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称流感)曾于1847年1889——1890年和1918——1919年以及最近的1957年发生过四次世界性大流行,在前三次大流行中未有得到病原学上的証实。1933年Smith氏自患者咽喉洗液中首次分离到甲型流感病毒,至此以后,各国学者相继发現了乙型,丙型和丁型流感病毒,并发現了型内的許多的亚型。我国各地常有类似流感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流感在我省的流行规律,作到早期症情予报,以制定流行病学予防措施,我们对本省1975—1978年春流感的病毒学、血清学及流行病学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灰白質炎在我国自从谢氏于1930年报告以来,近年来国内各地都有散在发生和程度不同的流行,且在某些城市有流行上升的趋势,今年本省某些地区发病也有上升的现象。我国在病原学方面,1941年顧春辉氏首先在北京由脊髓灰白質炎患者神经组织中,用猴子分离出一株病毒后,近年来,国内上海,北京都分离出毒株。在病毒分离的方法上,除用猴子外,1949年Enders氏  相似文献   

4.
我省为国内流行性出血热(EHF)重发病区之一,在省内实验室条件下自行分离 EHF病毒,是深入调查研究该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进而拟订有效预防措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参考外地资料,应用 Vero E6细胞从出血热患者急性期血液和鼠肺分离EHF 病毒,于1985年获得成功。现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采自绥阳等四县,其中患者早期血液4份,鼠肺标本9份。二.分离方法:参考文献。三.病毒鉴定方法:参考文献。四.试验用 EHF 病毒 A_(16)株(分自黑线姬鼠)细胞抗原片及免疫血清、A_9株单克隆抗体25—1荧光血清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快摸清对影响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较大的多发病常见病-感冒气管炎的病毒病因,以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我组自1971年秋季至1974年作了315份感冒气管炎患者标本的病毒分离与鉴定,汇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的采集及处理:(一)临床诊断为感冒的病人,发病在1-3天内采取标本(含嗽液,咽拭子及鼻分泌物)。(二)慢性气管炎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含嗽液咽拭子,鼻分泌物及痰液。以含4%小牛血清的0.5%水解乳蛋白6毫升为采集标本所用的液体,采集后立即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0年冬~1981年春,对67例婴儿肺炎患儿作病毒分离,并尽可能采双份血清。标本处理后,接种于Hela 和Vero 细胞,置33℃旋转培养。结果分离出18株毒株,其中3株经鉴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4.5%),13株为腺病毒(19.4%),2株为血球吸附病毒(3%)。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2005年10月至2019年3月山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数据,掌握流感各亚型在山西的流行特征,为科学研判和预测流感整体的流行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5年10月至2019年3月流感样病例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以每周流感样就诊比(ILI%)和病毒检出阳性数表示流感活动强度,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ILI%及各亚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数随时间变化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度流感大流行期间ILI%最高,为13.89%;其他年度最高为4.26%,最低为2.82%;所有型别流感病毒周检出阳性数最高达302例/周,流行最长可持续44周;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数分别达159例/周、198例/周和255例/周,流行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23周、34周和26周,流行周期分别约为3~4年、4~5年和2年。结论流感在山西呈冬季单峰流行特点,在单一流行季节内多以2种或3种亚型病毒混合流行,了解不同亚型独立的流行周期和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为准确分析预测年度流感整体流行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性感冒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共同监测的传染病,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流感的流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以及我国部分省市根据流感的流行特征测算了当地的流感流行基线和预警阈值。本研究参考了WHO和我国各地使用的基线制定测算方法~([1-3]),对山西省2010—2018年度流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山西省流感流行预警基线的测算方法,建立具有一定灵敏度的客观判定指标,对流感流行形势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指导全省流感防控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9.
