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足肌力量的大小和柔韧性的优劣,在田径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重视对足肌损伤的预防,足肌的损伤会时常发生,并将直接影响田径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通过助动型步行矫形器配合系统全面的康复训练使1例C7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实现步行能力。方法患者,男,37岁。2004-06-03日因车祸颈部受伤,致C7爆裂性骨折后行前路椎扳减压内固定术,C7以下无知觉,双下肢不能自主活动,双手无力,尿便失控无知觉。诊断:外伤性C7椎体骨折致C7平面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方法:①临床相关处理:口服巴氯芬;腹肌及膀胱逼尿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②往复式步态矫形器(RGO)配带前的训练:肌肉牵拉以内收肌、胭绳肌、小腿三头肌、屈髋肌为重点;肌力训练以上肢肌群的强化训练和背阔肌以及躯干侧屈肌群为主,其中躯干侧屈肌群的训练是将患者双下肢和骨盆悬吊起来进行侧屈摆动;平衡杠内的训练:患者穿戴双下肢膝踝足矫形器(KAFO),伸髋10&;#176;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减重步行器下的训练:患者穿戴双下肢膝踝足矫形器,将悬吊固定带缚在患者腰臀部,然后升高悬吊装置,将患者体质量减轻30%~50%。患者站立于活动平板上,由治疗师协助患者完成循环步行。③往复式步态矫形器配带后的训练:先教会患者陪护人员帮助患者穿脱往复式步态矫形器和完成站起和坐下问的转移;平衡杠内穿戴往复式步态矫形器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再进行平衡杠内4点步训练,最后过度到平衡杠外的借助助行架的4点步训练以及步行耐力训练。脊髓损伤级别及损伤平面和功能缺陷分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定法。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法;肌张力评定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步行能力检查包括步行速度和一次性行走总时间。结果患者ASIA评价A型,C7-T1存有部分保留带,分数由治疗前的运动48分,感觉28分,增加到治疗后的运动50分,感觉32分,肌张力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价:双下肢内收肌,胭绳肌,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肌张力由治疗前的三四级减少到两三级,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价:由治疗前的0分增加到40分。步行速度6m/min。能够持续行走近1h。结论 通过减重步行等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往复式步态矫形器先进的步行器使用,配合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有效的使该C7完全性损伤患者实现了地面行走。  相似文献   

3.
足细胞是肾小球主要的固有细胞之一,随着近年来对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发现足细胞中表达的一些特异性蛋白分子之后,足细胞已被认为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键细胞,足细胞是肾小球最易受到损伤的细胞成分,在许多肾小球疾病中,足细胞损伤和剥脱导致了肾小球硬化,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足部功能重建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19例超过12h以上的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继发的足下垂畸形、足趾下垂畸形,分别进行距小腿关节融合术、跟腱延长术、伸拇、伸趾长肌短缩术及足趾关节融合术。结果:19例足部伤口全部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2~5年,足下垂、足趾下垂畸形均被矫正,16例患穿鞋平地行走无跛行,3例轻微跛行,13例足部刺痛或烧灼痛1.0~1.5年后消失,足部无溃疡发生。结论: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行足部功能重建术可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立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321-1322
无论开放性或闭合性胸腹结合部外伤,均可能造成膈肌损伤。膈肌损伤临床并非少见,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外伤性膈肌损伤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生肌调控因子中的Myf5及生肌素,可以使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肌细胞。目的:通过筛选蛋白含量最高时相的肌损伤浸液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探讨肌损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肌诱导作用。设计:标准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Balb/C纯系小鼠18只造成肌肉组织的创伤模型,用于肌损伤浸液的提取,同时以5一氮杂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肌组进行对照。方法:实验于2001—04/2003—09在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及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Bradford比色法检测不同时相肌浸液蛋白含量,筛选蛋白含量最高时相的肌损伤浸液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0,3,6,9,12,15d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与未加浸液的间充质干细胞作对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作用后6d生肌素的表达,并与用5-氮杂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进行对照。主要观察指标:Balb/c小鼠①肌损伤浸液蛋白含量测定。②肌损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③以生肌素的表达观察肌损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肌诱导作用。结果:①肌损伤浸液蛋白含量分析:以损伤后12h为最高。②肌损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伤浸液作用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力在各时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肌损伤浸液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肌诱导作用:伤浸液作用组无生肌素的表达,5-氮杂胞苷作用组有较强的生肌素表达。结论:肌损伤浸液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但对间充质干细胞无成肌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30例损伤性膈肌破裂临床分析田保卢辉章陆蒂损伤性膈肌破裂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损伤,约是全部胸腹部损伤的4%~6%〔1,2〕。手术前诊断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广泛重视。总结分析30年来我院救治损伤性膈肌破裂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腹损伤中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治王宝平,姜洪伟胸腹损伤中膈肌破裂比较少见,且因膈肌破裂的情况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由于症状和体征比较复杂,诊断比较困难 ̄[1]。本病往往合并其它脏器复合损伤及休克,病死率较高 ̄[1]。故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我院197...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踝部急慢性损伤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2002—03/2004—03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诊断为足踝部急慢性损伤的380例患者,对怀疑为跟腱断裂、慢性跟腱损伤及肌腱炎者52例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52例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患者中急性跟腱断裂者10例,慢性跟腱损伤者28例,急性足踝部损伤14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膈肌损伤常伴有胸腹脏器损伤.伤情危重.