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双抗体放免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132例,情感性障碍62例,神经症50例,及128例健康对照者血CuZn-SOD含量。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患者基础血CuZn-SOD较正常对照者增高显著(P<0.001),神经症和抑郁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中以偏执型患者酶含量景高,其次为未分化型,单纯型、残留型和衰退型较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治疗后血CuZn-SOD含量较基础酶含量显著下降(P<0.05~0.001),抑郁症则见明显增高(P<0.05)。作者从儿茶酚胺代谢与生成氧自由基的生化联系,对上述精神疾病患者血CuZn-SOD含量改变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氧化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治疗组(Cur治疗组,n=40)、脑出血对照组(ICH对照组,n=40)和假手术组(n=40)。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h、12h、24h、48h、72h、96h、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含水量变化。结果:ICH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ICH对照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明显负相关(r=-0.626,P<0.05),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48,P<0.001)。Cur治疗组术后12~120h各时点的SOD活力显著高于ICH对照组(P<0.05),12~96h各时点MDA含量明显低于ICH对照组(P<0.001),Cur治疗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r=-0.458,P<0.05),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07,P<0.05)。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具有显著的氧化损害,此损害与脑水肿形成有关。Cur治疗脑出血大鼠使氧化损害明显减轻,Cur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可能与抑制自由基产生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硫巴比妥酸法及肾上腺素法测定52例癫痫患者血浆MDA含量及红细胞SOD活力。发现各型癫痫患者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SOD活力除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其余各型未见明显改变(P>0.05)。病程5年以内患者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01),随病程延长逐渐降低。提示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和一些自由基清除酶类的相对缺少是癫痫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抗体放免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病人121例(Ⅰ型77例,Ⅱ型44例)和健康对照者128人的血 CuZn-SOD。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血 CuZn-SOD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12.34,P<0.001)。其中Ⅰ型较Ⅱ型病人显著增高(t=13.93,P<0.001)。前者治疗后酶含量明显下降(t=7.715,P<0.001),后者无明显变化(t=0.541,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患者全血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与儿童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儿童孤独症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被试的全血铜、锌、钙、镁和铁离子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对病例组的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血镁和锌离子含量降低(t=-12.435,P<0.001;t=-11.44,P<0.001),而血铜离子含量增高(t=3.9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其余血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的得分与血镁、锌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13,P<0.001;r=-0.785,P<0.001),与血铜离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66,P<0.001)。结论:孤独症患儿症状的严重水平与血镁和锌离子含量降低,血铜离子含量增高有密切关系,血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诊断儿童孤独症的敏感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5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SOD含量(ng/mg血红蛋白),并对其中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12周治疗后再次测定SOD;同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RMS)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患者的血SOD含量分别为1077±420、1044±2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9±237),P<0.01.抑郁症组SOD含量为701±267,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神分裂症病程<5年患者的SOD含量(1105±451)与≥5年组SOD含量(1035±346)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12周治疗后的血SOD含量(627±217)低于治疗前(1009±364),P<0.01.结论血SOD含量的增高也许能够反映精神疾病的存在,但不能有效区别是何种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3种常见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病人的ABO血型分布。方法对1 923例病理诊断为胶质瘤(n=863)、脑膜瘤(n=732)、垂体腺瘤(n=328)的病人行ABO血型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正常人ABO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3种颅内肿瘤病人的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和O型血个体易患颅内肿瘤(OR值分别为1.12、1.28)。胶质瘤病人B型血、O型血构成比较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O型血个体更易患胶质瘤(OR值为1.25);脑膜瘤病人A型血、B型血、O型血构成比较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A型和O型血个体更易患脑膜瘤(OR值分别为1.19、1.34);垂体腺瘤病人O型血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O型血个体更易患垂体腺瘤(OR值为1.22)。结论颅内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续7~14d,平均(171±25.3)h。同时监测生命体征、ICP、CPP、血SOD和血MDA、脑葡萄糖摄取、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和并发症。对照组RT控制在38℃以内,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月根据GOS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后36h两组ICP和CPP无显著差异。治疗120h开始亚低温组ICP明显降低(P<0.05),而CPP明显升高(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SOD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72h脑葡萄糖摄取分别为(6.33±0.2)mg%和(8.71±0.3)mg%,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温后(第14天)分别为(12.7±0.5)mg%和(9.91±0.4)mg%,亚低温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亚低温组良好率62.9%(22/35)、中残率8.6%(3/35)、重残率11.4%(4/35)、植物生存5.7%(2/35)、死亡率11.4%(4/35),对照组分别为40.6%(13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西比灵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21只沙土鼠并随机分为3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西比灵预防组(预防组)及对照组,每组7只,分别测定血清、脑组织中SOD、MDA、NO、NOS的含量,并用电镜检测其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组显示严重的病理损害,其血清、脑组织中MDA、N0、NOS含量明显上升、SOD含量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再灌注组比,预防组病理改变较轻,其血清、脑组织中MDA、NO、NOS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和P<0.05)。结论 西比灵可减少自由基,诱导SOD生成,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睾酮在脑出血大鼠急性脑、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雄性Wistar大鼠55只,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和氟他胺预处理组。(2)立体定向技术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氟他胺预处理组大鼠行氟他胺溶液灌胃(50mg/kg.d)10d后,行脑出血造模;对照组大鼠尾状核注入等量生理盐水。(3)ELISA法测定睾酮及TNF-α、IL-1β含量。(4)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脑、肺病理变化。