欧阳菊东 《安徽医药》2005,9(5):346-34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每年全世界约10%的人口受流感侵袭,流感多发的我国每年死于流感的至少20万人.流感病毒疫苗的接种仍为当今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正处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季节,对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应该怎样合理使用,专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郭元吉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云南蚊虫基孔肯雅病毒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竹青  刘丽华 《云南医药》1990,11(6):372-373
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CHIK)是由CHIK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本省毗邻的东南亚各国都有本病流行。此前曾从云南蝙蝠及患者血液中分离出CHIK病毒,本文报导了在西双版纳地区捕捉蚊虫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已成为研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介绍高纯度Cu,Zn-SOD的制备方法,同时也介绍锰(Mn)和铁(Fe)SOD的纯化,它们象Cu,Zn-SOD一样,作为金属酶类消除氧的毒性具有重要意义。Cu,Zn-SOD的分离可采用从有机溶剂开始的经典法或不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不影响Cu,Zn-SOD的性质但可除去血红蛋白,是从红细胞中分离SOD的理想方法。本文介绍有机溶剂法分离红细胞SOD。对固体组织采用分机溶剂法,可同时获得Cu,Zn-SOD和Mn-SOD后者与Fe-SOD一样对有机溶剂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益母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地上部分的水提取物中,经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制备色谱和HPLC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解析(MS,^1H-NMR,^13C-NMR,^1H-H COSY,HMQC和HMBC),分别鉴定为2,6-二甲基-2E,7-辛二烯-1,6-二醇(1)和ajugoside(2),其中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益母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离、鉴定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Sweet.)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等分离,并通过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薰衣草叶苷(lavandulifolioside,1)、芦丁(rutin,2)、苯甲酸(benzoic acid,3)、邻羟基苯甲酸(salicylic acid,4)、丁香酸(syringic acid,5)、腺苷(adenosine,6)、豆甾醇(stigmasterol,7)。结论其中化合物3、4、6为首次从益母草属中分离得到,1、2、5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卷柏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卷柏属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对卷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卷柏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尿苷(uridine,1)、垫状卷柏双黄酮(pulvinatabifla-vone,2)、selaginellin(3)、selaginellin C(4)、熊果苷(arbutin,5)、腺苷(adenosin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卷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茯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1-棕榈酰基-3-O-β-D-半乳糖基甘油酯(1-O-hexadecanoyl-3-O-β-D-galactop yranosyl-glycerol,4)、落新妇苷(astilbin,5)、槲皮素(quercetin,6)、花旗松素(taxilfolin,7)、槲皮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4′-O-β-D-pyranglucoside,8)、异落新妇苷(isoastilbin,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菝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松花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松花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松花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naringenin,1)、花旗松素(taxifolin,2)、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3)、山柰酚(kaempferol,4)、柑橘查耳酮(chal-conaringenin,5)、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酪醇(tyrosol,8)、杜鹃醇(rhododendrol,9)。结论化合物1、2、5~9为首次从松花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枳实干燥幼果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枳实。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benzoyl tyramine methyl ether(1)、2-hydroxybenzoic acid N-2-(4-hydroxyphenyl)ethylamide(2)、N-benzoyl tyramine(3)、N-[2-(4-hydroxyphenyl)ethyl]-3-methylbut-2-enamide(4)、5,7-二羟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5)、桔皮晶(tangeretin,6)、5-降甲基蜜桔黄素(5-demethylnobiletin,7)、isomeranzine(8)和蜜桔黄素(nobiletin,9)。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柑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化合物4的核磁共振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18.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药用植物马鞭草 (VerbenaofficinalisL )中探索增强脑神经成长因子 (NGF)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 2 0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利用PC12D细胞培养方法进行了增强脑神经成长因子作用的生物活性检验。结果从马鞭草乙醇提取物中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9 hydroxysem peroside(1)、verbenalin(2 )、ursolicacidlactone(3)、2α ,3β ,2 3 trihydroxyurs 12 en 2 8 oicacid(4)和tor menticacid(5 )。结论化合物 1、3、4和 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3具有增强脑神经成长因子作用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ODS(反相C18键合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对延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延龄草根及根茎70%(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成分,分别确定为重楼皂苷Ⅵ(chonglouosideⅥ,1)、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penogenin-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2)、重楼皂苷Ⅶ(chonglouosideⅦ,3)、偏诺皂苷元-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trikamsteroside B,4)、(25S)-27-羟基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5S)-27-hydroxypenogenin-3β-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5)、(25S)-27-羟基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5S)-27-hydroxypenogenin-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6)、(25S)-27-羟基偏诺皂苷元-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polyphyllosideⅢ,7)、(23S,24S,25S)-螺甾-5-烯-1β,3β,21,23,24-五羟基-1β-O-β-D-呋喃芹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trikamsteroside E,8)、3β-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homo-aro-cholest-5-ene-26-O-β-D-glucopyranoside(parispseudoside B,9)、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homo-aro-cholest-5-ene-26-O-β-D-glucopyranoside(aethioside A,10)、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homo-aro-cholest-5-ene-26-O-β-D-glucopyranoside(parispseudoside A,11)。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7为首次从延龄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6、8为首次从延龄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当归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化学成分,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苯酞(3-butylphthalide,1)、4羟基3丁基苯酞(4-hydroxy-3-butylphthalide,2)、2-methoxy-2-(4'-hydroxyphenyl)ethanol(3)、反式阿魏酸(ferulic acid,4)、厚朴酚(magnolol,5)、黄芩苷(baicalin,6)、2″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黄素[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7]、harman(8)、1-ace-tyl-β-carboline(9)、酒渣碱(flazine,10)、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11)、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12)、发卡二醇[3(R),8(S)-falcarindiol,13]。结论化合物3、7~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