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调查外科术前患者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率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晨空腹静脉采血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形卡片试验(RPR)初筛,阳性者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RPR抗体滴度。结果外科手术前患者7392例,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114例,假阳性率1.54%。其中男性假阳性36例,假阳性率1.21%,女性假阳性78例,假阳性率1.77%。男女性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0~39岁组及60岁以上组假阳性分别为32例(3.25%)、55例(2.80%),这两组患者各与其他年龄组患者比较假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甲亢假阳性68例(3.50%),恶性肿瘤假阳性17例(2.72%),两组假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病种,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结论外科术前患者男女性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老年人假阳性率较高;原发甲亢及恶性肿瘤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生物学假阳性者RPR滴度均≤1∶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人梅毒特异性抗体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运用多种检测方法,避免误诊。方法采用TP-ELISA分别检测859例老年患者及1865例中青年患者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梅毒确证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老年人中TP抗体筛查阳性率偏高,且TP-ELISA法检测老年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TP-ELISA 法梅毒血清检测有假阳性,年龄与疾病因素是产生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对于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实验室应该运用多种检测方法,避免结果误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梅毒抗体阳性待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新生儿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31例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及其新生儿使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和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试验进行检测,比较母婴RPR的滴度。结果:131例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RPR滴度阳性88例,阴性43例;131例新生儿RPR滴度阳性48例,阴性83例。母婴梅毒滴度等级相关系数为0.85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RPR滴度越高,新生儿RPR滴度阳性率也越高。临床上对梅毒抗体阳性的产妇应联合检测母婴的RPR和TPPA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试验之血清滴度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患者进行试验,试验阳性者用密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诊,并分别测定其血清滴度。结果10899份受检血清中,梅毒患者99例,占总数的0.91%。生物学假阳性5例,占阳性例数的4.8%。结论梅毒患者TRUST滴度与TPPA滴度呈正相关(r=0.917);生物学假阳性反应以免疫性疾病及病毒性肝炎等发生率为多,且其血清试验滴度均≤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P-ELISA对8516例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以TP-PA确认、并检测TRUST、RPR.结果 TP-ELISA检出8516例阳性标本219例,阳性率为2.57%(219/8516).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216例,符合率98.63%(216/219);TP-ELISA阳性、TP-PA阴性3例,TP-ELISA假阳性率为1.37%(3/219).216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9.59%(21/216);RPR阳性22例,阳性检出率10.05%(22/216),TRUST与RPR符合率为95.45%.结论 1)TP-ELISA或TP-PA可以排除感染或进行血清学筛选;2)TP-PA、TRUST、RPR滴度的测定是梅毒治疗的辅助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梅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检测梅毒阳性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TP-ELISA、RPR、TPPA3种方法同步检测了297例梅毒的血清学,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结果在297例TP-ELIS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TPPA阳性率为88.55%,TP-ELISA法和TPPA法阳性率并不完全一致,RPR滴度高低和TP-ELISA数值范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但在RPR中有一定的假阳性率.结论入院患者无论手术与否均应进行RPR和TPPA检测,以减少潜伏梅毒的漏诊和误诊且不能通过TP-ELISA数值来反映患者的传染状态,但可作为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采用甲苯胺红卡片试验(TRUST)和间接血凝试验(TPHA)检测梅毒血清学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356份性病门诊血清先后进行TRUST试验和TPPA,对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421例TRUST筛查阳性血清患者51例临床诊断为非梅毒患者,假阳性率12.1%;450例经TPPA试验阳性患者仍有39例为非梅毒患者,假阳性率8.7%,两种方法对梅毒诊断的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梅毒实验室血清学结果诊断梅毒要注意生物学假阳性干扰,临床诊断注意将血清学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TPPA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TPPA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本院住院患者标本14927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对各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27例标本中,RPR及TP ELISA均阳性的194例样本中TPPA阳性194例;63例RPR阳性而TP ELISA阴性的样本,TPPA均阴性;215例RPR阴性TP ELISA阳性的样本,TPPA阳性149例。RPR假阳性率为9.45%(63/666),假阴性率为22.37%(149/666),TP ELISA假阳性率为9.9%(66/666),无假阴性。