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仙人掌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仙人掌广义的概念是指仙人掌科仙人掌属 (Opuntia)的所有种类。而一般所说的仙人掌是指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 (OpuntiadilleniiHaw)的根及茎。人类对仙人掌植物的认识大约是在 14 96年哥伦布一行从美洲岛上采取的仙人掌类植物带回欧洲 ,引起欧洲人极大兴趣。目前有文献记载仙人掌类植物多达 2 63属 3 60 0多种 ,也报告认为目前世界约有 70~ 10 0个属 2 0 0 0余种。仙人掌主要产于南、北美洲 ,一般最北的分布界限在北纬 5 0°附近 ,最南分布界限在南纬 49°[1 ] 。仙人掌类植物主要起源中心在亚马逊河流域 ,墨西哥为次生分布中心 ,但由于墨…  相似文献   

2.
仙人掌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及黄佐的《仙人掌赋序》都有关于仙人掌类植物的性味功能和用法的记载。由国外有关资料获悉,仙人掌对于治疗对癌症,特别是肺癌有显著疗效。目前已成为各国医药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药物之一。但是于仙人掌中影响其药理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L.)是生长于南美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作为营养和食品资源在干旱地区多有栽培,其叶状茎具有抗溃疡和疗伤等活性。作者研究了该植物茎中2种多糖提取物对大鼠大面积深度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特别评价了这两种多糖对层粘连蛋白沉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仙人掌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周立刚  杨成宗  吴建勇 《中草药》2004,35(1):103-105
仙人掌属植物在中国和墨西哥作为药用植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主要药用种为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仙人掌含有有机酸、甾醇、生物碱、黄酮和萜类等成分,具有抑菌、消炎、镇痛、增强免疫、降血糖、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有多种临床用途。  相似文献   

5.
说橘话枳     
卜戌 《家庭中医药》2009,(11):26-28
周代橘已是贡品(“厥包橘柚锡贡”),春秋有“橘窬淮而北为枳”.战国有屈原的《橘颂》和“果之美者.江浦之橘”(《吕氏春秋》),两汉有治病良药橘皮、枳实和“蜀汉江陵千树橘”(《史记·货殖列传》)壮观橘园的记载。这流传千古的科学文化传统,在20世纪被以《中国植物志》为代表的“现代植物分类学”抛弃或扭曲了:芸香科没有橘属(称为柑橘属),  相似文献   

6.
草人 《中医药文化》2001,18(2):33-34
据笔者考证,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文与苏颂《图经本草》江宁府谷精草图所反映的谷精草原植物,都是今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umbollate(lour)Merr,而并非今之药用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 Erocaulon buerberiaum  Koern。今之谷精草始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演变过程如下。 谷精草的形态记载沿革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谷精草,白花细叶。”《日华子本草》:“(谷精草)二三月于田中生白花者。”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二月、三月于谷田中采之。一名…  相似文献   

7.
“热衮巴”为常用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之一。通过文献整理对其进行植物分类学鉴定,结合资源分布、市场流通及临床使用现状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文献记载的“热衮”未划分品种,自《晶珠本草》始分为上品(“热衮”)、下品(“孜加”);现代文献记载作为“热衮巴”的基原涉及罂粟科(紫堇属)、报春花科、蔷薇科、龙胆科、柳叶菜科5科7属23种植物;但不同文献及标准中的记载和各地习用的“热衮巴”品种及其基原不尽相同;市场流通的品种中,上品主要为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等紫堇属植物,下品主要为蔷薇科植物无尾果Coluria longifola Maxim.。结合古籍文献记载的生境、形态及附图分析,“热衮巴”或其上品应以罂粟科植物尼泊尔黄堇为正品,宜以“日官孜玛”为正名;其下品可能为黄花紫堇Corydalis boweri Hemsl.(金球黄堇)、扁柄黄堇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宜以“热衮曼巴”为正名,但有待研究确证;其他科属植物不宜作“热衮巴”使用;各地习用的“热衮巴”类其他基原植物有一定临床应用基础,应加强其资源与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番茄(蕃茄,西红柿)最早见诸文字的是300年前清代汪灏的《广群芳谱》,书中称之“番柿”,描绘了番茄的植株形状。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着、侯宽昭主编的新中国第一本地方性植物志《广州植物志》,记载番茄药性: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9.
米邦塔仙人掌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川  张万年 《中草药》2011,42(3):437-439
目的研究仙人掌属植物米邦塔仙人掌Opuntia milp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和光谱分析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从米邦塔仙人掌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1-十七烷醇(2)、5-羟甲基-2-呋喃甲醛(3)、丁香醛(4)、香草醛(5)、对羟基苯甲醛(6)、松柏醛(7)、对羟基桂皮醛(8)、槲皮素-3-甲基醚(9)、2,6-二甲氧基苯酚(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栾树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奕树属KoelreuteriaLaxm为无患子科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4种,3种产于我国,其中奕树KpaniculataLaxm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台湾栾树K.henryiDummer独产于台湾省,复羽叶栾树KbipinnataFranch产于广东、广西、华东和西南地区,俗名摇钱树,其变种全缘栾树K.bipinnatavar.integrifliola(Merr.)T.Chen,常见于安徽、浙江等地。另一种产自斐济群岛人们很早就发现该属植物的花具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来华(花)“主目痛,泪出伤眦,消自肿”;《唐本草》记载“合黄连共煎,疗目赤”[2]我国民间以摇钱树的花和根做“…  相似文献   

