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多采用表浅、固定、清晰可见的细小血管[1]。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婴幼儿头皮静脉结构分布特点及其性格特点,对婴幼儿头皮细小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00例,男580例,女620例,1个月~1.5岁,平均8.5个月;其中肺炎、毛细支气管炎759例,病毒性肠炎438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误食药物中毒1例;住院2次以上158例,平均住院14.5d。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0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两组均采用5号半头皮针,选择头皮细小静脉,由技术过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舒适、稳妥的固定方法及减少重复穿刺的手法。方法:6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300例,均采用“S”型固定并用长胶布绕头一周,A组将头皮针管绕过针柄往患儿的左侧固定,B组将头皮针管往患儿的右侧固定,观察两组外渗、患儿舒适情况。另对4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C组及D组各200例,C组采用进针后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D组采用直刺手法穿刺血管,观察两组穿刺成功情况。结果:A、B两组固定舒适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C、D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绕左侧固定顺应了头皮针管,减少了头皮针对血管的刺激,患儿较舒适;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法对细小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时最常选用的静脉 ,但由于小儿哭闹、部分家长的卫生意识较差 ,致使小儿头部汗水、油污较多 ,静脉穿刺后 ,胶布固定比较困难 ,易致液体渗入皮下或液体不滴。为了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探索了一种经济、方便、有效固定头皮针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 1月至 1999年12月我们共为 2 4 86例静脉输液 ,共2 75 2 0例次 ,其中头皮静脉输液 80 0 6例次 ,作为对照组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为 2 5 0 7例静脉输液 ,共2 785 6例次 ,其中头皮静脉输液 92 14例次…  相似文献   

4.
杨黎星 《上海护理》2005,5(5):42-43
头皮静脉穿刺是治疗儿科疾病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特别是掌握困难头皮静脉穿刺技巧是儿科护士赢得家长信任,减少护患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临床实践,现将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倩 《天津护理》2015,(2):159-160
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头皮针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3日至7月30日某儿童医院急诊科输液的婴幼儿1641例,患儿静脉穿刺成功后分别采用改良固定法和传统固定法固定头皮针。比较两种方法固定后输液过程中的脱针率、刺破血管率及重计。结果:改良固定法和传统固定法的脱针率分别为1.7%和3.8%;刺破血管率分别为6.1%和9.0%。两种固定方法的脱针率、刺破血管率和重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改良固定法能有效减少脱针率刺破血管率,提高头皮针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皮静脉输液是两岁以内患儿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但常因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哭闹、合作能力差、小手搔抓、家长护理不当、天热出汗多等原因造成胶布脱开 ,固定不慎 ,针头滑出血管 ,致使液体不能顺利地输入。在近两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改进 ,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方法  做好穿刺前的准备 ,助手双前臂固定患儿上半身 ,手固定头 ,操作者左手小鱼际固定患儿头部 ,拇指与食指绷紧血管周围的皮肤 ,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与皮肤成 15度~ 3 0度角进入血管 ,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因哭闹、出汗引起的胶…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古琴  孙丽 《护理研究》2004,18(3):528-528
头皮静脉输液是两岁以内患儿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但常因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哭闹、合作能力差、小手搔抓、家长护理不当、天热出汗多等原因造成胶布脱开,固定不慎,针头滑出血管,致使液体不能顺利地输入。在近两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改进,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临床输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5月来我院静脉输液的患儿1200例,按单双号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固定。结果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6%,而对照组为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实施后,提高了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化验已是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为此,近年来我们对采血难度大,并且不具备配合能力的婴幼儿采取了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前头皮针采血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任何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和患儿的安全,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1 000例1周岁以内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对照组500例患儿疼痛反应、复针率、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血管、血管周围发红、血管阻塞等并发症明显大于观察组,静脉使用率、一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针头与皮肤成5°,快速进入皮肤后变换手法,右手拇指、示指持针柄前后面,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进入血管,以"S"型固定.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操作简单且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周岁内患儿头皮静脉穿刺及针头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慧  牟静 《现代护理》2004,10(4):340-341
目的 为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穿刺成功率 ,保证输液质量和患儿的安全 ,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方法 随机将 10 0 0例 1周岁以内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 5 0 0例 ,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对照组 5 0 0例患儿疼痛反应、复针率、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血管、血管周围发红、血管阻塞等并发症明显大于观察组 ,静脉使用率、一针成功率 ,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针头与皮肤成 5°,快速进入皮肤后变换手法 ,右手拇指、示指持针柄前后面 ,针头与血管平行 ,直刺进入血管 ,以”S”型固定。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 ,操作简单且易固定 ,效果好 ,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非常频繁,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护士水平的重要标准.一针见血固然重要,但通常有很多原因如出汗、哭闹、患儿不合作等,可导致头皮针移位,液体渗出而重新穿刺.……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皮静脉输液是 1周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 ,临床应用广泛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轻患儿痛苦 ,保证输液质量 ,我们根据基础护理学 ,结合临床实际 ,自 2 0 0 1年 1月对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研究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方法随机将 10 0 0例 1周岁以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 5 0 0例。对照组 ,采用传统法 ,按基础护理学中操作规程进行。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 ,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 ,针头与皮肤成 5°角 ,快速进皮后 ,变换手法 ,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 ,针头与血管平行 ,直刺入血管 ,见回血用 4…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危险。我科从2000年1月-2004年1月对3岁以下婴幼儿试用头皮针经正中静脉采血86例,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是儿科病室内对住院患儿的首选给药途径。但因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给穿刺针头固定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哭闹不配合的患儿,若针头固定不好,常使临床上复穿率明显升高。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技巧。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窍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多采用胶布固定.但由于患儿易哭闹或头部出汗等原因,使胶布不易粘牢针柄,导致液体外渗,引起家长及患儿不满,甚至引起护患纠纷.若用纱布或绷带缠绕患儿头围,则不美观.我院采用头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窍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多采用胶布固定。但由于患儿易哭闹或头部出汗等原因,使胶布不易粘牢针柄,导致液体外渗,引起家长及患儿不满,甚至引起护患纠纷。若用纱布或绷带缠绕患儿头围,则不美观。我院采用头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用长35~45cm,宽2~3cm的彩色松紧带两端连接即可。方法:传统方法固定后,将松紧带套在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即可。因其容易下压针身,使针头斜面上挑,故在针柄下垫一棉球纠正。此方法多适于2岁以下患儿。优点:①牢固固定针柄,提高一针见血成功率。②较纱布或绷带固定美观,家长及患儿乐意接受。③…  相似文献   

19.
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非常频繁,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护士水平的重要标准。一针见血固然重要,但通常有很多原因如出汗、哭闹、患儿不合作等,可导致头皮针移位,液体渗出而重新穿刺。所以头皮针的固定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头皮针移位造成输液中断,不仅影响穿刺成功率,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而且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但家长往往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是护士技术不过关而导致患儿重新穿刺,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护理人员在实践中摸索出在传统方法固定静脉针后再用长条胶布缠绕小儿头部法,使静脉液体渗漏情况明显改善,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