RPR灵敏度为56.55%(194/343),特异性为75.48%(194/257);TP ELISA灵敏度为100%(343/343),特异性为83.86%(343/409)。结论:TPPA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住院患者确诊梅毒较为可靠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及围生结局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经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筛查,19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母分娩前及其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及6月龄时外周血检测,比较孕母RPR 滴度与新生儿RPR阳性率?阴转率及不良围生结局的关系?结果:新生儿RPR滴度与孕母呈正相关,孕母RPR滴度1∶1时,新生儿RPR阳性率68.4%;孕母RPR滴度1∶2时,新生儿RPR阳性率87.0%;当孕母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100.0%;孕母RPR滴度≥1∶8与≤1∶4比较,新生儿R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母RPR滴度≥1∶8时,婴儿6月龄RPR阴转率下降,与RPR滴度≤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畸形?死胎及新生儿死亡?早产及先天性梅毒的风险升高,婴儿不良结局风险升高?当孕母RPR滴度≥1∶8时,与孕母RPR滴度≤1∶4比较,新生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新生儿RPR阳性率升高,当RPR滴度≥1∶8时,新生儿RPR阳性率为100%,6月龄阴转率下降,胎儿畸形?早产?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赵棉  王君  邢立亚 《当代医学》2011,17(23):146-147
目的对比三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RP(R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给出一种适合大批量梅毒标本的实验室筛查建议。方法对大批量住院患者标本(筛查标本2747份)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和确认。结果在TP-ELISA为阳性的63份标本中,TP-PA阳性为58,符合率92%,假阳性率为8%。另外,对58份TP-PA阳性标本采用RPR检测,检出阳性20份,检出率34%,未检出率66%。结论 TP-ELISA存在假阳性,对于阳性标本应进行TP-PA确认;若TP-PA检测仍为阳性,再采用RPR检测用于判断患者病情和疗效。对于大批量标本,联合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更具有诊断和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彩英 《中外医疗》2014,(36):169-170
目的为了比较胶体金(Collodal Gold TPCG)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筛查梅毒抗体区别与联系,以便对这两种方法有更明确的认识,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 2013年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需要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先用TPPA法检测,TPP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322例,再同时进行TPCG法和用RPR滴度检测。结果 322例TPPA法阳性标本中TPCG法320例,阴性2例;RPR阳性114例,阴性208例。在TPPA阳性的标本中TPCG和RPR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TPCG阳性率高于RPR。结论 TPCG法比较RPR更适合医院筛查,尤其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孕期内和妊娠前抗梅毒治疗对分娩结果的不同影响。【方法】将梅毒孕妇按其发现和治疗时间是在妊娠期内还是妊娠期前分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观察Ⅰ组是在妊娠时发现梅毒进行正规的青霉素抗梅毒治疗,观察Ⅱ组是已接受正规青霉素治疗后才怀孕。【结果】观察Ⅰ组165例中。9例Ⅰ期梅毒患者治疗均成功分娩产出活婴,14例Ⅱ期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1例,142例潜伏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36例;各期梅毒患者总的治疗成功率94.5%(156/165)。观察Ⅰ组经过足量治疗后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0.6%(34/165),其中6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高于母亲的4倍;观察Ⅱ组174例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87%(5/174),但RPR滴度均低于母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6.16,P〈0.005)。观察Ⅰ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64%(6/165),给予青霉素驱梅治疗,跟踪随访2年先天梅毒均治愈;观察Ⅱ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0.57%(1/174),跟踪随访2年RPR滴度均阴转。差异有显著性C庠3.93,P〈0.05)。【结论】妊娠梅毒不良结局高于妊娠前进行驱梅治疗的孕妇,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对梅毒孕妇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减少其所分娩新生儿发生先天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孕期内和妊娠前抗梅毒治疗对分娩结果的不同影响。【方法】将梅毒孕妇按其发现和治疗时间是在妊娠期内还是妊娠期前分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观察Ⅰ组是在妊娠时发现梅毒进行正规的青霉素抗梅毒治疗,观察Ⅱ组是已接受正规青霉素治疗后才怀孕。【结果】观察Ⅰ组165例中。9例Ⅰ期梅毒患者治疗均成功分娩产出活婴,14例Ⅱ期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1例,142例潜伏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36例;各期梅毒患者总的治疗成功率94.5%(156/165)。观察Ⅰ组经过足量治疗后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0.6%(34/165),其中6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高于母亲的4倍;观察Ⅱ组174例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87%(5/174),但RPR滴度均低于母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6.16,P〈0.005)。观察Ⅰ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64%(6/165),给予青霉素驱梅治疗,跟踪随访2年先天梅毒均治愈;观察Ⅱ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0.57%(1/174),跟踪随访2年RPR滴度均阴转。差异有显著性C庠3.93,P〈0.05)。【结论】妊娠梅毒不良结局高于妊娠前进行驱梅治疗的孕妇,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对梅毒孕妇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减少其所分娩新生儿发生先天梅毒。  相似文献   

15.