初诊漏诊率高,及早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83年7月~1996年1月,共收治隔肌损伤24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13~65岁,平均34岁,其中车祸、高处坠落和挤压所致闭合性损伤15例.刀刺伤8例,枪伤1例.受伤至本院就诊时间12小时以内16例,12~48小时2例,3~15天3例.半年以上3例。隔肌破裂9例.隔肌破裂并创伤性隔疝15例,隔肌破裂口直径2~15cm不等.左侧21例,右侧3例。合并复合外伤20例.其中血气胸16例.…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损伤后期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膝关节损伤后期伴有膝功能障碍患者膝屈伸肌的功能状态,探索膝屈伸肌力量比值与保持关节稳定、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与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Cybex33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2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双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并结合双膝关节X线摄片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患膝、健膝屈伸肌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膝下降更明显,双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膝屈伸肌力量的同步下降,在慢、中速测试时屈膝肌力矩值与伸膝肌力矩值的比值保持在正常值范围;X线检查患膝或健膝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发生。结论:膝关节损伤后期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是膝屈伸肌力量的下降、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认为对膝关节损伤病人的康复训练应同步增强膝屈伸肌力量,这对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冈上肌损伤又称冈上肌肌腱炎、肩痛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肩凝风”、“筋痹”的范畴,针刀对陈旧性冈上肌损伤疗效好,而且病程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的机制和救治原则。方法:对近20年来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的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受伤原因分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颈椎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6例,胸椎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2例,胸腰椎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8例,非手术治疗6例,死亡6例;手术治疗10例,死亡4例,好转6例。总病死率62.5%,好转率37.5%。结论: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是骨科最为严重的创伤之一,膈肌损伤不易发现。首先应急诊修复膈肌及胸腹部脏器损伤,对颈椎骨折同时手术处理截瘫;对胸椎及腰椎骨折,则在处理膈肌损伤后再处理脊柱骨折。  相似文献   

15.
于会东  孙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64-2064,2073,I001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过度运动对兔冈上肌肌腱形态学的影响,了解过度运动和冈上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双侧兔肩关节过度运动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组,关节过度运动4周组,关节过度运动8周组。结果 过度运动会后冈上肌肌腱超声回声不均匀,回声变薄,低、强回声都有,但声影不明显。结论 过度运动会对冈上肌肌腱造成损伤,过度运动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外踝骨折术中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或其分支损伤的可能性很多,但危险性到底有多大?目的: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设计:抽样调查。地点和对象:1999-01/2001—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对本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50例成年尸体。干预:对50例(侧)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观测和绘图。主要观察指标:①腓浅神经在小腿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的位置及其与腓骨长短肌和肌间隔的关系,腓肠神经的行程和分支情况。②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至腓骨或外踝前缘(若浅出部位低)的水平距离;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③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最突出处的水平距离,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④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周围分布。结果:腓浅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在小腿上l/3段先在腓骨长肌起始端内下降,继而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间,以后位于深筋膜的深面,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浅出为皮神经,经踝前至足。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90&;#177;22)mm,至腓骨或外踝前缘(或浅出部位低)的水平距离为(3&;#177;3)mm,其中24%(12/50)浅出点位外踝前缘水平,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为(22&;#177;6)mm。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最突出处的水平距离为(7&;#177;4)mm,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12&;#177;7)mm,其中10%(5/50)的腓肠神经横切外踝尖至足,78%(39/50)的标本可识别来自这两条神经的踝支(其中28%同时具有两个来源),腓肠神经管理38%(19/50)标本的足及足趾的外侧半。结论:外踝术中很容易损伤来自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踝支(可能性为78%),损伤神经主干的风险较小,但有24%的可能损伤在外踝前缘浅出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10%的可能损伤外踝尖处的腓肠神经,而且损伤后感觉缺失范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7.
1.1 原因 头静脉沿胸大肌、三角肌问沟走行,在锁骨下方穿喙锁筋膜进入腋静脉,由于三角肌前缘及胸大肌上缘组成肌问沟是潜在的,并有皮下脂肪覆盖,所以实际上并不明显,如果在肩锁部下方脂肪组织中盲目寻找头静脉,不仅容易将其损伤而且还可能损伤与头静脉伴行的淋巴管,破坏了上肢淋巴回流的辅助通路.使上肢淋巴回流受阻而发生或加重上肢的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iate ligament,ACL)损伤占了较大比例。ACL损伤会造成膝关节不稳并继发半月板、关节软骨损害,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关节镜下重建ACL是目前改善膝关节ACL断裂后关节不稳的根本方法,而术后康复则是确保手术效果、实现术后功能恢复的保证。我们自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在关节镜下固定四股胭绳肌肌腱(包括两股半腱肌肌腱、两股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损伤患者36例,术后采用积极康复方案(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任天来 《临床医学》2001,21(10):23-24
目的:讨论如何提高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36例膈肌损伤的诊治,28例根据受伤部位、体检、胸片、B超、CT而确诊。2例开胸探查时,1例开腹手术时确诊。结果:36例中2例死亡,其余34例痊愈出院。结论:膈肌损伤根据临床检查、胸片、B超、CT多能早期确诊。手术经腹或经胸修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腘肌损伤的优势。方法:将80例腘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铍针治疗腘肌损伤治愈率高于针刺治疗组。结论:铍针治疗腘肌损伤,可提高腘肌损伤的治愈率,是腘肌损伤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