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35例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并发败血症5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占92%;原发感染灶中软组织居多;败血症时CRP升高,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普通抗生素治疗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败血症居多,治愈率41%,第3代头孢霉素治疗组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败血症居多,治愈率72%。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我们自1974~1985年12年中经血培养阳性证实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933例作一分析,以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我院自1974~1985年收治新生儿共19997例,其中经血培养阳性证实为新生儿败血症(以下简称败血症)的1933例(9.7%),其中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是国内外新生儿室内交叉感染的主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引起重视。其中,新生儿室内的绿脓杆菌感染,近年来也有少量报道)。我院新生儿室自1987年8月14日~9月16日期间发生了一次绿脓杆菌感染为主的新生儿室内流行性腹泻。现将本次流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致病菌及药敏、血象特点、临床特征和病死率.方法 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出生并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纳入研究.依据血培养阳性时间,将病例分为早发型( ≤生后7 d)和晚发型( >生后7 d)败血症.结果 66例新生儿共发生67次败血症,NICU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为1.36%(66/4 860).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极低体质量儿和早产儿(P < 0.05).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3.3%)和B族链球菌(GBS)(31.0%),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2.0%)和大肠埃希菌(28.0%).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21.4%)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4.2%).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GBS是造成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产前对孕妇进行GBS筛查以及对所有GBS阳性孕妇产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界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败血症新生儿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2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03例,比较三组间hs-CRP浓度;以血培养为金标准,通过绘制ROC工作曲线,确定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诊断界值点;同时对比分析hs-CRP、传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I/T)及血小板(PLT)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组及非败血症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15.0、11.0和1.0mg/L;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3.0mg/L;hs-CRP、CRP、WBC、I/T、PLT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1%、42.0%、34.6%、16.0%和22.2%,特异度为66.0%、95.1%、87.4%、95.1%和97.1%。结论 hs-CRP是一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的初筛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绿脓杆菌败血症病死率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14岁以下绿脓杆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发热和腹泻为最常见的初始症状。病死率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是否化疗和使用激素、白细胞数无关(P>005),而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无严重并发症、有无低钠血症、高血糖症、血小板减少及有无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有关(P<005)。 结论绿脓杆菌败血症是免疫功能低下患儿的常见危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早期经验性联合应用抗绿脓杆菌抗生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76例病原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  76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 ,大肠埃希菌 2 8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 18株 ,肺炎克雷伯菌 18株 ,绿脓杆菌 12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 (敏感率达 10 0 % ) ,对阿米卡星、第 3代头孢霉素及环丙沙星敏感 (敏感率为 74 %~ 96 %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帕尼培南 10 0 % ,亚胺培南 94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对第 3代头孢霉素较耐药。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美洛培南、头孢克罗。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76例中治愈 5 8例 ,好转 10例 ,5例自动出院 ,3例死亡。结论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时应根据不同细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思路及实验室方法。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6年5月56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血培养及外周血D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4%,其中早发型败血症32.2%,临床症状重,常有中毒症状及并发症。(2)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77.6%为葡萄球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大肠杆菌。(4)血培养及外周血CRP检测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新生儿败血症20.7%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他还有骨髓炎、眼内炎等。结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危重症.并发症较多;血培养及外周血CRP可协助早期诊断,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绿脓杆菌败血症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14岁以下绿脓杆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和腹泻为最常见的初始症状。病死率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是否化疗和使用激素、白细胞数无关(P>0.05),而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无严重并发症、有无低钠血症、高血糖症、血小板减少及有无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有关(P<0.05)。结论绿脓杆菌败血症是免疫功能低下患儿的常见危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早期经验性联合应用抗绿脓杆菌抗生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邓德刚  邓德明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67-367,407
为了解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病原,将1992年至2002年期间收治的98例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非院内出生新生儿人数增加,这部分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情况有所变化,本文对我院儿内科近5年收治非院内出生新儿所发生败血症进行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176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1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不同阶段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在我国虽已有所下降,但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目前仍然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占活产婴的1‰~10‰,国内病死率在12~20.5%这间.在国际儿童年(1979年10月)于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会议上,反映出新生儿败血症是常见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特别是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吴仕孝教授在大会发言,做了生动报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围产新生儿工作者对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作了大量工作.首先,1987年在杭州召开的有关新生儿感染与呼衰的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接着1990年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研讨会上又制定了新生儿败血症研究的方向性规划,提出今后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降低发病率,使败血症不再是威胁围产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在诊断上要研究出新的有关病原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主要依赖血培养 ,而常规的血培养检测需时长 ,阳性率低 ,易受抗生素治疗的干扰 ,给及时诊治带来困难。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方法 ,我们对新生儿败血症血浆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3例新生儿系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2月间我院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儿。按照 1987年全国新生儿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分 3组。其中符合确诊败血症 (A组 )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入院日龄 (7 4± 6 6 )d ,体重 (2 5 87± 5 10 ) g ,原发病为 :皮肤感染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D64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70例患儿为败血症组、3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非感染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新生儿血液CD6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RP和PC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败血症组新生儿全血CD64、血清CRP和PCT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新生儿(P<0.05);CD64、CRP和PCT联合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4%和96.00%,均高于3项指标单独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联合检测CD64、CRP和PCT可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特异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本文分析了鞍钢立山医院儿科自1981年1月至1983年2月收治新生儿败血症92例和武汉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相似文献   

17.
非院内出生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非院内出生新生儿人数增加,这部分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情况有所变化,本文对我院儿内科近5年收治非院内出生新儿所发生败血症进行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是新生儿时期主要致死病因之一。国外常以发病时间为界将新生儿败血症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西方发达国家早发型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为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晚发型败血症则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这与国内情况有一定差异。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对病原菌培养、外周血象、各种细胞因子、脐带血等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检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87年1月至1993年10月共收设新生儿多种菌败血症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7天4例,~20天5例,>20天2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8例,产程延长6例。原发病:肺炎、颅内出血各2例、破伤风、腹泻、皮肤感染、脐炎各1例,新生儿黄疽3例。所有患儿除原发病表现外,均有吃奶少,反应差。血培养: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3例,金葡菌及枯草杆菌3例,绿脓杆菌及白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双  相似文献   

20.
1927~1975年大量文献记载,新生儿败血症以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多。近年来很强调草绿色链球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重要意义。Broughton等观察到新生儿草绿色链球菌败血症的病例数在77~80年较70~76年有了显著的增加。本文报告1977~1982年在婴儿室所作的链球菌败血症研究。6年间,该婴儿室接受11,059例新生儿,大多数为高危妊娠分娩。从34例中获得35份阳性链球菌血培养(其中1例既分离到草绿色链球菌,又分离到B组链球菌)。链球菌在新生儿中阳性培养率为3/1000,这与其它报告大体相似。35份阳性培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