效的包封和释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壳寡糖/水杨酸纳米粒负载碱化阿霉素的可能性,评价制备而得的微粒给药系统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碳二亚胺为交联偶合剂合成壳寡糖/水杨酸接枝共聚物,三硝基苯磺酸法测定水杨酸接枝率。运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壳寡糖/水杨酸空白纳米粒,芘荧光法测定纳米粒临界聚集浓度,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微粒粒径和表面电位,MTT法考察空白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以碱化阿霉素为模型药物,透析法制备壳寡糖/水杨酸载药纳米粒,经透射电镜考察载药纳米粒的形态,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合成得到的壳寡糖分子量=9000/水杨酸理论投料量=50%的实际接枝率为16.92%,空白纳米粒的临界聚集浓度为867.0 μg/mL,空白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434.0 nm和48.6 mV,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45μg/mL。在碱化阿霉素理论投药量为10%时壳寡糖/水杨酸载药纳米粒的实际载药量为8.52%,包封率为93.15%。;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电位分别为214.2 nm和33.6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呈现pH敏感性;并主要以溶蚀的方式从载体内部释放出来。结论 壳寡糖/水杨酸接枝物可以有效包裹碱化阿霉素并成为粒径均一的纳米粒给药系统。载药纳米粒具有pH敏感和缓释作用。壳寡糖/水杨酸接枝物有望成为潜在的难溶性药物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国内外PLA纳米粒的近期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分析文献资料,对PL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对纳米粒性质的影响、纳米粒中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体内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结果:PLA纳米粒可作为注射、口服、直肠给药、鼻腔给药的载体,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体内分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论:PLA纳米粒给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PLA纳米粒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载两性霉素B的PLA-PEG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的相分离法制备载有两性霉素B(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HPLC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其它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1粉针剂和1脂质体为对照,评价纳米粒的脑靶向作用。在小鼠脑内1粉针剂组未能检测出药物,1脂质体组于3h后能测得微量药物,1纳米粒组小鼠给药30min后脑内浓度达33.5ng/g,12h达最高(160.4ng/g)。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lbendazole polybutycyanocrylate nanoparticles,ABZ-PBCA-NP)TDDS给药系统,并考察相关特性及组织分布靶向性。方法种子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等温吸附法考察纳米粒载药特性;动态透析法研究4种制剂的体外释药动力学;同位素标记阿苯达唑纳米粒在小鼠脏器组织分布和生物利用度。结果ABZ-PBCA-NP体外释药遵循Higuchi方程,加入PVP制成的载药纳米粒符合双指数函数。纳米粒的载药方式遵循Langmuir吸附方程。小鼠ig 3H-ABZ-PBCA-NP后, 药物的肝、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11.4和3.9,阿苯达唑纳米粒和混悬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6.0%和36.9%。结论制备纳米粒加入PVP可使药物具吸附性和分散性,纳米粒载体可降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强药物的肝、脾脏器靶向性和延缓释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