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仪器配套试剂与非配套试剂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影响以及INR、PTA与理论PTA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例新鲜血浆混匀,用生理盐水按不同比例稀释,用两种试剂同时检测PT,结果以INR、PTA方式报告。结果两种试剂的INR结果无差异(P>0.200),PT、PTA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0);PTA测定结果与理论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试剂检测的PT、INR、PTA与理论PTA之间呈高度直线相关(P<0.000 5)。结论理论PTA在100%~40%时,不同试剂对检测INR无影响,对检测PTA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性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的患者在内科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和尿激酶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问(APTT)、纤维蛋白原(FDP)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有助于降低蛋白尿,缩短病程,并有保护肾脏作用,该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4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凝仪对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TT、PT、APTT、Fib的测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TT、PT、APTT明显延长(P〈0.01),Fib明显降低(P〈0.01),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液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及时对此类患者检测凝血指标有利于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预防继发性出血,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分析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栓调节蛋白(TM)、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INR)、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水平,以探讨其在血栓性并发症中的意义,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3种不同正常对照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了解不同正常对照血浆对PT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TECO公司的COATRONM4凝血仪对各种正常对照血浆连续检测,计算各自均值并分别以它们作为正常对照,检测20例口服华法林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健康人血浆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 以冻干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和以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标本的INR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单份健康人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对口服华法林组和慢性肝炎组所测INR结果与冻干健康人血浆和健康人混合血浆作正常对照血浆所测INR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常的PT检测中,决不能采用单份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HC)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及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关系。方法确诊的9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为A级22例(A组)、B级47例(B组)、C级23例(C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FⅡ:C、FⅤ:C、FⅦ:C、FⅩ:C)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PT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FⅡ:C、FⅤ:C、FⅦ:C、FⅩ:C、FIB含量和PTA均明显下降,FT、APTT明显延长;肝硬化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研究的参数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31.99、3.49、21.08、6.75、5.69、18.76、9.63、10.26(P均〈0.05)。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FⅡ:C和FⅦ:C水平与FTA有中度的相关性r分别为0.5438和0.4373(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越严重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活性越低,其中FⅡ:C和FⅦ:C与PT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TA可间接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AP患者作为AP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健康者及AP组患者入院时、缓解期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AP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TT、INR、FIB、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PT、PT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MPV与缓解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P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变的检测有助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专业技术方案评价Thrombolyzer Compact-X(TC-X)血凝分析仪的部分性能特征。【方法】用病人血浆、混合血浆和定值参比血浆对仪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检测进行精密度(包括批内和批阀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物测定。【结果】PT(s)、APTT(s)、Fib(g/L)三项常规检测指标的混合血浆和定值参比血浆的批内精密度在(1.12~2.0)%范围内,批闯精密度在(2.43~2.95)%范围内;准确度测定相对偏倚(Biso%)在(0.31~2.01)%范围内,标准不确定度(s)在0.08~0.75范围内;携带污染率在0.55~0.71范围内,各项指标满足临床需要。【结论】TC-X血凝分析仪性能良好,只要严格按照仪器规定的操作和维护,是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且适合于每天标本量在30个以上的临床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生物组合型人工肝技术血浆吸附加血液透析滤过(PPA+HF)治疗急性肝衰竭(ALF)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20例ALF患者采用单血泵、输液泵行PPA+HF人工肝技术进行48例次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化、肾功能、肝功能、凝血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治疗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严密监护,充分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结果】患者在治疗后意识障碍、黄疸、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总胆红素、转氨酶、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PA+HF人工肝技术可显著改善ALF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做好各机器管路间的串接,加强治疗中的各项护理工作,防止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血凝仪SysmexCA-50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在血凝仪SysmexCA-50上分别用冯克劳斯法(Vonclauss)和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测定320例患者血浆Fg。结果Vonclauss法和PT—der法测定320例患者血浆Fg,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分阶段做相关分析,Fg在2.0~4.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4.0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浆FgVon Clauss法和PT—der法有方法学差异,建议临床实验室把Vonclauss法作为Fg常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