结果 (1)脑出血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氟他胺预处理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0.05);(2)脑出血组大鼠各时相点TNF-α、IL-1β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氟他胺预处理组各时相点较脑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3)脑出血组大鼠肺匀浆TNF-α、IL-1β含量亦显著增高(P<0.05),氟他胺预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4)脑出血组大鼠脑、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及炎性改变,氟他胺预处理组大鼠脑、肺组织以上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同时,出现急性炎性肺损伤,氟他胺预处理后炎性反应明显减轻。提示睾酮含量变化可能与炎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55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SOD回升,而对照组仍低于正常(P<0.05),神经功能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脑梗塞患者应用尼莫通治疗,可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对百草枯干预小鼠脑内多巴胺(DA)含量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百草枯组、去铁胺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定纹状体DA含量,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百草枯20mg·kg-1·d-1连续3d后,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纹状体DA含量明显减少,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去铁胺干预后小鼠纹状体DA含量和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与百草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铁胺干预后使小鼠纹状体的DA含量升高,氧化应激程度减轻。提示去铁胺对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元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灭多威中毒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方法 24只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中毒组(P组)、血液灌流组(HP组),每组8只,建立HP治疗兔灭多威中毒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P组实验兔脑组织SOD活性较HP组、N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较HP组、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下,P组脑组织可见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HP组与N组脑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早期血液灌流可减轻灭多威中毒所致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AHCH) 血S-100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在24 h内和第3 d、第7 d进行血S-100蛋白定量测定,同时第3 d经腰穿测定颅内压(ICP)。50例“正常健康成人”进行血S-100蛋白定量测定作为对照组,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后7 d内血S-100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出血后24 h与7 d之间S-100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4 h与3 d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 d与7 d之间血S-100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个月后清醒组与非清醒组(包括死亡)之间血S-100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56例患者ICP测得值与血S-100蛋白含量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956,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S-100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其能间接地预测病人的病情及脑损害程度,对预后的判断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眩晕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 sufficiency,VBI)患者血清SOD、MDA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用比色法测定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血清MDA和SOD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测定血浆内皮素的变化,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一氧化氮(NO)降低(P0.05),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P0.01)。应用尼莫地平(ni modip-ine,NIM)治疗的对照组虽能够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升高NO,但未见SOD、MDA的变化,眩晕宁治疗组能够回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及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内皮素(endothe-lin,ET)和升高NO方面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眩晕宁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浆内皮素和升高NO水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前2组MDA、SOD、BDNF、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NSE均降低(P<0.05),SOD、BDNF升高(P<0.05),且研究组MDA、NSE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SOD、BDNF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NIHSS、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FMA、BI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患者血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109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减少,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异差不显著(P>0.05);血浆中LPO的含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SOD减少与LPO增多二者呈负相关(r=-0.389,P<0.05);SOD/LPO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的结果提示脑血管病患者血液中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家庭干预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按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了团队指导下的家庭早期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背外侧前额叶(DLPFC)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盖塞尔发育量表(Gesell)、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Gesell量表五大能区(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会)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研究组Gesell量表的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会领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ATEC四个领域(语言、社交、感知、行为)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ABC评估中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感...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观察亚低温(MHT)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加用MHT治疗技术,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MHT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手术(CPVS)对脑性瘫痪(CP)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CPVS术前术后脑瘫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瘫中心收治的77例行单侧CPVS手术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对比患儿的术前术后肢体运动水平的改变及血清中IGF-1水平的影响,分析术前术后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别统计各年龄层患儿身高、体质量均值,发现其均值均低于标准值,各年龄段患儿术前IGF-1水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值下限,行CPVS后各年龄段患儿IGF-1水平均值有所提升,均高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值下限,但低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中位数值(P<0.05),且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与术前IGF-1水平和术后IGF-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MFM-88评分评估患儿手术前后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