11.
石菖蒲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效平 《陕西中医》2009,30(7):894-895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原称“菖蒲”,又称“昌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此后的本草著作如《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均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  丘鹰昆 《中草药》2012,43(9):1688-1690
目的研究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R*-9,10-dihydroxy-4-megastigmen-3-one(1)、(-)-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琥珀酸(3)、(E)-阿魏酸甲酯(4)和D-酒石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仙人掌酮,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蕨麻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  李灵芝  龚海英  王鲁君  佟巍 《中草药》2007,38(6):889-891
蕨麻为蔷薇科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的干燥块根,又名人参果、长寿果,藏医称“卓老沙僧”。始载于《西藏常用中药材》,《中药大辞典》、《青海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均有记载。《中华藏本草》中记载其块根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鞣质、黄酮  相似文献   

14.
龙佳瑜  范崇峰 《河南中医》2023,(12):1814-1820
“落得打”在《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及各省药物志中均没有作为正名收录,现今通常作为“积雪草”的处方名应用于临床,但文献记载的“落得打”别名有多种,如积雪草、商陆、陆英等。经考证,积雪草与“落得打”不存在异名关系,本草专书记载的“落得打”与积雪草的植物特征、功效主治均不一致,且积雪草其名由来已久,在历代本草专书中均以正名记载,并无作“落得打”先例。其次,明清以来上海周边地区地方志文献中记载的“落得打”即商陆,以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的“落得打”为“陆英”之异名,证据均不充分。《本草从新》《本草拾遗》所载“落得打”性味甘平,陆英味苦性寒、商陆味辛酸性平且具有毒性,三者虽皆记载可外用,但主治有较大差别,因此,三者应为不同药物,不存在异名关系。整理《本草从新》及《本草拾遗》中关于“落得打”的记载,发现其植物特征、用药部位、功效主治等方面与土牛膝更相似,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相比药力稍逊但功效相近,有较好的破恶血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良药,故“落得打”应为土牛膝。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Haw既是居室庭院常见的观赏植物,又是一味民间常用的中药,本品性味苦寒,人心、肺、肾三经,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本文将仙人掌在临床各科的用法及疗效总结如下,便于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周健 《四川中医》2009,27(4):39-40
首先提及反药的概念是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但未作具体阐述,韩保升论《本经》七情药味云:“相反者十八味”,“十八反”由此得名。后世对反药的数目看法存在分歧,主流说法有十八味、十九味,笔者查阅诸多文献,经过分析发现诸文献中记载的反药“白及”有明显的可疑之处,从多方面(《集注》中的记载、各医书中的七情表……)证明了白及非十八反之列。  相似文献   

17.
徐林忠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70-771
以《本经》记载“假苏”的性味、功效为线索,详细比较了其植物形态,认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Nepeta Cataria L,不仅也称为“假苏”,而且其治疗功效,与植物形态与原年代记载的基本类同,应该是假苏的原植物。  相似文献   

18.
仙人掌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孔现晔,王东仙人掌,又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的全株。具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痛、镇咳功效〔1〕。由于多以鲜品入药,故医生处方较少...  相似文献   

19.
《本草纲目拾遗》石打穿与石见穿的品种考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从本草文献中探讨民间草药石打穿与石见穿的历史渊源。方法:通过文献查考,结合实际疗效调查进行分析。结果:《本草纲目》对石打穿无载,只将石见穿列入“有名未用”,且无产地记载与形态描述。结论:《本草纲目拾遗》始载的石打穿,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仙鹤草) ;石见穿应为菊科植物鬼针草,而不是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中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的石见穿才是华鼠尾草,华鼠尾草是近现代石见穿的新兴品种。  相似文献   

20.
吕聪枝  苗治国 《光明中医》2014,(10):2209-2210
关于中药的起源,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流传至今,《帝王本纪》和《淮南子》中各自载有伏羲、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可见,最初人们对于中药功用的了解,是从不断的品尝、实践中得来的,这些知识,散见于古代早期的诗歌(如《诗经》)、地理志(如《山海经》)中,例如《诗经》中有“食其(不苜)实宜子孙”,《山海经》中有“食之已苈”、“食之多力”的记载。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记载这些用药经验的专门书籍才得以出现,《神农本草经》便成为众多本草著作中唯一幸存者,《本经》对药物的记载,如“茯苓,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犹恚惊悸邪恐悸,心下结痛”“蜀椒,味辛,温,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1]。这时,药物的功效得到了部分的抽象,如寒热,与人体的寒热对应起来,症寒治以热,症热治以寒,同时,补(虚)泻(实)的理论也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2]。虽然,此时《内经》中也有五脏苦欲的用药理论,但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