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ofluctuograph,EFG)的特征。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1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采用EFG分析仪检测其中枢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状态,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等功率的实测值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对功率5-HT明显升高而DA的相对功率明显下降(P0.05)。脑功能状态指数中的运动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兴奋抑制指数和血管舒缩指数的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内主要神经递质功率均明显降低,其脑功能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脑涨落图仪(EFG)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功能。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4例,MECT治疗8~12次。在首次治疗前半小时,首次治疗之后半小时及24小时、末次治疗后24小时采用EFG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六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在首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4小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半小时患者的全部递质功率升高(P0.05),首次治疗与末次治疗后24小时,多巴胺功率降低(P0.05)。5-HT、Ach、NE、DA的功率与P分呈正相关(P0.05),GABA与G分、PANSS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PANSS评分P分和PANSS总评分降低(P0.01)、G分降低(P0.05)。结论 MECT治疗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功能。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脑电超慢涨落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方法:应用中国北京ML2001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通过对14例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其谱线变化来反映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结果:14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脑内神经递质值与正常值对照比较,其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均降低,但以ACh、DA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及抗抑郁药治疗2、4周EFG值比较,其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明显降低,而5HT、ACh、DA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5HT、ACh、NE、DA间的协同不良可能导致了抑郁症发作,抗抑郁药治疗后脑内神经递质变化较大,单胺类递质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图(ET)与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对首次发作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进行阳性阴性临床症状量表(PANSS)评定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测。结果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E、5-HT活动显著降低,DA活动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组两组比较,GABA和Glu、AchR、DA活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NSS总分与Ach、DA有相关性,阳性量表分与GABA、Ach、AchR、DA有相关性,阴性量表分与Glu、5-HT、DA有相关性,精神病理分与AchR、DA有相关性。结论阳性症状可能与GABA、Ach、AchR、DA具有相关性,阴性症状可能与Glu、5-HT、DA具有相关性。ET检测可作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神经生化学研究发现其发生主要是在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的基础上有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改变,也可能与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GABA)能等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功能紊乱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方面的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脑电场刺激对抑郁大鼠额叶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在模型大鼠双侧颅骨大脑额叶区放置刺激电极(国家发明专利号ZL01103273.1)并固定,应用脑电场刺激仪给予不同强度脑电场刺激,刺激频率30Hz,刺激波形为正弦波,刺激持续时间1h。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大鼠额叶脑组织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5-HT及NE明显下降(分别P<0.001),治疗对照组单胺类递质无明显变化(分别P>0.05)。低强度治疗组治疗1h后,DA、5-HT及NE含量均无明显改变(分别P>0.05),中等强度治疗组及高强度模型治疗组大鼠额叶脑组织内5-HT及NE含量出现显著增高(分别P<0.05,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脑电场刺激可显著提高额叶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对抑郁症可能提示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并维持不同时间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 结果常温脑缺血组织中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30~240 min脑组织中Glu、Asp、Gly和GABA 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 或P<0.01).常温脑缺血后组织中DA、NE和5-HT的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5-HIA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30 min脑组织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1),5-HIAA的含量低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亚低温持续60~240 min脑组织中DA、NE和5-HT含量明显高于常温脑缺血组(P<0.05或P<0.01),5-HIAA含量低于常温脑缺血组(P<0.01). 结论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明显减轻常温脑缺血时组织中氨基酸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提示亚低温减轻脑缺血损伤作用最好是在脑缺血后立即实施,并持续达1 h以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疗效及对一些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6)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n=46)应用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后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HT、NGF和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E、D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黛力新治疗PSD能够促进保护性神经递质与神经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效减轻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况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期间88例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心理干预和安慰剂,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帕罗西汀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递质因子: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精神状况: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5-HT、BDNF水平、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金森患者应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后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将我院97例帕金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观察组49例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HT、BDNF、NE、DA水平、MoCA、MMSE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UPDR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提升多巴胺水平,调节5-HT、BDNF、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癫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对50例癫患者进行ERP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组ERP的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NE、DA和5-HT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癫组ERP的P3波潜伏期与血浆NE、DA和5-HT水平呈负相关(r=-0.33,r=-0.41,r=-0.46,均P<0.01),P3波幅与其呈正相关(r=0.32,r=0.39,r=0.48,均P<0.01)。结论癫患者有ERP异常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并且ERP异常程度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柴胡汤对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及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抑郁症状患者共计96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4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出现不同情况的副作用,但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h、5-HT、NE及DA值在治疗前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5-HT、NE及DA值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在Ach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较对照组更大。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抗抑郁作用,并对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柴胡对肝郁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柴胡对肝郁证大鼠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方法利用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柴胡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结果肝郁证模型组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与多巴胺(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肝郁证模型加逍遥散组大鼠脑内NE与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证模型加柴胡组大鼠脑内NE与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脑内NE与DA水平明显降低,柴胡舒肝解郁,有增加肝郁证大鼠脑内NE、DA神经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9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45例增加喹硫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精神症状评分(NPI)、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HI值、DA、NE、5-HT水平、ADL、MMSE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能够有效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给其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影响着患者的长远预后与社会功能.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可能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有关.本文就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NE的关联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生活质量,同时对各组外周血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血清5-HT、NE、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对老年失眠合并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失眠合并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59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催眠疗法,持续干预5周。观察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进程参数指标和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2)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PSQI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睡眠总时间、快速动眼期(REM)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干预后患者血清DA、5-HT、N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催眠疗法干预老年失眠合并焦虑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机体神经递质水平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情感性障碍的病因学中,神经递质学说占很大地位,大多数学者认为情感性障碍患者存在着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增强或降低,这些递质包括 NE、5—HT、Ach、GABA。在这个领域中,对多巴胺(DA)的注意似乎较少。实际上,DA 在情感性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影响。很有可能,抑郁症与 DA 神经递质降低有关,而躁狂症则与 DA 活动功能增加有关。本文拟对 DA 在情感性障碍中的地位作一综述回顾。一、抑郁症与 DA 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提示抑郁症有 DA 活性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安口服液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61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静安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硫必利片剂治疗。比较3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后NE和GABA水平上升,GLU、HVA和5‐HT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GLU、ASP、5‐HT和DA水平降低,GABA和NE水平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ASP、GLU、HVA和5‐HT水平均明显增高,GAB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枢神经递质失衡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存在密切关联,而静安口服液可有效改善各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28 h睡眠剥夺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例健康被试在28 h睡眠剥夺前后进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查,分析其在睡眠剥夺前后神经递质及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被试在睡眠剥夺后脑内各种神经递质均有所变化,其中Glu、Ach和NE活动显著性减弱,GABA活动显著性增强,P均<0.05;(2)被试在SD前后熵值均有一定的变化,其中O1和O2电极处在SD后熵值显著性增高,P均<0.05;(3)被试缺血缺氧,疲劳状态程度在SD后均有加重.结论 脑电超慢涨落技术通过检测个体在28h睡眠剥夺前后的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可以为脑力疲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