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塞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脑循环治疗仪(CVFT-010M)电刺激小脑,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后两组间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10天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用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对药物的依赖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刺激小脑核顶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临床疗效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非药物依赖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能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电极安置于患者的两侧乳突,每次通电40min,2次/d,共10d,仪器设置参数为模式1,频率为131%~136%,强度为70%~9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4%,二者差异显著(χ2=4.86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比单用药物好,提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缺血梗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促进脑梗塞的恢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e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颅脑损伤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均接受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加用FNS,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CVFT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x^-±s)分别为:74.24±24.46,56.95±1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各种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恢复期患者ADL能力的改善、康复疗效和功能独立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治疗颅脑外伤后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于治疗第6天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评分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短期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太仓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规范化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均观察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仿生电刺激仪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脑仿生电刺激仪,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结论:脑仿生电刺激仪对偏头痛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52-253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成脑循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脑循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计算出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脑循环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P<0.01)。结论说明配合脑循环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疗效,脑循环综合治疗仪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康复作用。方法 102例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小脑电刺激+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的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涂博  张红梅  宋高飞 《安徽医药》2016,20(4):754-755
目的 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于该院入院诊治的脑瘫患儿共87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变化情况、运动发育指数,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发育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时点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9.0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临床中脑瘫患儿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发育水平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FN)后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塞患者40名,应用脑循环治疗仪(CVFT-010M)电刺激小脑顶核,于治疗前后进行脑血管功能(CVA)平均血流量(Qmean)、最小血流量(Q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脑循环阻力(R)等参数及体感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CCT)检测。结果:治疗后患侧脑循环动力学参数Qmean,.Qmin,Vmin明显增加(P<0.05),Vmean显著增加、R显著减小(P<0.01),治疗后患侧CCT明显缩短,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刺激小脑治疗血管性痴呆 30例 ,结果显示 ,明显好转 11例 ,好转 12例 ,稍好转 4例 ,无变化 3例。按智力量表打分评价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刺激加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刺激加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7、14天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加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波 《北方药学》2015,(12):190-19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采用POMS和RSEQ-30量表对两组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POMS和RSEQ-30评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心理障碍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及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康复训练、针灸、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arthel指数上升、NIHSS评分降低,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综合训练及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低,无明显不良反应,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吞咽障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35例(对照组)和高压氧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0ATA的治疗压力,1次/d,8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结合NMES治疗。NMES治疗在吞咽功能障碍部位采用低频电刺激,1次/d,3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综合组采用高压氧联合NMES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进行X线透视检查吞咽功能(VFSS),根据VFSS评分进行吞咽功能分级。结果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吞咽功能方面都有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VFSS分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结合NMES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恩达  张铁燕  王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91-1691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理疗,治疗组给予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r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MA和MB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金志萍  刘学源 《上海医药》2012,(14):51-52,I0002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组(A组)、低频电刺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用低频电刺激、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发病48h内立即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的变化。结果:三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明显好于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