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由于缺乏特征性症状,诊断依赖血培养,不易早期确诊。近年来,国外特别是欧洲各国和日本采用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proteins)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急性时相蛋白是正常血清中蛋白成份,在肝内合成,当细菌感染时,机体除表现局部炎症反应外,这一类蛋白如C-反应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等在肝内合成显著增加,在血液中浓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休克是常见的危重急症。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对我院儿科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间诊治的31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临床资料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日龄16天;足月儿21例,早产儿10例;出生体重<2500g11例,>2500g20例。31例均有明确感染史或病灶,根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办公室1985年订立新生儿循环功能不全评分表(韩玉昆,新生儿休克。第二届全国儿科急救学术研讨会专辑。1991;2.)诊断轻度休克4例,中度体党9例,重度休克18例。临床表现:全组病例均有皮肤色泽改变、四肢温度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36例败血症患儿纳入败血症组,36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RIP3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间及败血症患儿治疗前后的RIP3、CRP、PLT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三项指标对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败血症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之间RIP3、CRP和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治疗前RIP3、CRP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LT水平低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IP3≥15.91 ng/mL、CRP>8 mg/L、PLT<100×109/L时,三项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7.8%、58.3%和13.9%,特异度分别为91.7%、91.7%和88.9%;RIP3、CRP和PLT联合诊断时,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1%、97.2%和93...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感染,败血症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又称应激蛋白,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一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同源性的蛋白质。败血症是因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的一种过度炎症反应状态,导致炎性介质的大量、失控性释放并相互刺激、诱导、调节,形成复杂的级联反应网络,从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缺血再灌注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机体对损伤的突出表现是炎症反应,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当细胞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如增高的温度、有害的理化因素、缺氧、感染、创伤等刺激时,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赏见到血中中性白细胞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这些异常取决于:(1)中性白细胞自骨髓释放入血的速度;(2)中性白细胞由血液外逸入组织的速度;(3)中性白细胞在血循环和周缘血库内的分布。例如,注射内毒素后0.5~2.0小时,血中中性白细胞减少是由于白细胞贴壁增加的结果,而血循环中白细胞的出入率并无变化。相反,在重症感染时,由于大大加速了对中性白细胞的利用,而耗尽了骨髓中的贮存。严重粒细胞减少症是由于中性粒细胞的耗竭先于代偿性增生活跃的生发中心产生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清IL-6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意义,采用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与严重感染新生儿血清IL-6值,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血清IL-6水平以败血症休克组最高,败血症组次之,恢复期迅速下降,检测5例败血症新生儿PBMC均见IL-6mRNA表达,而6例对照新生儿中仅3例有IL-6mRNA表达;按百分位数法初步确定血清IL-6≥23ng/L为诊断新生儿血症的参考指标,此批标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83%。提示新生儿败血及败血症休克早期血清IL-6水平升高,IL-6mRNA表达增强,与病情,预后有关,早期检测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 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髓过氧化物酶 (MPO)是包含于多形核白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当机体遭受细菌感染时 ,它通过白细胞的脱颗粒反应被释放而参与杀菌。为了解MPO在新生儿败血症时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了80例败血症新生儿血清MPO水平、全血白细胞总数 (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PMN)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对照组 :为外院产科病房正常新生儿30例。母亲健康 ,生产史无异常 ,出生前后均无感染及其他疾病征象。2.患儿组 :病例为1997年11月至1998年6月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 ,入院…  相似文献   

10.
11.
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合并休克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变化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吴玉斌,韩晓华(110003)中国医科大学同位素中心实验室赵恂,李鹏飞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尚彦萍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是指在结构上相似,免疫原性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sis或septicemia)是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1%~1.0%,占极低体质量儿的16.4%,长期住院者可更高达300%。病死率为10%~50%,存活者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后遗症,所以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0例新生儿败血症休克,入院时有休克表现15例,余5例在住院过程中发生。结果治愈10例,死亡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表明:死亡组多为休克晚期,有严重的组织低灌流表现及低血压(9/10例);治愈组为休克早期,血压多数正常(8/10例)。提出新生儿休克早期表现为组织低灌流状态伴血压正常或有低血压。对拟诊为败血症,尤其是G-杆菌败血症和/或化脑的新生儿应加强监护,直至证实病人灌流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休克时体液因子改变与临床体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时体液因子变化与临床体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检测36例休克新生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皮质醇(CT)浓度,与休克时主要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与温度、神志反应、股动脉搏动、心音、pH值、实际碱剩余呈显著负相关,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各种体液因子与皮肤颜色和血压均无相关性。表明新生儿休克时的体征主要来自机体对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作出的反应。结论抢救休克时应以阻断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和保护心功能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此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精心护理。现将我院治疗的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 (95%CI:0.81~0.90),SROC 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 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17.
一、休克的定义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整个机体重要器官处于循环功能不全的状态。在细胞水平上,不能充分利用氧,引起各个脏器功能不全,甚至最终达到死亡状态。二、休克的基本病理休克的基本病理是心搏出量下降造成循环障碍,外周微循环障碍,引起休克脏器的血流灌流不足。由于组织还流不全,组织缺血,细胞变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无氧酵解占优势,更加重酸中毒,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障碍,纤溶亢进,再加上组织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表达与机制。方法 选取6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败血症组,66例局部感染新生儿为局部感染组,70例健康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新生儿血清中IL-6、IL-8、IL-17、IL-23、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将健康新生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HMGB1处理组、HMGB1+TAK-242(TLR4抑制剂)组、HMGB1+PDTC(NF-κB抑制剂)组,检测各组TLR4、NF-κB、IL-8 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将健康新生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LPS+甘草甜素(HMGB1抑制剂)组,检测HMGB1、TLR4、NF-κB、IL-8 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中IL-6、IL-8、IL-17、IL-23、CRP、PCT含量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B1、TLR4、NF-κBmRNA及TLR4、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HMGB1可以显著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高表达TLR4、NF-κB mRNA及其蛋白(P < 0.05);使用TAK-242可抑制TLR4、NF-κB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并进而抑制IL-8 mRNA的表达(P < 0.05);使用PDTC可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并进而抑制IL-8 mRNA的表达(P < 0.05)。LPS可显著诱导HMGB1 mRNA,以及TLR4、NF-κB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进而刺激IL-8 mRNA的表达(P < 0.05);使用甘草甜素可抑制HMGB1 mRNA的高表达,抑制TLR4、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进而降低IL-8 mRNA的高表达(P < 0.05)。结论 HMGB1可能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IL-8等炎症因子的高分泌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HMGB1阻断剂甘草甜素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重要的实验室依据是严格无菌操作所得的阳性血培养。各种细菌在新生儿均可引起败血症。但在新生儿取血培养时较其他年龄更易污柴。因此,在判断是病原菌或污染菌时尚难制定出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败血症新生儿血栓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败血症新生儿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将56例败血症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分为极危重组(13例)、危重组(22例)和非危重组(21例),在入院初期及恢复期采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TM,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2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TM和DD的差异及败血症新生儿治疗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败血症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新生儿血浆TM水平分别为25.5±6.6、17.3±4.7、13.3±2.8 μg/L,较对照组的9.8±2.7 μg/L明显升高(P<0.01)。败血症极危重组、危重组新生儿血浆DD水平分别为744±262、436±147 μg/L,较对照组的205±61 μg/L明显升高(P<0.01)。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3组血浆TM和DD水平依次升高(P<0.05)。治疗后(恢复期)患儿血浆TM和DD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TM和DD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分别r=-0.428、-0.363,P<0.01)。结论:检测败血症新生儿的血浆TM和DD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