彭其才  陈荣章  李美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5-115,121
目的探讨梅毒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所有产科门诊孕妇孕中期常规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对RPR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并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检测,对确诊梅毒者实行长效青霉素标准治疗3周,并追踪梅毒孕妇产后新生儿TPPA及TRUST滴度检测情况,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3660例孕妇RPR阳性7例,发生率0.19%,检测TPPA阳性4例,占RPR阳性者57.14%(4n),梅毒检出率0.11%(4/3660),1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64,胎儿宫内死亡引产,余3例梅毒孕妇TRUST滴度1:1~1:4,产前滴度均为1:2,3名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TPPA检测均阳性,TRUST滴度均0,未提示发生胎传梅毒。结论孕妇梅毒筛查检出率低,但梅毒孕妇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对改善胎儿预后、预防胎传梅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17-01~6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心脑血管分院住院患者中梅毒的发病情况,分析化学发光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阳性者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分析该院住院患者中梅毒的检出情况,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9092例住院患者化学发光法阳性256例(2.82%),与TPPA符合率为94.92%;其中RPR滴度小于或等于1∶2有216例(占化学发光法84.38%)。小于20岁组、小于30岁组检出率仅为0.63%、0.66%,30岁以上至70岁以下年龄组分别是1.29%、3.63%、2.90%、2.57%,而70~80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人的检出率3.42%、4.49%。几乎全部临床科室均有梅毒筛查阳性病例,其中综合内科、重症医学科、综合外科、神经内科的阳性率分别为3.57%、3.44%、3.20%、3.01%,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住院患者的平均检出水平。结论 梅毒血清学试验化学发光法联合TPPA和RPR是目前临床诊断最常用且有效的梅毒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梅毒相关检测阳性患者的分布,分析梅毒易感人群所在,为预防和治疗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及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ing card test of plasma regain,RPR)联合检测的标本中,578例TPPA阳性标本按照年龄、性别、就诊类型、科室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二者联合检测为双阳性的患者根据RPR检测的滴度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8例TPPA阳性患者中,男性295例(51.0%),女性283例(49.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490例(84.8%),住院88例(1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但血清学反应阳性检出率以≤20岁区间最高,为92.6%,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主要分布在皮肤科门诊.联合检测双阳性患者437例(符合率75.6%).按照RPR检测滴度分布从1∶1至1∶128不等,患者人数随滴度升高而减少.结论 梅毒感染人群主要分布于中青年,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梅毒患儿以及老年患者.就诊类型以门诊居多,尤其是皮肤科门诊.阳性确诊病例分布以低滴度患者较为集中.对以上易感人群加强梅毒预防知识教育,进行及时有效的追踪检测对控制梅毒的大范围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疑似梅毒儿童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为儿童梅毒临床诊断提供充分全面的检测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徐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141例0~3岁所有疑似梅毒儿童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其中婴儿组(0~<1岁)119例和幼儿组(1~3岁)22例;并且分别进行了以下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胶体金实验(SYP)、酶联免疫梅毒抗体检测(ELISA)、凝集法(TPPA)实验.所得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用4种检测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ELISA阳性率(96.45%)最高,RPR阳性率(46.10%)最低;SYP法阳性率(77.30%)和TPPA法阳性率(85.11%)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6,P=0.000);SYP和TPPA法阳性率低于ELIS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6,P=0.000):ELISA假阳性最高(78例),TPPA无假阳性,新生儿的假阳性明显高于幼儿组(P<0.05).结论 用ELISA方法对新生儿梅毒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大部分都是溶血引起.RPR方法在新生儿疑似梅毒中敏感性较低;SYP适合急诊;TPPA可以用作梅毒确诊实验;几种方法在儿童梅毒检测中要配合使用,综合判断,不要以一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判断感染与否.初次检测小儿梅毒的阳性标本要经过一定时间定期复查然后确诊.  相似文献   

19.
梅毒血清学USR、RPR、TRUST三种筛选试验与TPHA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7例性病患者。梅毒血清学USR、BPR、TRUST试验检测与梅毒确证试验TPHA的对比观察,其中20例经TPHA确证阳性标本,USR、RPR、TRUST阳性检出17例,梅毒阳性检出率为85%,TRUST定量试验比USR、RPR高一个滴度,3例NGU患者该试验检测为阳性,说明该试验存在生物学做阳性现象,但从方法学及阳性检出率认为USR、RPR、TRUST试验作为筛选法在人群中检测梅毒和在临床上观察梅毒疗效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TP-ELISA法在梅毒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IgG/IgM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各期梅毒血清80份,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排除梅毒的患者血清样本40份,以及100份献血员血清样本。全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RPR、TPPA和TP-ELISA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P-ELSIA在梅毒患者组中的阳性率为100%(80//80),确证试验TPPA的阳性率为98.8%(79/80),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P-ELSI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初筛试验RPR的检测阳性率87.5%(70/80)。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RPR试验出现假阳性,其他两种方法无假阳性出现。结论: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确诊,TP-ELISA试验阳性标本建议进一步作RPR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